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毒蜘蛛”級飛彈艇是前蘇聯/俄羅斯在20世紀70年代末研製的一種大型近海飛彈艇。作為除美國外唯一的全球性海軍,前蘇聯在研製各型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同時,也十分重視飛彈艇這種小型艦艇的研製發展,並認為是海軍整體作戰力量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因此,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製了多種型號、性能各異的數百艘飛彈艇裝備使用,除在本國大量裝備外,還向世界其它國家出口了近百艘。
在此情況下,前蘇聯在70年代末開始研製“黃蜂”的後續艇,即”毒蜘蛛”級飛彈艇。與早期研製的飛彈艇相比,“毒蜘蛛”級飛彈艇的排水量增加到近500噸,適航性及續航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所攜帶的武器系統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艦艦飛彈也提高了射程及抗干擾能力。
在飛彈艇產生初期,只有俄羅斯對其十分重視,而西方各國對這種小噸位艦艇並不看好。然而,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海軍使用前蘇聯生產的“蚊子”級飛彈艇向以色列海軍的“埃拉特”號驅逐艦進行了攻擊,所發射的SS-N-2A艦艦飛彈將1700多噸的驅逐艦擊沉,首次向全世界顯示了反艦飛彈的巨大威力和飛彈艇的作用,也使西方改變了對小型飛彈艇的偏見。
可是,在人們正沉浸在飛彈艇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久,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了,在這場戰爭中,飛彈艇沒能續寫自己的輝煌,埃及海軍參戰的數十艘蘇制“蚊子”級和“黃蜂”級飛彈艇發射了近40餘枚SS-N-2A艦艦飛彈,不但“顆粒無收”,而且自己還被以海軍擊沉了近10多艘,損失慘重。為什麼相隔數年後,兩者的表現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原因在於埃及參戰的“蚊子”級和“黃蜂”級飛彈艇噸位較小,前者滿載排水量只有70多噸,而後者也只有200多噸,因此,所載飛彈數量較少(前者攜帶2枚SS-N-2A艦艦飛彈,後者也只攜帶4枚SS-N-2A艦艦飛彈),其自身沒有有效的自衛武器,在受到攻擊時,毫無還手之力。更主要的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飛彈干擾措施開始廣泛使用,這也是埃及海軍發射數十枚SS-N-2A而無一命中的重要原因,這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SS-N-2A艦艦飛彈的抗干擾能力較差,已不能適應反艦作戰的要求。因此,研製一種新型、排水量大、適航性好、可搭載新型艦艦飛彈武器及具有較強自衛防空能力的新一代飛彈艇就提到了前蘇聯海軍的議事日程中。同時,這也是前蘇聯為保持其在飛彈艇領域的領先地位而勢在必行的,目的是替換大量已過時的“黃蜂”級飛彈艇。
在此情況下,前蘇聯在70年代末開始研製“黃蜂”的後續艇,即”毒蜘蛛”級飛彈艇。與早期研製的飛彈艇相比,“毒蜘蛛”級飛彈艇的排水量增加到近500噸,適航性及續航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所攜帶的武器系統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艦艦飛彈也提高了射程及抗干擾能力。為提高自衛能力,艇上還裝備了中口逕自動艦炮、小口徑速射炮、防空飛彈及電子戰設備等,從而使其攻擊力、防禦力及生存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所能執行的作戰任務也從早期主要攻擊水面艦艇擴展到可進行海上巡邏、護漁、護航、對敵方港口進行封鎖及攻擊敵方近岸目標等,以致可完全將其作為一種輕型護衛艦來使用。
俄海軍“毒蜘蛛”級飛彈艇應有30多艘在役,出口也達20多艘,成為接替“黃蜂”級飛彈艇出口的主要艇型。“毒蜘蛛”級是俄最主要的出口型飛彈艇,印度是其最大的使用國,並引進了相應的生產線。
主要型號
“毒蜘蛛”級
飛彈快艇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出生,工程代號1241,由蘇聯海軍“納奴契卡”級輕型
飛彈護衛艦發展而來。“毒蜘蛛”行動速度快。它採用兩台M70型燃氣輪機,功率達1.765兆瓦;兩台M510柴油機,功率5.88兆瓦,雙軸推進。它航速為36節,最高可達40節,續航力為400海里/36節、1650海里/14節。在全球同級
