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敘事學

《比較敘事學》是一本202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譚君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敘事學
  • 作者:譚君強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2年4月1日
  • 頁數:208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98251
  • 叢書系列:敘事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展現了敘事學研究的一個前沿領域:比較敘事學(comparative narratology)。它是學科與學術研究發展中的某種轉向,也是比較文學與敘事學有機嫁接之後所呈現的新方向。本書力圖從總體上對比較敘事學作一個綜合性的研究,從學術史的角度,對比較敘事學的淵源與發展進行追蹤與梳理;從理論上對比較敘事學的學科基礎及其必要性、可行性、價值與意義進行闡述;從實踐上選擇涉及比較敘事學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諸如時間與敘述時間、時空關係與空間敘事、敘述與聚焦等,結合大量中外古今敘事作品,從理論與文本實踐相結合的意義上展開分析與探討。目的在於對比較敘事學這一學科作出一個較為完整、系統的說明與闡釋,提供對這一學科導向的基本把握,以促進在這一領域展開更為富有成果的研究。

作者簡介

譚君強,1945年生於湖南雙峰。先後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與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比較文學系,獲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學位。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起並任雲南大學滇池學院教授。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敘事學分會副會長。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敘述的力量:魯迅小說敘事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0),《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審美文化敘事學:理論與實踐》 (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敘事的年輪及其他》(中國文聯出版社,2012);譯著有《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第二版2003)。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項目十餘項,教學及論文和著作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作為交叉學科的比較敘事學
二 比較敘事學的學科基礎與研究對象
三 比較敘事學與中國敘事學研究
第一章 學術史視閾下的比較敘事學
第一節 學術史研究與比較敘事學
一 學術史及其梳理
二 “比較文學”“敘事學”的命名與比較敘事學
第二節 學術史視閾:域外比較敘事學研究
一 比較敘事學的提出及其早期淵源
二 跨學科與跨媒介基礎上的比較敘事學
三 比較敘事學在東西方的當代發展
第三節 學術史視閾:中國的比較敘事學研究
一 敘事學的比較研究
二 比較敘事學的提出及其發展
第二章 時間與敘述時間
第一節 時間與敘事文本時間的意義
一 時間與敘事文本中的時間呈現
二 印度敘事作品中的時間含混
第二節 李紱《秋山論文》與熱奈特《敘事話語》敘事時間比
一 李紱及其《秋山論文》中的時間觀
二 歷史敘事與虛構敘事
三 李線的九類敘事之法
四 李紱敘事論的開創意義
第三節 “三一律”的時間整一與中外戲劇敘事
一 “三一律”:源流、誤解與反應
二 西方戲劇中“三一律”的故事時間
三 中國古典戲劇中的故事時間:以《竇娥冤》為例
四 暗合“三一律”的緬甸戲劇《賣水郎》
第三章 時空關係與空間敘事
第一節 敘述空間與空間敘事
一 線性敘事與空間
二 小說敘事的空間轉向與時空體
第二節 中西小說空間敘事比較
一 形態:有與無
二 形式:錦與蛇
第三節 空間敘事:沃爾夫《牆上的斑點》與魯迅小說《示眾》
第四章 敘述與聚焦
第一節 作者與敘述者的合一與分離
一 傳統小說中作者與敘述者的合一
二 現代小說的發展與敘述者和作者的分離
三 中國傳統小說敘事模式的轉換與敘述者和作者的分離
第二節 “說”與“看”的合一與分離
第三節 人稱敘事
一 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事
二 第二人稱敘事
三 交流行為的主體與客體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