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一書的作者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賽·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是前蘇聯無產階級文學奠基人。
《母親》這部小說的主要內容是:在俄國沙皇統治下的工人區,工人們還沒有覺醒,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老鉗工符拉索夫由於精神極度苦悶而經常酗酒、打架,後來在悲憤、絕望中死去。他的兒子巴威爾由於讀了“禁書”而由最初的“生活悶得要死”而變得態度謙和、積極上進起來,母親一到周末,便會聽到巴威爾組織的革命者們所談的“社會主義問題”,內心雖然害怕,但卻讓人倍感親切。由於巴威爾和其他人辦起了報紙,印發傳單,憲兵便搜查了巴威爾家,母親為此而經受了考驗,雖然憲兵抓走了霍霍爾,但巴威爾和其他革命者對此根本無所畏懼,並組織工人進行抗議,卻由於沒有發動民眾而失敗了。
巴威爾為此也被捕入獄。為了營救巴威爾,母親自己去工廠散發傳單。巴威爾出獄後,又因組織“五一”遊行而被憲兵抓走,母親從此便高舉旗幟,率領民眾繼續鬥爭。在許多革命者被捕後,母親便主動承擔革命重任,深入城鄉,組織民眾,宣傳革命。巴威爾和其他革命者臨危不懼,法庭上慷慨陳詞,宣傳真理。同志們把這些演講印成傳單由母親出去散發。後來,母親在車站被捕,但她卻堅信革命鬥爭到最後,一定會取得勝利。
基本介紹
- 書名:母親/世界文學名著
- 譯者:阿宋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924281
- 作者:高爾基
- 出版社: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16
- 定價:33.00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文摘
在寒冷的黑暗中,他們沿著沒有鋪砌的街道,走向工廠里那些高大的鳥籠般的石頭房子,工廠那幾十隻油膩的四方形的眼睛照亮著道路,那些房子擺出冷漠的自負的樣子等著他們。腳底下扑打著泥巴,他們不時跟說夢話一樣嘶啞地喊上一聲,粗俗的咒罵聲傳向空中,同時,另一種聲音就朝著他們迎面撲來,那是機器沉重的轟鳴聲與蒸氣的嘶嘶聲。高高的黑色煙囪,就像一根特別粗大的手杖,在工人區的上空陰沉而肅然地聳立著。
黃昏的時候,夕陽懶洋洋地照在各家的窗戶玻璃上。工廠從它那石頭般的肚子裡面,把這些人扔了出來,就跟扔掉那些沒有用的礦渣似的。而他們,臉被熏得漆黑,那飢餓的牙齒閃著光,走在大街上。這個時候,他們的說話聲才有了點生氣,甚至是興高采烈,因為又幹完了一天的活,晚飯和休息正在家等著他們。
整整一天的時間都讓工廠給占去了,而那些機器則將它所需要的力量全都從工人們的身上榨取了出來。一整天的時間就這樣不見了,沒留一點痕跡,而人們卻向他們的墳墓又走近了一步。不過,想著眼下的休息與那霧氣騰騰的小酒店裡的快樂,他們就覺得很滿足了。
在星期日或者節假日,他們就一直睡到十點鐘,然後,那些體面的、成了家的人們,就穿上最好的衣服去做彌撒。一路上,他們責罵著年輕人對宗教的漠不關心。做完彌撒之後,他們就回到家,吃了餡餅,便又接著睡覺,一直睡到天黑。
成年的辛苦勞作,搞得他們都沒有了胃口,為了能吃下去飯,他們就拚命地喝酒,用伏特加那強烈的灼熱來刺激他們的食慾。
到了晚上,他們就沿著大街四處逛盪。自己有套鞋的,就算地面乾乾的,也穿上套鞋。自己有雨傘的,哪怕是大晴天,也拿著雨傘。
