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鎮

毗盧鎮

毗盧鎮地處四川省瀘縣東北角,與重慶市永川市、榮昌縣接壤,幅員面積68.21平方千米,人口26920人(2017),轄12個農業行政村,3個社區,有耕地25080畝。98年被省文化省命名為“文化先進鎮”,99年被省命名為“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99年被瀘州市委、市政府命名首批“小康鎮”,2006年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毗盧鎮2006年工農業總產值為3.8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2億元,農業總產值1.64億元,農民人均占有糧食500公斤,人均年純收入3698元,財稅收入659萬元。

毗盧鎮工業較發達,現有投資規模50萬元以上的企業8個,其中瀘州美河經貿有限公司、

瀘縣森茂絲綢有限公司、順發平板玻璃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規模超過500萬元。毗盧鎮工業企業現有職工2000餘人。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2.2億元,工業增加值6100餘萬元,實現利稅3300餘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毗盧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瀘縣
  • 電話區號:0830
  • 郵政區碼:646106
  • 面積:68.21平方千米 
  • 人口:26920人(2017)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瀘州藍田機場
  • 火車站:瀘州火車貨運站
  • 車牌代碼:川E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交通狀況,農業發展,基礎設施,旅遊資源,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社會事業,人民生活,和諧毗盧,領導分工,地圖信息,

行政區劃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毗盧鎮
毗盧鎮
面積68.21平方千米, 人口26920人(2017),有12個行政村,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轄中峰、黃石岩、橋坡、毛樓、小屋、下林、槐樹、坳丘、白鶴、王岩、雄峰、陰陽灣、蕎子坡、蓮花、新生、爛廟子、高樓灣、羅漢壩、車水灣、尖山坡、青香寺、沙子坪、螺馬橋、龍凼溝、陳家河25個村委會和毗盧街、毗盧二街2居委會

歷史沿革

1934年設毗盧鎮,1958年改毗盧公社,1984年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距縣城60公里。面積68.21平方千米,人口26920人(2017)。

交通狀況

境內有公路基本硬化,與瀘(瀘州)榮(榮昌)路、瀘(瀘州)永(永川)路相連。可到玄灘、立石、石橋等同縣鄉鎮,也可到達重慶的榮縣和永川等地

農業發展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鎮以漁業、仔豬、蠶桑、水果為經濟支柱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已經形成,並將逐步實現產—供—銷(加工)產業鏈,使支柱產業更大更強。毗盧鎮是瀘州市養魚基地鎮之一,現有稻田養魚7199畝,其中集中成片高標準稻田養魚5600畝,年產成魚4000噸,產值2900餘萬元;毗盧鎮也是優質仔豬生產大鎮,現存欄母豬6600餘頭,年產仔豬11萬餘頭,遠銷省內外;同時,毗盧鎮也是蠶桑生產基地鎮,名列全縣第二位。
毗盧鎮毗盧鎮

基礎設施

建設配套完備。毗盧鎮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場鎮面積2.2平方公里,水、電、氣、閉路電視、通訊等設施完備,商貿發達,進出毗盧的公路已全部改造成水泥路面,電話、閉路電視“社社通”,行動電話網路實現了全鎮的無縫覆蓋。

旅遊資源

毗盧鎮旅遊資源豐富。該鎮有省級風景名勝區玉龍湖,有近萬畝的林海,有“瀘縣第一峰”的萬壽山,海拔757米,在萬壽山下,還有與豐都鬼城齊名的佛教剎--五明寺。旅遊資源急待開發。

