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頭疔,中醫病名。是指發於手指末端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疾病,腫脹形如蛇頭,叫蛇頭疔;生於手指螺紋處的,又稱螺疔。由於指端皮肉緻密堅實,膿毒積聚浸淫筋骨,故易損筋壞骨。相當於西醫膿性指頭炎。若及時治療,處理得當,一般預後良好。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膿性指頭炎
- 中醫學名:蛇頭疔
- 其他名稱:螺疔
- 發病部位:手指末端
- 主要症狀:腫脹形如蛇頭
- 主要病因:外感火熱毒邪,氣血凝滯
- 傳染性:無傳染性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辯證論治,一、辯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發於手指末端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疾病,腫脹形如蛇頭,叫蛇頭疔;生於手指螺紋處的,又稱螺疔。由於指端皮肉緻密堅實,膿毒積聚浸淫筋骨,故易損筋壞骨。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及特點,與西醫病名膿性指頭炎基本相同。
病因
多因指端外傷染毒,致經絡阻隔,氣血凝滯,火毒蘊結而成。
病機
感受火熱毒邪,蘊結肌膚,感受火熱之氣,或因昆蟲咬傷,或因抓破染毒,毒邪蘊蒸肌膚,以致經絡阻隔、氣滯而成本病;臟腑蘊熱,火毒結聚,七情內傷,氣鬱化火,火熾成毒,或恣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損傷脾胃,運化失常,蘊熱,發越於外,火毒結聚於肌膚而發為本病。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多發於手指末端。
2.初期指端麻癢而痛,色紅不明顯。繼而刺痛,焮熱腫脹,腫勢逐漸擴大;中期手指末節呈蛇頭狀腫脹,釀膿時有劇烈的跳痛,下垂時疼痛更甚,觸痛明顯;後期膿出黃稠,腫退痛止,趨向痊癒。
二、病證鑑別
1.蛇眼疔 初起時多局限於指甲一側的近端邊緣處,有輕微的紅腫痛疼,一般2~3天即成膿,如不及時治療,可蔓延到對側而形成指甲周圍炎;若膿液浸入指甲下,可形成指甲下膿腫,則指甲背面上可透現出黃色或灰白色的膿液積聚陰影,造成指甲潰空或有胬肉突出,延長療程。需剪去部分指甲或拔除指甲方愈。
2. 蛇肚疔 發於指腹部,整個患肢紅腫疼痛,呈圓柱狀,形似小紅蘿蔔,關節輕度屈曲,不能深伸展,若強行扳直即覺劇痛,約7—10天成膿。因指腹皮膚厚韌,不易測出波動感,也難自潰。潰後膿出黃稠,逐漸腫退痛止,約2周痊癒。
辯證論治
一、辯證要點
本病從成膿、未成膿來辯證。未成膿為指端麻癢而痛,色紅不明顯,繼而刺痛,焮熱腫脹,腫勢逐漸擴大;已成膿為手指末節呈蛇頭狀腫脹,釀膿時有劇烈的跳痛,下垂時疼痛更甚,觸痛明顯。
二、治療原則
本病應以清熱解毒為治療原則。火毒熾盛證宜涼血清熱解毒。
三、證治分類
1. 熱毒蘊結證
證候:指端麻癢而痛,色紅不明顯。繼而刺痛,焮熱腫脹,腫勢逐漸擴大。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
外治:解毒消腫,可用玉露膏或金黃膏外敷。
方藥:五味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2. 火毒熾盛證
證候:手指末節呈蛇頭狀腫脹,釀膿時有劇烈的跳痛,下垂時疼痛更甚,觸痛明顯。約10天左右成膿。常伴有惡寒、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症狀。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瀉火解毒。
方藥:黃連解毒湯加減。
常用藥:黃芩、黃連、黃柏、梔子。
外治:切開排膿,切口應在患指末節的二個側面,作縱形切口,長度以不越過指節為宜,腫脹嚴重者可在二側作貫穿切口。切開後用藥線蘸八二丹或九一丹插入瘡口,外敷金黃膏。
其他療法
若膿已成熟,中央已軟,有波動感時,應切開排膿。膿盡宜生肌收口,用生肌散、太乙膏或紅油膏蓋貼。
轉歸預後
本病若及時診斷,早期治療,病情較輕,正氣較強,一般預後良好。若處理不當,或妄加擠壓,可引起疔瘡頂陷色黑無膿,四周皮膚暗紅,腫勢擴散,失去護場,容易導致損筋傷骨。
預防調護
1.平時不要過食膏粱厚味。
2.全身症狀明顯者,宜臥床休息。
3.忌內服發散藥,忌灸法,忌食菸酒、辛辣、魚腥等物,忌房事和憤怒。
文獻摘要
1.《證治準繩·外科》卷二:“指疔之一。亦名蛇眼疔、天蛇毒、調疽。”
2.《醫宗金鑒》卷六十八有:“蛇頭疔發自指端筋骨,根深毒重,天蛇毒發自指端肌肉,其毒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