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盛釀膿證,中醫病證名。是指氣血凝滯於局部,熱勝肉腐化膿所表現出來的局部紅腫疼痛,繼之釀膿應指,舌苔黃膩,脈弦數一類病證。多見於發頤。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方劑,常用中藥,其他療法,預防調護,轉歸預後,
病因病機
多由傷寒或溫病治療不徹底,以致余邪熱毒蘊結少陽、陽明之絡,經絡阻塞,氣血凝滯於局部,熱勝肉腐化膿而成。或因飲食不節,恣食膏粱厚味,火毒內生,胃火積聚上攻,蘊絡而發。
辨證要點
局部紅腫疼痛,繼之釀膿應指,舌苔黃膩,脈弦數。
臨床表現
頤頜間結腫疼痛漸增,甚至腫勢蔓延至面頰和頸項,焮紅灼熱,張口困難,繼之釀膿應指,口內頰部導管開口處能擠出膿性分泌物;伴高熱口渴;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
清熱解毒透膿。
方劑
普濟消毒飲加皂角刺、白芷等。
常用中藥
川黃連、黃芩、甘草、桔梗、元參、荊芥穗、防風、升麻、薄荷葉、連翹(去心)、馬勃、白僵蠶、蟬退、牛蒡子(炒)、柴胡、炒山梔、生大黃、芒硝。
其他療法
初起用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膿成及早切開排膿,八二丹藥線引流,外蓋太乙膏;口腔黏膜出膿者,先用等滲鹽水漱口,次用青吹口散,每日4-5次。
預防調護
1.平素注意口腔衛生,飯前飯後漱口。
2.熱病後、大手術前後患者要注意口腔衛生,加強口腔護理,常吃酸性食物,以刺激唾液分泌。
轉歸預後
一般來說,經恰當治療,可得以治癒。若治療不當,或患者正氣虛弱,亦可久治不愈,在腮頜部或口頰部或外耳道內,形成慢性膿漏。亦有因邪毒向咽喉漫延,形成咽喉腫痛閉塞之重證,或因邪毒熾盛。導致內陷心包之危重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