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孢子菌病是由毛孢子菌引起的淺表性和系統性感染,多見於熱帶地區。某些溫帶地區也有較高的發病率。毛孢子菌既可引起淺表感染,也可引起侵襲性感染。淺表感染,又稱為白毛結節,為白色、棕黑色或綠色顆粒狀紡錘狀小結節,包圍毛乾並呈不規則散在分布。白毛結節多見於年輕男性,特別是生殖器周圍。但似乎並非接觸傳染,個人衛生差及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不是本病的風險因素。侵襲性感染主要包括真菌血症、單個器官感染和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是一種致死性的機會性感染,常發生於免疫低下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因患有血液病或化療而出現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患者。在惡性血液病患者中,毛孢子菌屬已成為除念珠菌屬外致人類播散性感染第二位的酵母菌。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trichosporonsis
- 就診科室:感染科,呼吸科,皮膚科
- 常見病因:毛孢子菌
- 常見症狀:白毛結節,過敏性肺炎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毛孢子菌屬真菌學分類為有絲孢子菌,屬於擔子菌門,系統發生與隱球菌屬相近。毛孢子菌的生態學特徵為既可見於環境中、腐敗物中、寄生於水和植物中,也可分離於人體的特定部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膚)。最近將本菌屬重新劃分為17個菌種和5個變種,其中有6種致病性菌:
1.卵圓形毛孢子菌
可引起淺部真菌病即白毛結節和皮膚損害。
2.墨毛孢子菌
主要分離自人體腹股溝區和肛門,可引起陰毛的白毛結節,也有報導可引起系統性真菌病,即心內膜炎和腹膜炎。
3.T.asahii
包括三個變種(即var.asahii,var.coremiformis和var.faecalis),多數分離自內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分離自肝炎患者的血液中,或引起皮膚損害。
4.類星形毛孢子菌
可引起皮膚損害。
5.皮膚毛孢子菌
引起皮膚損害和腋毛結節病及變應性。
6.黏膜毛孢子菌
多數分離自內源性免疫缺陷患者,也可見於陰毛白毛結節病,最近也有分離自甲真菌病的報導,但目前亦有人仍以白吉利毛孢子菌代表這一屬的所有病原菌。
臨床表現
1.淺表感染
又稱為白毛結節,為白色、棕黑色或綠色顆粒狀紡錘狀小結節,包圍毛乾並呈不規則散在分布。有時結節可以融合成團塊,在真菌生長處的毛乾質脆易於折斷,此種毛幹上結節質地較柔軟,並易用手將結節從毛幹上擦去。
2.過敏性肺炎
本菌是過敏性肺炎的病因之一。某些具有遺傳素質的患者可與毛孢子菌的抗原發生反應而導致肺炎,通過從患者居住的環境中清除此菌可以降低本病的發生率。
3.侵襲性毛孢子菌病
主要見於免疫缺陷患者。絕大多數患者可見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通常為惡性血液系統腫瘤,其他風險因素包括愛滋病、嚴重燒傷、靜脈插管、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以及心瓣膜手術等,主要由灰毛孢子菌和黏毛孢子菌引起。
檢查
1.血、尿、痰、腦脊液和皮損組織培養
血培養對播散性感染的診斷非常有用。皮損組織的培養也有提示作用。皮膚活檢示真皮侵入菌絲和關節孢子,部分可見血栓性脈管炎。應注意從痰和尿中培養出毛孢子菌,可能為定植菌而非感染,但對於中性粒細胞計數減少的患者,從任何標本中培養出此菌均應認真對待,並做進一步評估。
2.血清學檢查
在培養結果出來前,可採用血清學方法評估。用於診斷新型隱球菌的乳膠凝集試驗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有助於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早期診斷。
3.分子生物學檢測
血清巢式PCR(聚合酶鏈反應)是一種特異、靈敏、快捷的早期診斷手段,且可用於監測毛孢子菌病的病程和治療反應。Sano等發現使用短期固定(約1天)的組織進行巢式PCR有助於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病理診斷。有學者使用實時PCR檢測患者血清中阿薩希毛孢子菌DNA(脫氧核糖核酸),研究者認為實時PCR比多糖抗原檢測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用於深部毛孢子菌病的診斷。
診斷
根據病因、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即可作出診斷。
治療
對於淺表感染,常用治療方法為將毛髮剃光,或每天擦洗毛髮,用手颳去結節。可在剃除毛髮後再用一些抗真菌劑,如0.05%氯化汞、6%水楊酸(柳酸)、12%苯甲酸、3%硫磺或2%甲醛溶液(福馬林)。亦可用含酮康唑和二硫化硒的藥液洗滌病發處。
由於大多數系統感染患者均有嚴重的原發病和免疫抑制,因而,侵襲性感染的治療較為困難。治癒的患者多為無中性粒細胞減少、或中性粒細胞減少迅速恢復的患者。
在人血清中,兩性黴素B的濃度可以抑制毛孢子菌,但不能殺滅。因此,兩性黴素B不適於治療合併中性粒細胞減少的毛孢子菌病的患者。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的體外活性與兩性黴素B相似。氟胞嘧啶可與兩性黴素B協同作用,動物實驗表明其效率優於單用兩性黴素B。推薦的治療方法為在腎功正常的情況下,兩性黴素B聯合或不聯合氟胞嘧啶;以氟胞嘧啶作為替代療法或與兩性黴素B聯合。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應重視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狀況。刺激細胞因子以提高中性粒細胞計數,降低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用量。一些真菌血症患者,可拔除靜脈插管。對於恢復良好的患者,特別是心內膜炎和中樞神經系統累及者,應維持長期抗真菌治療,較為簡便的方法是口服氟康唑。一些患者雖然恢復,並在停止抗真菌治療後病情穩定,但一旦出現新的免疫抑制因素(如長期的化療或抗排斥反應治療)時,應繼續給予系統性抗真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