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是2010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
- 作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1日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340 頁
- ISBN:9787307079861, 7307079860
- 類別:人文社科
- 開本:16 開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是2010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是2010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內容簡介《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2輯)》狹義的“判教”活動,是指中土佛教理論中一種依於自己對佛教教...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1輯》是2009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根友。該書從中西方的哲學思想中提取素材,介紹了比較哲學的論題。內容簡介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1輯》主要內容包括:馮友蘭論中西哲學比較;現代性的哲學本質及其局限性;從比較哲學到世界哲學——從譚嗣同《仁學》中的“通”論...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8輯》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中西哲學比較中心主編的系列叢刊《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8輯。本輯內容以 “跨文化文本研究”為主題,以武漢大學哲學學院70後學者的研究論文為組成...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10輯)》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武漢大學中西比較哲學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10輯)》主要集中反思利瑪竇的傳教策略與思想,及在中國面對的挑戰。在這種互動過程中,展示比較文化與宗教傳統可能的匯通與方法,幫助我們認識...
(47) 拉納的匿名基督徒論及其對當代宗教對話的影響,《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1輯),2009年 11月 (48) 課堂不文明行為探究,《哲學評論》,2009年11月 (49) 從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看當代邪教的發生機制,《科學與無神論》,2008年6期 (50) 評段德智主體生成論——對“主體死亡論”之超越,《...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5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36. 對莊子"相對主義的再認識 《儒家文化研究》第六輯 三聯書店2013年版 主要譯作 1.東亞地動說的形成(小川晴久 原著) 《科學史譯叢》1984年第1期 2.清末的王船山 (高田淳 原著) 《船山學報》1984年第2期 3.中日儒學史異同的一種...
劉毅,中美大學生自由意志觀比較及其成因分析,《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2011年12月。劉毅,人格心理學各大取向之自由意志觀辨析,《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8月。劉毅,張掌然,自由意志概念的演變及其含義辨析,《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1月。劉毅,朱志方,自由意志與道德判斷的實驗...
78、《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文藝研究》2009年第2期;另載《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代表作集》,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77、《“道”何以“法”“自然”?》,(韓國)《東洋文化研究》第4輯,東洋文化研究院2009年出版,另載《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2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76、...
22、《的生命哲學及其對中國藝術觀念的影響》,《學術研究》,2009,9;23、《古漢語“藝術”詞義簡析》,載《美學與藝術研究》(第3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9;24、《“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別解》,《美與時代》,2012,6(下);25、《中國傳統美學的哲學基礎問題》,載《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
(第二作者)《中國現代價值觀的初生歷程——從李贄到戴震》《中國辯證法史》(第二作者)《明清哲學與中國現代哲學諸問題》《在道義論與正義論之間——比較政治哲學初探》《道家思想及其現代詮釋》 等著作,主編《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已經出版了11輯),並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
2007年畢業於遼寧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獲碩士學位;201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獲博士學位。先後發表《仰望神性之美:柏拉圖審美理論的基本精神》、《光明的締造:苗族審美起源考》等十餘篇論文;獲省部級課題3項,廳級課題1項;現主要從事中西美學比較研究以及民族審美文化研究。圖書目錄 目錄 黔地...
《文化論叢(第4輯)》是2016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俊、周江。內容簡介 《文化論叢》秉持“追求真理,交流創新”的學術理念,確立“特色學科與多學科共建”的學術定位,以文化研究為主題,設立“黔地文化”“民族民間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外國文化與文化比較”“現代文學與文化”“現代傳媒與文化...
《中西哲學與文化》叢刊的問世,便是這種合作的產物。叢刊在內容上分為三大部分:中西哲學與文化總論或比較研究,中國哲學與文化、西方哲學與文化。它既發表海內外學者用中文或外文寫的文章,也發表西方人用英文或德文發表的文章;在每篇文章的開頭,都用對方的文字作了簡明的提要。這種做法無疑會減少一些文字上的障礙...
2015年卷圍繞中國文化的特性、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性、中國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儒家文化、當代中國文化等我國文化研究領域中的熱點問題進行探究、分析,對中外文化差異進行比較研究。作者簡介 江暢,男,1957年8月出生,湖北浠水人,哲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
文化形態學視域中的戲曲興衰【戴義德】/201 詩歌與城市漫談【魏天無 魏天真】/227 機遇與挑戰——基於比較視閾中的湖北出版產業的發展戰略研究【張 琦】/237 七縱八橫/253 漢口碼頭與碼頭漢口——漢口老碼頭回眸【彭建新】/255 笑灑江城——《都市茶座》18年漫談【葉大春】/273 用鏡頭為武漢立傳【李炳欽...
