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毒性休克綜合徵毒素
- 外文名:toxic shock syndrom toxin-1
- 縮寫:TSST
- 曾稱:腸毒素F和致熱性外毒素C
毒性休克綜合徵(toxic shock syndrom toxin-1,TSST),曾稱腸毒素F和致熱性外毒素C,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一種外毒素。此毒素可增加宿主對內毒素的敏感性,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亂而引起毒性休克綜合徵(TSS)。
毒性休克綜合徵(toxic shock syndrome, TSS)是由毒性休克綜合徵毒素-1(TSST-1)引起。毒性休克綜合徵(toxic shock syndrome, TSS)是由毒性休克綜合徵毒素-1(TSST-1)引起。病人表現為突然高熱、嘔吐、腹瀉、瀰漫性紅疹,繼而有...
主要發生於新生兒和嬰幼兒,引導起燙傷樣皮膚綜合徵。主要由噬菌體Ⅱ型金葡萄產生的一種蛋白質,分子量24,000,具有抗原性,可被甲醛脫毒成類毒素。6.毒性休克綜合毒素Ⅰ(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系噬菌體Ⅰ群金黃色葡萄...
毒素A是由攜帶溶原性噬菌體的A族鏈球菌產生。此毒素與毒性休克綜合徵有密切關係。從鏈球菌毒性休克綜合徵患者體內分離到的A族鏈球菌,大多數都產生致熱外毒素或攜帶毒素基因,僅有15%其它類型感染患者體內分離到的A族鏈球菌攜帶此毒素基因...
(2)燙傷樣皮膚綜合徵多見於新生兒、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開始有紅斑,1~2天有皮起皺,繼而形成水皰,至表皮脫落。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3)毒性休克綜合徵由TSST1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紅斑皮疹伴脫屑和休克等,半...
由此,以上的觀察支持免疫系統的激活是川崎病的發病機制之一這一學說,根據通常的免疫活化程度,由細菌和病毒所含蛋白質引起感染所致的疾病,其共同的特徵是這些蛋白質起類似超抗原的作用(如葡萄球菌的毒性休克綜合徵毒素,表皮剝落毒素,鏈球菌...
由噬菌體Ⅱ型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性休克綜合徵毒素-1(toxic c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引起機體發熱並增加對內毒素的敏感性,該毒素屬超抗原家族,刺激T細胞誘發TNF和LI-1,可致機體多個器官系統的功能紊亂或引起毒性休克...
▪ 自然殺傷細胞 ▪ 淋巴因子激活的殺傷細胞 ▪ 前T 細胞 ▪ 輔助性T細胞 ▪ 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 其他科技名詞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總論 ▪ 生物化學 ▪ 生物無機化學 ▪ 原始生物化學 ▪ 古生物化學 ▪ 前...
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 (3)毒性休克綜合徵 由TSST1引起,主要表現為高熱、低血壓、紅斑皮疹伴脫屑和休克等,半數以上病人有嘔、腹瀉、肌痛、結膜及黏膜充血,肝腎功能損害等,偶爾有心臟受累的表現。
從而對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殺傷效應。因此,超抗原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抗瘤製劑。3.超抗原與疾病 超抗原與毒性休克綜合徵、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徵)、多種細菌性食物中毒、銀屑病等的發生相關。
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包括酶:凝固酶和其他酶(纖維蛋白溶媒,耐熱核酸酶,透明質酸酶,酯酶等)毒素:細胞溶素、殺白細胞素、表皮剝脫素、毒性休克綜合症毒素-1、腸毒素等細菌的一些表面結構蛋白,如粘附素,莢膜,胞壁肽聚糖和SP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