毛怡

人物故事,人物榮譽,

人物故事

人生之不幸,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兩位不幸送走兩位孩子的八旬老人,將痛苦深埋心底,把大愛給予社會。多年來自己省吃儉用,卻將上海的兩套房產和120多萬元存款全部“裸捐”。
這兩位八旬老夫婦名叫畢原鴻、毛怡,是上海閔行區梅隴鎮居民。其中,毛怡老人已於2018年底因病去世,享年85歲。2019年清明節前夕,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閔行和梅隴鎮慈善工作站專門召開了學習“慈善之星”畢原鴻、毛怡先進事跡座談會,弘揚他們的大愛善舉,並授予畢原鴻老人“慈善之星”獎盃。CCTV4、新華社、央廣網、中新網、人民網、新民晚報、東方網等60多家國家級、市級媒體爭相報導了兩位老人的感人事跡。
2019年已88歲高齡的畢原鴻,退休前曾在銀行系統擔任紀委幹部,他的老伴毛怡則在教育崗位上工作了37年。夫婦倆曾經兒女雙全,生活幸福美滿。但在2003年和2007年,他們的女兒和兒子均不幸因病相繼去世。很長一段時間,夫婦倆都生活在痛苦的深淵。
有一天,老兩口突然想起,兒子生前在聊天時曾經說過:“如果哪一天我也快去世了,就把我們家的兩套房子捐給國家或者慈善機構,建造兩所希望國小,使貧困地區的孩子,也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讀書學習。”
兒子的遺願,點燃了父母心中希望的燈,給了老人活下去的動力和紀念兒子的最好方式。畢原鴻、毛怡夫婦第二天就聯繫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很快賣掉了在上海市區的一套住房,將其中40萬元援建了陝西省柞水縣小嶺鎮的山區國小,用於修繕教學樓、食堂和宿舍,添置體育設施。2009年6月學校建成後,當地教育局以老兩口兒子的名字,給學校取名為“畢明愛心國小”。
當看到兒子的遺願變成了現實,看到新學校寄來的照片裡一大群孩子鮮花般的笑臉,兩位老人熱淚盈眶。他們說:“在我們晚年剩下的時光里,要參加到慈善事業當中,好好地活下去,為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再做些事情;給我們的社會,再做點貢獻!”
每天,儘管都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但畢原鴻、毛怡兩位老人的生活卻極為簡樸,一日三餐全都是粗茶淡飯,日常生活的所有花費能省則省。2014年9月,他們又將省吃儉用的20萬元,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閔行區分會,設立“畢明慈善基金”。幾天后,還主動要求進行上門遺囑公證,明確在他們去世後,將捐贈自己在閔行區的房產(價值600萬元)、全部存款和家具電器等,變現的慈善資金全部存入“畢明慈善基金”中,用於資助困難家庭品學兼優的學生。
2018年12月25日,毛怡老人在家中安詳離世。剛開完追悼會,畢原鴻老人就把存在毛怡名下的100萬元全部捐出來,再次存入畢明慈善基金中,用於幫助考上大學本科的貧困學生支付四年的學費。
當問到為什麼兩位老人總是對困難學子牽掛不已時,畢原鴻如是說:“這是兒子的遺願,也是我們的想法,因為只有教育,才能讓更多的人掌握知識技能,踏踏實實地建設我們的國家,才能讓貧困的山區有發展、變富裕,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我們願意儘自己的全部能力,幫助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們。”

人物榮譽

2019年7月,入選“中國好人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