噸位的
飛彈艇中,“毒蜘蛛”的速度和適航性都是一流的。
“毒蜘蛛”級飛彈艇可以分為:
“毒蜘蛛I”——12411РЭ,早期出口型;
“毒蜘蛛II”——1241.1 (或12411T),裝SS-N-2C;
“毒蜘蛛III”——12411型,裝SS-N-22;
12417型,即P71艇,“卡什坦”試驗艇;
12418型,出口印度,裝SS-N-25;
12421型,即P2艇,裝改進型SS-N-22。
技術特點
布局動力
“毒蜘蛛”級飛彈艇採用的是平甲板艇型、首柱前傾、方尾構,水線下部為圓艇型線型,艇體兩側有明顯的折線,艇體的長寬比較小(只有約5.4),因此其航行的穩定性及操縱性都有較大的提高,具備了較強的在中近海域高海況條件下航行作戰的能力。在艇體水線附近兩側,各裝有一條等長於全艇長度的壓浪條,可用於在高速航行時減少海浪對艇體的衝擊,減小艇的航行阻力,有利於提高航速。艇體採用鋼結構,上層建築則採用了鋁鎂合金結構,有效地減輕了艇體重量,但防護性能有一定不足。
“毒蜘蛛”級飛彈艇艇長56.1米,艇寬11.5米,吃水2.5米,標準排水量385噸,滿載排水量455/540噸(Ⅲ型艇),最高航速36節/40節(Ⅲ型艇),續航力1500海里/20節,自持力14天,艇員34人。
該艇的動力裝置由於不同的型號有一些不同,Ⅰ型、Ⅱ型艇上使用的是全燃動力裝置,這也是俄羅斯唯一在輕型飛彈艇上使用全燃動力裝置。由於燃氣輪機具有啟動快、功率大、體積小的優點,因此,非常適合像飛彈艇這樣的小型艦艇使用。Ⅰ型、Ⅱ型上使用了4台燃氣輪機,其中2台為DR-76型燃氣輪機,最大輸出功率3670千瓦,主要在續航時使用;另兩台為DR-77型燃氣輪機,最大輸出功率為11170千瓦,主要在高速航行時與DR-76發動機聯合使用。在這種狀態下,Ⅰ型、Ⅱ型艇的最高航速可達到36節,完全可以滿足“毒蜘蛛”級飛彈艇高速攻擊作戰的要求。Ⅲ型和改進Ⅲ型則使用柴-燃聯合動力。其所以改成柴-燃動力,主要是由於俄羅斯發現燃氣輪機的燃料消耗量太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艇的續航力。因此,在Ⅲ型和改進Ⅲ型上將巡航發動機改成2台最大輸出功率為5800千瓦的耗油率較低的柴油機,這就使其在續航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與高速燃氣輪機同時使用後,其航速提高到了40節。隨著續航力的提高,Ⅲ型和改進Ⅲ型艇的遠程作戰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艇上的排氣系統有兩套,其中巡航發動機的排氣口在艇的尾部接近水線處,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排出廢氣的溫度,有利於減小艇的紅外特徵。而主燃氣輪機的廢氣則由艇體上層建築中部的一座小型煙囪排放。
艇裝艦炮
艇上裝備的艦炮有兩種,一種是位於艇首的AK-176M型自動艦炮,另一種是位於艦尾平台上的兩座AK630M6管速射炮。其中AK-176M是1976年研製的一種中口徑單管自動艦炮,1978年開始裝備使用。其最大射程為17千米,最大射高13千米,最大發射率為120發/分,全重11.2噸,每座配備高達152發炮彈,持續火力非常強。該炮可持續射擊70發炮彈而保證射速不降。所使用的殺傷爆破彈及高速穿甲爆破彈,可根據打擊目標的不同快速進行轉換。炮上還裝有光學瞄準裝置及手動瞄準裝置,使火炮的生存力很強,可全自動、半自動及全手動射擊。雖然也存在著隨動系統性能較差、跟蹤精度低等不足,但其具有防空、反導及對海對岸射擊能力,是一種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艦載火炮。“毒蜘蛛”級飛彈艇裝備該炮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對海打擊能力,火力強度完全可與1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相媲美。AK-630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非常適合噸位較小的艦艇安裝。“毒蜘蛛”級飛彈艇裝備2座AK-630後,可解決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及反艦飛彈的防禦問題。
艇電系統
Ⅰ型艇裝備的雷達電子設備主要有主桅頂部的一部MR352型對海搜尋及攻擊雷達,主要用於對艦載SS-N-2D艦艦飛彈進行目標搜尋及指示,對驅逐艦大小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95千米。一部航海雷達用於日常航行及導航。火控雷達為一部MR-123型雷達,主要用於對AK-176M自動艦炮及2座AK-630速射炮進行控制(兩者不能同時控制,但在控制其中一種艦炮時,可向另一種艦炮提供目標數據)。除此之外,艇上還裝了一些導航、通信及敵我識別系統等。
