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營養價值,適用人群,注意事項,用法用量,食用功效,小貼士,治病對象,
基本信息
大眼鱖魚是世界上一種名貴淡水魚類。身長扁圓,尖頭,大嘴,大眼,體青果綠色帶金屬光澤,體側有不規則的花黑斑點,小細鱗,尾鰭截形,背鰭前十一根為硬棘且有毒素,後半部為軟條。性兇猛,以伏擊為主,捕食小型魚蝦。
鱖魚

營養價值
1.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
鱖魚

2.吃鱖魚有“癆蟲”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利於肺結核病人的康復;
3.鱖魚肉的熱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對於貪戀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極佳的選擇。
適用人群
適宜體質衰弱,虛勞贏瘦,脾胃氣虛,飲食不香,營養不良之人食用;老幼、婦女、脾胃虛弱者尤為適合;有哮喘、咯血的病人不宜食用;寒濕盛者不宜食用。
注意事項
吃魚前後忌喝茶。
用法用量
鱖魚紅燒、清蒸、炸、燉、熘均可。也是西餐常用魚之一。
鱖魚

食用功效
味甘、性平、無毒,歸脾、胃經;具有補氣血、益脾胃的滋補功效。
小貼士
鱖魚的脊鰭和臀鰭有尖刺,上有毒腺組織,人被刺傷後有腫痛、發熱、畏寒等症狀,加工時要特別注意,製作菜餚前要剁掉。制饌時,無須剖腹,先在腹後近尾部處有小眼兒的地方,用刀切一下,使腹內魚腸與魚身分離,再從嘴中插入兩根筷子至腹內,旋轉兩圈後,將內臟連帶魚鰓一同拉出即可。
鱖魚

巧去魚腥味:
1、將魚去鱗剖腹洗淨後,放入盆中倒一些黃酒,就能除區魚的腥味,並能使魚滋味鮮美;
2、鮮魚剖開洗淨,在牛奶中泡一會兒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鮮味;
3、吃過魚後,口裡有味時,嚼上三五片茶葉,立刻口氣清新。
治病對象
一、肺結核、咳嗽、貧血。用桂魚1條(500克以上),去腸雜、魚鱗,百合20克,貝母5克,冰糖適量,隔水蒸熟後,去藥渣,魚肉及百合共食。也可用桂魚煮的湯,加人大棗和糯米熬粥食用。
鱖魚

二、虛勞贏瘦,腸風便血。取桂魚1條去腸雜、魚鱗,單獨清蒸或與豆腐共煮食用。
三、目刺粳喉。用桂魚膽汁加入米酒中化溫呷下,可使卡人咽喉的骨刺、異物隨涎而出。
五、腸風瀉血。取桂魚肉100克、豬肉50克,切絲後人油鍋,加適量生薑、蒜、鹽、料酒、味素炒一下,再把浸泡6小時的糯米100克加入煮成粥,撒些胡椒粉即可食用。 桂魚為虛勞食療要品,患寒濕病者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