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毛主席乘坐過多架領導專用飛機,其中以伊爾-14型4202號飛機的乘坐次數最多,該飛機是1956年史達林 送給毛澤東 的禮物。報導稱,到1958年9月3日為止,毛主席乘坐這架飛機的次數多達23次。1985年,該機被調到原中原航空公司服役,1992年停飛,2007年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將其贈送給民航博物館 。2013年起,公眾可在展出期間進入該機機艙內部參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主席專機
- 機型:伊爾-14型4202號
- 乘坐次數:23次
- 存放地點:民航博物館
簡介,流轉過程,毛主席坐過的飛機,伊爾-14,其他飛機,罕見機上工作照由來,毛澤東坐飛機軼聞,“外國人的飛機我不坐”,機場連夜加工木板床,飛廣州途中顛簸得厲害,歸途險情嚇到劉亞樓,
簡介
該飛機是1956年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送給毛澤東的禮物,為雙發中短程活塞式客機,1950年7月首次試飛,1954年開始投入使用。伊爾-14有多種改型,可載客18—32人,總共生產1041架。我國從1955年起購買49架伊爾-14,承擔國內支線客運和專機的主要任務。
毛澤東坐這架飛機的時候,駕駛機組都會挑六個最好的工作人員服務:兩個飛行員、一個領航員、一個通訊員、一個機械師、一個機械員。
流轉過程
1985年,正值民用航空業發展熱潮,當時中央專機團好幾架飛機退役,民用航空公司都前往“搶”飛機,原中原航空公司搶到8架,其中一架飛機就是毛澤東專機,當時花了65萬,但中原航空公司只有使用權,沒有處理和報廢的權利,停飛後要歸還給軍隊。
中原航空公司將飛機買回後,在機身上印上了“毛澤東專機”五個字,還掛了一張毛澤東在飛機上學習的照片,原來飛機上的矮床、沙發和辦公桌都被拆除,放上了座椅,一共可以容納31名乘客,主要被河南省政府用於包機和接待外賓。
1989年3月份開始,毛澤東專機開始允許百姓乘坐,主要飛的是鄭州到南陽、濟南、西安、武漢等航線。
1992年,同型號飛機在山西太原出了事故,國內所有伊爾―14飛機全部停飛,毛澤東專機也不得不停飛。
1994年,河南省政府要求原中原航空公司的主管單位交通局協調,將毛澤東專機運往少林寺展覽。2000年下半年,南航與原中原航空公司聯合重組,這架飛機又被運回南航河南分公司。
飛機運回來後,南航河南分公司對這架飛機進行了重新組裝、修繕,給飛機裝上了鋁鉑動翼後,就在露天的院子裡停放著。風吹日曬,加上保護困難造成的人為損毀,毛澤東專機已經沒有了昔日的光彩。
2006年12月,在河南呆了21年的“毛主席專機”被拆解陸運回京進行復原。
2007年,南方航空公司河南分公司將毛主席專機贈送給中國民航博物館,由於毛主席的特殊身份,該飛機即刻成為博物館鎮館之寶。
2011年11月,中國民航博物館開館,毛主席專機機艙內部曝光,殘破不堪。
2013年7月16日,民航博物館舉辦基本陳列展開幕。毛主席的專機“伊爾-14型飛機4208號”在展覽中亮相,著名的“毛主席在機上辦公的照片”就在此飛機上拍攝。觀眾可以走入機艙參觀,親自體驗一下當年領袖在空中辦公的氛圍。展覽免費,觀眾拿身份證等有效證件來換票即可。
毛主席坐過的飛機
伊爾-14
伊爾-14飛機是在前蘇聯伊爾-12型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設計的,1950年7月15日首次試飛,1954年開始投入使用。
伊爾-14為活塞式雙螺旋槳型設計,時速為412公里,最大航程1785公里,可載乘員18—24人。與它的前身相比,伊爾-14飛機著重提高了飛機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有較完善的除冰、防冰設備,有效防止了在機翼、尾翼和螺旋槳前緣出現的積冰現象。最有特色的設計是,它的駕駛艙擋風玻璃可以電加溫,不會產生積霜而影響飛行員視線。