艇裝飛彈
“毒蜘蛛”級飛彈艇雖然噸位不大,但其艇載武器系統及電子設備的安裝密度還是非常大的,體現出俄羅斯艦艇設計的一貫作風,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艦艇的火力打擊能力,而各型艇之間的武器及電子設備也有較大的差別。艦艦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第一種亞音速艦艦飛彈SS-N-2D,西方國家為它起了個“冥河”的綽號,它是在早期SS-N-2A的基礎上的一種改進型。飛彈採用圓形發射筒發射,2個發射筒上下重疊並以8度的仰角布置在艇體中部兩側。飛彈外形很像一架小飛機,採用中置梯形彈翼,具有垂直尾翼和下反角的水平尾翼。彈翼採用摺疊式,以減小發射筒的外形尺寸。動力裝置改為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提高了飛彈飛行速度及射程,並實現了末端掠海飛行,提高了飛彈的突防能力。飛彈最大射程為80千米,飛行速度達到1.3馬赫,巡航高度15米,彈長6.5米,彈徑760毫米,彈重2200千克,戰鬥部為聚能穿甲型,重量高達300千克。飛彈的抗干擾能力及目標跟蹤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打擊目標也從原只能打擊水面艦艇擴大到了岸上目標。
防空飛彈是該艇武器系統的一個亮點,這也是為了提高飛彈艇的防空及生存能力而設定的,該艇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防空飛彈的飛彈艇之一。艇尾部裝有一具四聯裝SA-N-5輕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身的防空問題。SA-N-5是俄羅斯研製的一種輕型艦載防空飛彈,是以陸用型SA-5為基礎改進的,彈長1.44米,彈徑0.72米,彈重9.85千克,採用一台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1.7馬赫,最大射程為4200米,射高為2100米,紅外製導,單發命中率為50%,雙發命中率則可提高到75%。該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發射後不管及使用簡單等特點,非常適合在小型艦艇上裝備使用。但由於是60年代的產品,在技術水平及作戰性能上都已明顯落後,用來對抗現代的新型空中目標已明顯力不從心,防空效果已不能滿足現代防空作戰的要求。
型號特點
“毒蜘蛛”級Ⅰ型
艇上裝備的武器系統主要包括艦艦飛彈、防空飛彈及艦炮三部分。艦艦飛彈是俄羅斯研製的第一種亞音速艦艦飛彈SS-N-2D,西方國家為它起了個“冥河”的綽號,它是在早期SS-N-2A的基礎上的一種改進型。飛彈採用圓形發射筒發射,2個發射筒上下重疊並以8度的仰角布置在艇體中部兩側。飛彈外形很像一架小飛機,採用中置梯形彈翼,具有垂直尾翼和下反角的水平尾翼。彈翼採用摺疊式,以減小發射筒的外形尺寸。動力裝置改為一台固體火箭發動機,提高了飛彈飛行速度及射程,並實現了末端掠海飛行,提高了飛彈的突防能力。飛彈最大射程為80千米,飛行速度達到1.3馬赫,巡航高度15米,彈長6.5米,彈徑760毫米,彈重2200千克,戰鬥部為聚能穿甲型,重量高達300千克。飛彈的抗干擾能力及目標跟蹤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其打擊目標也從原只能打擊水面艦艇擴大到了岸上目標。
防空飛彈是該艇武器系統的一個亮點,這也是為了提高飛彈艇的防空及生存能力而設定的,該艇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防空飛彈的飛彈艇之一。艇尾部裝有一具四聯裝SA-N-5輕型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自身的防空問題。SA-N-5是俄羅斯研製的一種輕型艦載防空飛彈,是以陸用型SA-5為基礎改進的,彈長1.44米,彈徑0.72米,彈重9.85千克,採用一台雙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為1.7馬赫,最大射程為4200米,射高為2100米,紅外製導,單發命中率為50%,雙發命中率則可提高到75%。該彈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發射後不管及使用簡單等特點,非常適合在小型艦艇上裝備使用。但由於是60年代的產品,在技術水平及作戰性能上都已明顯落後,用來對抗現代的新型空中目標已明顯力不從心,防空效果已不能滿足現代防空作戰的要求。
