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

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

《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是1987年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爾蒙德、小鮑威爾。本書是政治學領域功能主義的代表作,本書以體系、過程和政策等三個層次為主體,分析政治運作的機制及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
  • 作者:阿爾蒙德/小鮑威爾
  • 頁數:497頁
  • 定價:3.55元
  • 副標題:體系、過程和政策
  • 出版年:1987年2月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是一本圖書,全書圍繞阿爾蒙德是美國著名的政治學家,先後執教於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史丹福大學等著名學府,1976年退休後為史丹福大學政治學系榮譽教授。阿爾蒙德是一位跨世紀的多產的學者,1911年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1938年獲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從此除了有一段時間擔任政府公職之外,都是從事教學研究和有關學術工作,直到2002年去世,始終孜孜不倦地進行科研和寫作,在其六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先後出版過18本著作,發表過數以百計的論文。他的主要著作有:《發展中地區的政治》(合著)、《公民文化》(合著)、《政治發展》等。他對政治科學的研究有著執著的追求。在他生命最後的歲月里,仍然關注著兩大課題的研究,一是政治科學的學科狀況,二是宗教原教旨主義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他生前的最後一篇論文就是《對外政策與古以色列神學》。

作者簡介

阿爾蒙德(1911~ )(Almond,Gabriel Abraham), 美國政治學家。 結構-功能主義的創立者。1911年1月12日生於伊利諾州。1938年在芝加哥大學政治科學系獲博士學位,後執教於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史丹福大學,並參與各種社會和政治活動。
阿爾蒙德是行為主義政治學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用政治系統、功能、角色等新的概念術語代替國家、權力、職位等傳統的政治學術語。他認為政治系統由相互作用的政治結構組成,如選民、利益集團、立法機關、官僚機構等。它依靠合法的強制力量支持,並與國內和國際環境持續發生相互作用。各政治結構又由各種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角色組成。結構和角色這些術語是為了強調參與者的實際作為。他還提出,研究任何政治系統,除了了解它的實際作為外,還要了解它的基本傾向,它的心理方面即政治文化。
1956年,阿爾蒙德提出政治體系的新分類方法,即把大多數國家的政治制度分成英美型、前工業化型、極權型和歐洲大陸型4種 ,並套用於分析西歐、 北美洲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政治模式。1980年,他採用一種簡單的分類法,把大多數國家在經濟上主要劃分為工業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在政治上主要劃分為民主型政權和獨裁型政權。通過比較不同政治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阿爾蒙德提出,政治發展就是在社會經濟現代化較為廣泛的環境中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政治系統、過程和政策的變化。
阿爾蒙德的結構-功能主義是當代政治科學理論中的重要分析模式之一。主要著作有與J.S.科爾曼合編的《發展中地區的政治》、與S.韋伯合寫的《公民文化》、與G.B.鮑威爾(小)合寫的《比較政治學:發展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