伊爾-14飛機的儀錶板上還裝有航向下滑儀,配合地面的航向下滑儀,可以保證在雲層高30米的複雜天氣條件下安全著陸。此外,它的機艙密封性較好,即使在暴雨天氣下飛行,機艙內仍能保持乾燥、舒適。
1956年,中國空軍從前蘇聯進口了伊爾-14飛機49架,主要執行專機和運輸任務。該機從1986年開始逐步退役。
其他飛機
毛主席乘坐過的飛機還有:
1945年8月28日參加重慶談判時乘坐過的C-47(476650號);
1956年5月3日去廣州視察時,乘坐過的里-2(8205號);
1967年7月21日從漢口飛上海乘坐過的伊爾-18(232號)。
罕見機上工作照由來
中國航空博物館展出的伊爾-14型4202號飛機,內部陳設仍保持毛主席當年乘坐時的景況,艙內掛著一幅由著名女記者侯波拍攝的毛主席第一次乘坐該機時的機上照。
該架飛機初到航博展出的時候,曾負責保障過該機的機務人員告訴航博工作人員:侯波所拍照片是在同型的4208飛機上拍攝的。後來,航博工作人員又看到有關文章介紹:毛主席這一專機上拍攝照片的時間是1957年3月19日,從徐州到南京的途中。隨即,他們查閱了4208飛機的履曆本,果然發現上面記載著這次飛行。
據青島日報報導,當時毛主席坐在機艙內的沙發上,大衣也沒有脫,正在看材料。侯波在距毛主席2米左右的地方,激動地按下快門。
郭沫若為這幅照片親筆題詩《題毛主席在飛機中工作的攝影》:“在一萬公尺的高空∕在安如平地的飛機之上∕難怪陽光是加倍地明亮∕機內和機外有著兩個太陽∕不倦的精神呵,崇高的思想∕凝成了交響曲的樂章∕像靜穆的崇山峻岭∕像浩渺無際的重洋。”
毛澤東坐飛機軼聞
“外國人的飛機我不坐”
1956年5月,毛澤東決定坐飛機去廣州,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第一次坐飛機。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對第一任專機團團長鬍萍說,原來考慮讓毛主席乘坐蘇聯顧問團的飛機,但毛主席不同意。如果說是由於毛澤東對外國飛機不放心,也不太對。1945年去重慶談判時,毛澤東坐的就是美國人的飛機。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應蘇聯邀請參加十月革命節紀念,坐的是蘇聯人的飛機。
再者,在那時候坐飛機也不安全。1955年4月,周恩來總理到印度尼西亞出席萬隆會議,租借了印度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台灣特務在飛機上安放了定時炸彈,導致機毀人亡。周恩來因臨時換乘另一架印度飛機,逃過一劫。這個血的教訓就發生在一年前,毛澤東為什麼還要坐飛機?為什麼不坐火車?
還是毛澤東自己說出了緣由:“我們有自己的飛行員,為什麼要坐外國人的飛機?外國人的飛機我不坐,我一定要坐中國人自己駕駛的飛機。”原來,毛澤東是在以自己的行動支持年輕的中國空軍。
劉亞樓對胡萍說:“相信你們有能力完成這個光榮的任務!”胡萍說:“我們保證安全、圓滿地完成任務,飛出中國空軍的志氣來。”
機場連夜加工木板床
北京西郊機場位於頤和園以南、香山以東,是北京最老的機場,也是距離北京市區最近的機場。該機場1938年由日本人修建,1945年被國民黨接收。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華北航空處正式接管西郊機場,成立了由國民黨起義飛行員組成的華北空運大隊。1952年5月,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獨立第三團,隸屬華北軍區空軍。
獨三團成立後,即開始擔負專機飛行任務。說得簡單點,專機就是專門供黨政軍高級領導人乘坐的飛機。