艇上裝備的艦炮有兩種,一種是位於艇首的AK-176M型自動艦炮,另一種是位於艦尾平台上的兩座AK630M6管速射炮。其中AK-176M是1976年研製的一種中口徑單管自動艦炮,1978年開始裝備使用。其最大射程為17千米,最大射高13千米,最大發射率為120發/分,全重11.2噸,每座配備高達152發炮彈,持續火力非常強。該炮可持續射擊70發炮彈而保證射速不降。所使用的殺傷爆破彈及高速穿甲爆破彈,可根據打擊目標的不同快速進行轉換。炮上還裝有光學瞄準裝置及手動瞄準裝置,使火炮的生存力很強,可全自動、半自動及全手動射擊。雖然也存在著隨動系統性能較差、跟蹤精度低等不足,但其具有防空、反導及對海對岸射擊能力,是一種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艦載火炮。“毒蜘蛛”級飛彈艇裝備該炮後,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對海打擊能力,火力強度完全可與1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相媲美。AK-630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非常適合噸位較小的艦艇安裝。“毒蜘蛛”級飛彈艇裝備2座AK-630後,可解決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及反艦飛彈的防禦問題。
Ⅰ型艇裝備的雷達電子設備主要有主桅頂部的一部MR352型對海搜尋及攻擊雷達,主要用於對艦載SS-N-2D艦艦飛彈進行目標搜尋及指示,對驅逐艦大小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為95千米。一部航海雷達用於日常航行及導航。火控雷達為一部MR-123型雷達,主要用於對AK-176M自動艦炮及2座AK-630速射炮進行控制(兩者不能同時控制,但在控制其中一種艦炮時,可向另一種艦炮提供目標數據)。除此之外,艇上還裝了一些導航、通信及敵我識別系統等。
“毒蜘蛛”級III型
“毒蜘蛛”-3型是“毒蜘蛛”飛彈艇的新型號。它全艇長56.1米,舷寬11.5米,吃水線2.5米,標準排水量385噸,滿載排水量455噸。人員編制34人。
4枚SS-N-22“日炙”反艦飛彈是“毒蜘蛛”-3的當家武器。這種飛彈的突防能力強,殺傷力驚人;基本型射程為90公里,改進型120公里。它採用液體整體式火箭衝壓發動機,慣性導航加末段主/被動雷達制導,最大飛行馬赫數2.3,末段掠海飛行高度為7米,單發命中機率為94%。它的半穿甲爆破戰鬥部重320公斤,一兩枚“日炙”飛彈就可擊沉一艘兩萬噸級
巡洋艦。它對體積巨大的航母也有很大的殺傷力。俄國生產商還準備對“毒蜘蛛”-3的武器威力進一步增強,或將艇載“日炙”飛彈由4枚增加到8枚,或換用12枚體積較小但更新型的“寶石”超聲速反艦飛彈。在世界同級別的飛彈艇中,“毒蜘蛛”飛彈艇的反艦攻擊力可用“異常強大”來評價。
“毒蜘蛛”-3不但反艦火力強大,還有相當的防空能力和先進的偵測能力。防空飛彈是該艇武器系統的一個亮點。艇上配有SA-N-5近程防空飛彈及發射裝置,採用人工瞄準方式,紅外尋的,飛行馬赫數1.5,射程6公里。另有兩座AK-630六管速射炮。AK-630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可靠性高、反應速度快的特點,最大射速為5000發/分鐘,對付低空的反艦飛彈時最大射程為4公里,對付輕型水面目標時最大射程為5公里。裝備兩座AK-630後,可解決對低空飛行的飛機及反艦飛彈的防禦問題。位於艇艏的AK-176M型自動艦炮裝有光學瞄準裝置及手動瞄準裝置,可全自動、半自動及全手動射擊,最大射程為17公里,最大射高1.3萬米,配備152發炮彈,持續火力非常強。該炮可持續射擊70發炮彈而保證射速不降。所使用的殺傷爆破彈及高速穿甲爆破彈可根據打擊目標的不同快速進行轉換。AK-176M型自動艦炮具有防空、反導及對海對岸射擊能力,是一種具有綜合作戰能力的艦載火炮,火力強度完全可與1000噸級的輕型護衛艦媲美。此外,艇上還裝備了一座PK-10誘餌彈發射系統,專用於對付感應
水雷。
總體評價
裝備力量
“毒蜘蛛”雖然噸位不大,但其艇載電子設備安裝密度大,艇載武器威力大。它體現出俄羅斯艦艇設計的優良傳統,即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艦艇的火力打擊能力。
打擊能力
航空母艦是現代大型艦隊的編隊核心,是真正的海上巨無霸。但是,就像大象怕老鼠一樣,龐大的航母竟然也對俄羅斯小小的“毒蜘蛛”飛彈艇打怵。
“毒蜘蛛”具有“蜇”航母的火力,當然不是要它與航母一對一地較量。在組織攻擊航母的多層火力中,不僅可運用單艘“毒蜘蛛”,更要發揮“毒蜘蛛”群的作用。只要讓“毒蜘蛛”有了出擊航母的機會,航母也會穿膛破肚。“毒蜘蛛”“蜇”航母,靠的是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