經濟發展

1、工業經濟較快發展。通過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現已形成了以煤炭洗選深加工為龍頭,煤礦和非煤礦山、絲綢、玻璃、建材、酒類等行業為補充的工業發展體系。2008年,以毗盧礦業公司、美酒河經貿公司以及華原、永峰、渝華、合興煤業有限公司為主的煤炭洗選深加工企業順利落戶毗盧,有的已經投產,有的正在建設之中。這些企業全部正常生產後,年洗選煤炭110餘萬噸,產值6億多元,上繳稅金700餘萬元。毗盧鎮煤炭洗選深加工企業的發展,一舉打造了全縣唯一的“瀘州市百萬噸煤炭深加工集中發展區”的金字招牌,該發展區由省煤炭建築設計院統一規劃和設計,被瀘州市發改委批准立項,並列入瀘州市“十一五”發展規劃。森茂絲綢有限公司是毗盧鎮引進的又一個發展型企業。2008年,該公司已擁有自動化繅絲生產線3條,員工250餘名,產值6000餘萬元,上繳稅金55萬元。楊梅溝煤礦和中峰煤礦,經過三年每年投入近1000萬元的資金技改後,產量和效益均有顯著提高,每年上繳稅金近100萬元,發展潛力較大。
毗盧鎮毗盧鎮
2、特色農業逐漸形成。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政策、資金和技術上加以引導和扶持,漁業、仔豬、蠶桑、水果為支柱的特色農業已經形成,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到2005年底,毗盧鎮共發展稻田養魚5600餘畝,年漁業總產量達2815.2噸,農民人均漁業收入715元,被譽為“瀘州市稻田養魚第一鎮”;2002年至2005年,毗盧鎮年均存欄母豬5000頭左右,外銷仔豬3—5萬頭,是瀘縣四大外銷仔豬鎮之一;毗盧鎮有各類水果120餘萬株,年產量3000餘噸;蠶桑生產年發種1500張,穩居瀘縣第二位。此外,常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達8000人,每年可創勞務收入上億元。
3、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通過加強集鎮建設,充分利用邊貿優勢,發展綜合貿易,促進了商貿餐飲、服務業的發展。物流企業從無到有,特別是隨著恆久、雄偉、吉祥和泓發車隊等物流企業入駐毗盧鎮,將成為毗盧鎮新的經濟成長點。

新農村建設

1、完成了三級路網建設。籌資790萬元,經過毗盧鎮上下的共同努力,歷時8個月時間,全面完成了毗—寶路、毗—立路、毗—玄路共23公里的三級路網建設,打通了制約毗盧鎮經濟發展的交通瓶頸。
毗盧鎮毗盧鎮
2、完善了集鎮建設。毗盧鎮新建街道150米,新增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建成綜合農貿市場2個,面積5000餘平方米;建成坳丘、方石塔兩個中心村,並開場趕集;投資150餘萬元,安通了仙佛場、中峰場的天然氣,使毗盧、中峰、仙佛三個場上居民均用上了天然氣;建成了政府辦公樓右側連線車水灣街的街道,並建好了文化休閒街心花園。
3、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毗盧鎮新建山坪塘20餘口、稻—漁—水共用工程5600餘畝、改造石河堰2條、整治小Ⅰ型水庫1座、小Ⅱ型水庫3座、新建和改建提灌站6座;實施農村“紅層找水打井工程”,為農戶打井1000口、新建農村沼氣池195口。
4、加強了村、社道路建設。採取“向上爭一點、政府補一點、社會籌一點、農戶出一點”的辦法,新建村社級公路90公里,其中泥結石路70公里,毗盧鎮鎮現有村社級公路230公里,基本實現了社社通公路。
5、完善了電網、通信和電視網路。毗盧鎮80%以上的農村電網得到了改造;移動聯通公司分別建設機站,通信網路覆蓋毗盧鎮;光纖電視已連通毗盧鎮一半以上村社。