例如,1953年初,為接達賴喇嘛和龐大的西藏代表團到北京謁見毛主席,獨三團派8架飛機來到成都新津機場,這是專機團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專機機群。那時沒有機場,還不能飛到西藏,達賴喇嘛一行是坐小毛驢從西藏走到成都的。這次專機飛行責任十分重大,因為國外反華勢力一直想分裂西藏,不管發生什麼原因的意外,都將會授人以柄。幸好,後來專機團一路平安,圓滿完成任務。
專機飛行員的職業特點,就是心理穩定、目標明確,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為準備毛澤東的專機,獨三團挑選了最好的飛機。1956年的時候,最好的飛機是蘇聯的里-2。里-2是小飛機,只能載十幾位乘客。毛澤東坐的主機是8025號,機長鬍萍。還有一架里-2作為副機,機長時念堂,任務是一旦主機故障,就讓毛澤東坐副機。同時副機載毛澤東身邊的工作人員先飛,為主機開道,提供氣象與航行資料。
1956年4月30日,負責毛澤東警衛工作的汪東興專程到機場檢查專機的準備情況。因為毛澤東喜歡睡硬床,他要求把飛機上臨時安放的軟墊換成大一點的棕墊。後來,又因為棕墊裝不上飛機,機場的修理廠連夜加工木板床,為毛澤東布置好了臥室。
飛廣州途中顛簸得厲害
按計畫副機先升空,主機隨後。這一天淨空,國內所有飛機一律停飛,沿途的氣象、導航設備都在全力保障。胡萍讓飛機保持在海拔2700米的高度。
在飛行過程中,劉亞樓幾次到駕駛艙查看。雖然有自動駕駛儀,但胡萍怕自動駕駛儀工作不理想,一直和副駕駛陳錦忠輪流人工操縱。副駕駛陳錦忠熟悉胡萍的飛行風格,後來他擔任了飛行團團長。
擔任領航員的是團領航主任張振民,他是專機團的領航權威,僅靠一把尺子和航行資料,就能精確計算出正確航線。通信員是柳昆尚,他也是專機團同行中的頂尖人物。
從北京到廣州2000公里,因為里-2時速僅220公里左右,最大航程短,必須中途落地加油。先飛過黃河,再飛過長江,當天中午,專機到達長江以南的武漢南湖機場,吃飯、加油,再從武漢起飛,進入山區上空。
5月正處於氣象學上的“華南靜止鋒”,過了湖南長沙,基本上是在雲中飛行。飛機上下晃動,顛簸得很厲害,但也沒有辦法,畢竟里-2的飛行高度只有3000米左右。這是因為客艙里沒有氧氣,也沒有增壓設備,所以里-2爬不到雲上邊。
廣州白雲機場的雲更低,只有海拔120米,水平能見度僅5公里,飛行員根本看不見機場跑道。儘管這樣,時念堂還是憑著高超的技術,安全把副機降落到地面。胡萍更不在話下,他曾在雲高100米、能見度2公里的惡劣條件下安全落地,加上他曾多次在白雲機場落地,完全根據儀表,對正了跑道,平穩落地。
飛了近8個小時,毛澤東毫無疲態,他和江青走下飛機,和前來迎接的廣東省委書記兼省長陶鑄、廣州軍區司令員黃永勝握手。毛澤東高興地說:“還是坐飛機快,當天就到了廣州。”在毛澤東提議下,大家合影留念。
歸途險情嚇到劉亞樓
6月4日,毛澤東返回北京。這次仍由時念堂飛副機開道,胡萍飛主機。
前面的航程挺順利,但在快到北京時,讓人提心弔膽的情況出現了。在河北衡水上空,前面的副機飛過去了,後面的主機卻遭遇了大片的積雨雲。烏雲滾滾,閃電頻頻,飛機劇烈地顛簸起來。羅瑞卿不放心,幾次到駕駛艙詢問。胡萍和領航員張振民分析天氣圖,得出結論:“積雨雲只是局部對流,不是大範圍的系統,我們不進入雷雨區,完全可以避開危險。”
隨後,胡萍儘量保持飛機平穩飛行,先繞到河北滄州,再折向北,經天津楊村返回北京。由於受到雷電干擾,專機的無線電通信中斷了半小時。這讓已經先期回到北京的劉亞樓守候在機場塔台,焦急不安……
終於看到專機平安歸來,劉亞樓從塔台跳下來,急沖沖奔向停機坪,對胡萍說:“剛才我真有點擔心啊!”胡萍說:“開始我們也有點緊張,後來仔細觀察了天氣情況,認為可以繞過去。”劉亞樓沒忘記鼓勵下屬:“要好好總結經驗,以後毛主席還要坐你們的飛機。”
毛澤東走下飛機,連聲說:“同志們辛苦了!”接著,他還幽默地說:“祝你們騰雲駕霧,在暴風雨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