姚才剛王倩】情感與存在:儒家德性精神現代振興的方法論奠基【方德志】走出德性的荒野【周濤】比較研究 從中西傳統哲學的本體價值看中西傳統哲學認識論的差異【強以華】宗教信仰的道德形上學解構:康德宗教思想探析【張傳有徐瑾】論德勒茲符號思想表達機制對中國傳統價值文化的借鑑意義【張能】
文化認同與文化對話 認同與文化自身認同 論當代中國的文化認同 關於“和而不同”的思考 對普世價值的文化態度 哲學教育的理想——論柏拉圖對話的方法 悲劇的起源——從莎劇到《中午酒》生態文學的倫理文化訴求 文化創新與文化選擇 文化傳承創新的戰略意義 文化創新與大學精神 文化創新與中華崛起 從文化比較的形上視域...
1967-1970)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授(1970-1980) 台灣大學哲學系客座教授(1978-1980)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1981-1985) “私立東海大學榮譽講座教授(1987-1993) 主要著作: 程氏“易學三書” (《易學新探》、《易辭新詮》、《易學新論》) 《教育哲學十論》 《柏拉圖三論》 《中西哲學比較論叢》 《中西...
中國文化傳統在當代中國核心價值中的位置【馮 平】儒家文化 《論語》中的父子倫常【周海春】孔子“天”的思想之哲學考察——以《論語》為中心【黃 蓋】生與義的關聯:孟子“取捨”思想芻議【榮光漢】孟子與康德,“人禽之辨”【郭 坦】朱子與陽明的孝道思想以及比較【張翅飛】“道”“器”三種詮釋視角 ——...
儒家德性精神現代振興的方法論奠基【方德志】/294 走出德性的荒野【周 濤】/315 比較研究 從中西傳統哲學的本體價值看中西傳統哲學認識論的差異【強以華】/329 宗教信仰的道德形上學解構:康德宗教思想探析【張傳有 徐 瑾】/340 論德勒茲符號思想表達機制對中國傳統價值文化的借鑑意義【張 能】/355 ...
斯維塔克文化批判理論對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啟示【員俊雅】/247 啟蒙視野中的馬克思唯物史觀——從“自然”概念角度的解析【王曉紅】/260 從人的道德教化到人的全面發展——康德與馬克思審美思想比較【王 奎】/273 哲學創作與評論 寫作《人民民眾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民眾觀》的三點體會【李景源】/285 生活永遠...
王國維與古典美學的現代轉型 現當代文化研究 論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發展道路 新文化運動與中國傳統文化 禮失求諸野:論鐘敬文的民俗學研究 傳統文化與現代 中國藝術精神與二十一世紀 論當代社會儒家價值觀的意義 傳統文化與東西方文化 中國比較文學研究的國際背景、研究現狀及未來走向 印度佛教與中國醫學的發展 ...
新時代中國戰略意志的哲學思考 畢京京/29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 創新實踐是人類實踐的高級形式 龐元正/45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與實踐的歷史 王効民/52 歷史比較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人權觀 李海濤/72 馬克思主義的原版 徐亦讓/82 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研究 郭慶玲/94 私有財產作為歷史環節的...
——基於新MEGA和譯本比較的初步分析【陳長安】/107 馬克思大學時期文學創作的理論意旨和思想困境【李 煥】/130 N.萊文“馬恩對立論”理論溯源【袁 芃】/140 抽象原理的更準確表述抑或“鮮活”思想的延續 ——重新探究《哲學的貧困》與《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關係【楊洪源】/155 馬克思的理性國家觀 ——以《...
“科學、宗教信仰、宗教關係”,《知識、信念與自然主義》,趙敦華等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出版 “現代性的哲學本質及其局限性”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一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先秦哲學的基本問題:愛作為本源性概念”,《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一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
· 政治哲學與美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進展——美國馬克思主義前沿追蹤,《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年度報告2011》·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研究的邏輯優先與歷史優先,《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2011》· 哈貝馬斯是如何討論合法性問題的?,《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2011》· 西方馬克思主義與政治哲學之開掘,第六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
93,《從〈司馬法〉〈曹沫之陣〉到〈孟子〉的發展看戰爭思想的得失》,《哲學評論》2011年卷 94,《從反恐到原始儒家精神喪失的思考》,《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第二輯,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95,《從性情思想看〈樂記〉的理論走向》,《國學知周》2011第三期(總第五期)96,《論〈中庸〉精神的實質》,...
[51] 《通過翻譯而思:翻譯研究的哲學途徑》,載《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2期。[52] 《塑造民族認同 鍛造國民特性——從中西比較角度看嚴復的翻譯文化思想》,載《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11月。[5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Philosophy in Recent Thirty Years”,...
六朝易學研究”(編號18CZX022),參與。6.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年學者學術發展計畫學術團隊“中國哲學心性問題的現代性闡釋”,成員。社會兼職 1. 武漢大學比較哲學與文化戰略研究中心(湖北省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術秘書長。2. 《比較哲學與比較文化論叢》(輯刊),編委部副主任。
11.《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本體論”研究:分歧與出路》,載《哲學研究》2001年第9期。12.《本體論哲學批判是馬克思哲學變革的實質》,載《哲學動態》2001年第10期。2002年 13.《關於ontology詞源和漢譯的討論》,載羅嘉昌主編《場與有——中外哲學的比較與融通(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