社會事業

1、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紮實推進“五保”工作,改善敬老院環境,集中供養率達到40%以上,供養標準提高為100元/人月;規範了城鎮低保和農村低保,做到應保盡保;認真開展救災救濟工作,向上爭取和自籌資金50餘萬元,用於救災救濟,重建家園20餘戶。
毗盧鎮毗盧鎮
2、社會事務管理得到加強。不斷完善殯改工作,火化率已從2001年的不到5%上升到2008年的15%左右;處理信訪、上訪事件120件,有力地維護了民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在先後發生的“非典”、“人感染豬鏈球菌”、“禽流感”等重大疫情和兩起較大的食品中毒事件中,保證了無一人死亡、無重大損失和無重大傳染,確保了廣大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3、教科文衛全面發展。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學校硬體設施建設,實行教師競爭上崗和目標考核制度,強化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鞏固“兩基”成果,確保貧困學生上學,升學率年年遞增。認真宣傳科普知識,積極開展科技“三下鄉”活動,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和推廣運用科技成果。鎮財政投資20餘萬元用於文體事業,成立了川劇團、腰鼓隊、農民銅管樂隊,鎮龍舟隊、彩龍隊和腰鼓隊參加縣上比賽均取得優異成績。鎮內選拔的體育運動員參加各種體育競賽,先後榮獲50餘項市、縣獎勵。衛生院實行了改革,引進先進設備和優秀人才,改善了醫療條件,提高了醫療水平;2005年組建了純公益性的“毗盧鎮人民衛生院”,建立了村級衛生所,每個村配備了2—3名醫生從事農村醫療工作。
4、基本國策深入貫徹。認真貫徹《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堅持“三為主”方針,加強管理、嚴格執法,有效地開展了“五清理、五落實”工作,加大對違反計畫生育超生戶的依法處罰力度,計生率年均達95%以上。深入貫徹《國土資源法》和《環境保護法》,規範土地管理,實現占補平衡,整頓礦產資源秩序,有效地預防了地質災害。立足長遠,保護環境,關閉土焦廠,退耕還林3780畝,毗盧鎮森林覆蓋率達26%以上,保護了生態環境。

人民生活

一是經過毗盧鎮人民努力,修通了毗盧到玄灘、立石、寶峰的三級水泥路23公里。二是坳丘、中峰兩個農貿市場的建成使用,活躍了地方經濟;毛樓中心村方石塔的開場,搭起了永川來蘇、瀘縣毗盧兩鎮人民的商貿金橋。三是中峰場、仙佛場天然氣的先後安通,使三個場鎮居民及沿途部分農民用上了祖祖輩輩都沒有享用過的燃料,提高了生活質量。四是紅層找水打井工程使數以千計的農戶在50年未遇的特大幹旱中不缺水飲用。五是移動、聯通機站建設,較好地解決了川渝交界地信號交叉覆蓋問題,為外界的聯繫架通了無形天橋。六是車水灣水泥街道和街心花園的建成,美化了毗盧的鎮容鎮貌。七是村社公路建設,解決了廣大民眾的交通運輸問題。
毗盧鎮毗盧鎮
通過實施實事工程,改善了基礎設施和民眾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和諧毗盧

在狠抓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同時,狠抓了民主法制建設,做到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一起抓,確保社會穩定、事業發展。堅持將普法、綜治、平安創建與構建和諧毗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機結合,注重實效,注重宣傳和落實,做到全民參與、齊抓共管,保持了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積極推行各項改革,推進民主法制建設,嚴格依法辦事,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民主決策、科學決策進一步加強,基層民主不斷深入,村民自治不斷推進,基層政權建設不斷加強,成功地將25個農業行政村合併為12個村、263個村民小組合併為94個組。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幹部的學習培訓和教育,積極推進政務公開和制度建設,嚴格增收節支,嚴格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增強了幹部的服務意識,轉變了機關作風,提高了辦事效率,密切了幹群關係,樹立了政府形象。
此外,民族宗教婦女兒童、老齡、殘聯、民兵預備役和徵兵,保密、信息檔案、第二次農業普查等工作均卓有成效。

領導分工

黨委書記、人大主席陳紅,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分管政協、武裝工作
黨委副書記、鎮長牟光彬,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財政、稅收工作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傑,分管黨務、政法、目標管理、國土、城建工作,負責紀委工作
黨委委員、人大副主席王先烈,負責人大日常工作,聯繫教育工作
黨委委員、副鎮長陳福奎,分管工業商貿、人口與計畫生育、招商引資、安全、環保、交通工作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李再富,分管農業經濟、社會事務工作,負責武裝工作
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胡運全,負責政協和機關事務工作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瀘州市瀘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