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比較》是為讀者提供的一個有關比較制度分析的學術性平台。在本輯《比較》中,我們提供了弗農·史密斯的《經濟學中的建構主義和生態理性》一文。他因“發展了一整套實驗研究方法,尤其是實驗室里研究市場機制的選擇性方面”的貢獻而獲得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本文即弗農為頒獎大會所做的講演。本輯中還包括《正統經濟學的威力、局限與拓展》,這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黃有光教授在今年1月份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的中國經濟學會第三屆年會上的演講。近來中國和印度的發展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瑞銀華寶亞洲研究部主管喬納森·安德森將一段時間以來有關中印比較的觀點匯集成《中國和印度比較的十大謎思》一文,以澄清十大似是而非的觀點。《比較》站在理論前沿, 根據中國經濟改革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有選擇地介紹別國的經驗和教訓、轉軌經濟的理論和實踐,以及比較研究領域的發展,同時,有針對性地介紹國內外學術理論界對中國經濟改革的方案設計、政策建議和評論。
本書是比較中的第11輯。中國的改革開放走過了25年的歷程,主編吳敬璉曾經指出,綜觀中國經濟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其挫折與成功都與人們對經濟理論的接受和認知有關。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政府”的角色不僅在現實中影響一個社會的發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日益占據關鍵地位,對“Governance”的研究更是越來越深入和廣泛,政府的治理“好”還是“不好”是要影響一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的,所謂“國家的存在是經濟成長的關鍵,然而國家又是人為經濟衰退的根源”,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道格拉斯?諾斯在他的“國家悖論”中如是說。《比較》一直關注這一主題,如第五輯發表了錢穎一的《政府與法治》,第七輯發表了李稻葵的《官僚體制的改革理論》等。本輯《比較》的主題緊緊圍繞政府治理而展開,其中有理論研究,有實證分析,內容涉及如何建立值得信任的政府、如何建設有誠信的法治國家、經濟和法律中的組織理論、公務員能力的培養,以及有關中國政府治理水平的比較分析。
作品目錄
正統經濟學的威力、局限與拓展
一 轉軌經濟
1 通向經濟成功的一條暗道
二 前沿
1 經濟學中的建構主義和生態理性
三 海外特稿
1 中國如何從亞洲危機中汲取教訓
2 中國經濟該在制度轉型上提速――兼評吉富勝
四 改革論壇
1 金融混業經營和監管現實
2 2004年巨觀經濟面臨減少失業與控制通脹兩大政策目標的艱難平衡
五 比較之窗
1 有關中國和印度的十大謎思
六 法和經濟學
……
七 新書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