他們一遇到朋友,就在那兒談論工廠、機器和他們的工頭,他們從來不想也從來不說跟工作無關的事情。在這單調而枯燥的生活中,有時候,一些蠢昧無知的觀點也會偶爾閃一下光。當他們回到家的時候,就開始罵老婆,還經常打她們。
年輕人就到酒館去,或者到他們的朋友家去玩,他們在那兒拉手風琴,唱一些下流的歌曲,說些髒話,跳跳舞,再喝點酒。疲乏的人很容易就會喝醉,喝醉之後,心裡就充滿了一種說不上來的怒火,馬上就沸騰起來,就去找發泄的機會。一旦抓住了這種機會,即使只是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小事,他們也會跟野獸一樣兇狠地扭打在一塊。經常都打得頭破血流,有時還會把人打殘,甚至打出人命。
在他們的日常交往中,最多的是潛在的仇恨,這種感情,跟那沒法恢復的筋骨上的疲勞一樣,都是那樣的由來已久。人們一出生就從他們父親那兒繼承了這種靈魂的疾病,它就像黑影一樣伴隨他們,一直到進入墳墓。是它讓他們乾出很多惹人厭煩卻又毫無意義的殘忍的事情。
星期天年輕人直到深夜才回家,他們穿著被扯爛的衣服,身上沾滿泥巴與灰土,眼圈也青了,鼻子也流血了,有時就幸災樂禍地誇耀自己對同伴的毆打;有時則因為被侮辱而陰沉著臉、惱怒不已或者是痛哭流涕;有時,他們喝醉了酒,不省人事而又可憐巴巴的,很令人厭惡。
父母們經常發現,他們的兒子在路邊圍牆的陰影下,或者是哪個酒館的地板上躺著,他們四肢張開,醉得跟死了一樣。父母們馬上破口大罵,照著他們那被伏特加灌軟了的身體,狠狠地揍上一頓,然後,就將他們拉回家去,馬馬虎虎將他們弄到床上就行,因為第二天早上,當汽笛聲像黑暗的洪水一樣在黎明中傳過來的時候,還要將他們喊醒。
雖然他們那樣殘忍地打罵他們的兒子,不過老年人認為,年輕人酗酒與打架是合情合理的事,因為這些父親們在年輕的時候,也同樣地酗過酒、打過架,也被他們的父母毆打過。生活一直都是這樣的,它平緩得像一條混濁的河流一樣,年復一年,流向遠方。所有的東西都被思想中那根深蒂固的習慣束縛到了一塊,日復一日地做著同樣的事。
有時候,有些陌生人到這城郊的工人區來生活。
一開始,就因為他們是新來者,所以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後來,聽他們說到他們過去工作的地方,大家表面上還會有點感興趣。可過了不久,那些新奇的事物不見了,於是大家習慣了他們,也就不再注意他們了。從這些新來者的話裡面,他們弄清楚了,工人的生活在每個地方都一樣。要是這是真的,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不過有些新來者講一些在工人區從未聽說過的新聞,沒有人跟他們辯論,只是半信半疑地聽著。他們所說的那些話,惹惱了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則隱隱約約地感到不安,而剩下的那些人,則被一絲模糊的希望的影子,弄得很煩躁。而這只會讓生活變得更複雜,為了趕走這些東西,他們就喝下比平時更多的烈酒。
要是發現一個新來者身上有什麼不同尋常的東西,工人區的人們就牢記住他。他們對這些跟他們不同的人,懷著很大的戒心。他們擔心這些人在他們生活中投下什麼東西,而這種東西足以破壞他們的生活規律,儘管他們的生活很艱苦,可還算無憂無慮。儘管沒什麼意思,生活的壓力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人們已經習慣了,因為他們沒有希望去減輕這些壓力,所以,他們就認定所有的變化只會增加他們的辛苦。
工人們默默地離開那些講述新觀點的人。
因此,新來者通常都又走了。在那些少數留下來的人中,要么變得跟那些工人們一樣,要么自己孤單地生活……
過上五十年這樣的日子之後,人就死了。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