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丘,亦作毌丘,春秋衛國貫邑,戰國屬宋。貫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南十里王老林。《春秋·僖公二年》“盟於貫”,杜註:“宋地,梁國蒙縣西北有貰城,貰與貫字相似。”
夏商時期古貫國,商王盤庚據貫。春秋戰國為衛國地,稱貫邑,後屬齊國,稱貫丘。後世典籍皆稱貫城,古貫國也。隋開皇六年(586年),分濟陰縣置黃縣,治古貫城。十八年,改為蒙澤,大業初(606年),省入濟陰縣(治左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貫丘
- 亦作:毌丘
- 別名:貫邑、貫城
- 釋義:古貫國
![春秋貫邑 春秋貫邑](/img/c/fbb/nBnauUjM3YTM1YWYhZGZmZTM2kjN5UjMjJmMzYzY2cjZlBTOxEzNlRGZ0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毌丘一般指本詞條
貫丘,亦作毌丘,春秋衛國貫邑,戰國屬宋。貫城遺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南十里王老林。《春秋·僖公二年》“盟於貫”,杜註:“宋地,梁國蒙縣西北有貰城,貰與貫字相似。”
夏商時期古貫國,商王盤庚據貫。春秋戰國為衛國地,稱貫邑,後屬齊國,稱貫丘。後世典籍皆稱貫城,古貫國也。隋開皇六年(586年),分濟陰縣置黃縣,治古貫城。十八年,改為蒙澤,大業初(606年),省入濟陰縣(治左城)。
“毌丘”是我國的一個複姓。正確讀音為 guàn qiū,不要讀作 wú qiū 或 mǔqiū,不要寫作“毋丘”或“母丘”。...
毌丘,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衛國毌丘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衛國有地名為毌丘(今山東曹縣),居住在那裡的人,有的以邑名毌丘為姓氏,稱毌丘姓,世代相...
毌丘重,毌丘儉之孫,毌丘甸之子。毌丘儉兵敗身亡之後,與毌丘秀一起逃入東吳。...... 毌丘重,毌丘儉之孫,毌丘甸之子。毌丘儉兵敗身亡之後,與毌丘秀一起逃...
毌丘儉(?—255年),複姓毌丘,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文學家、重臣。毌丘儉博文多學,通達武事,品節貞良,愛國憂民,深受魏明帝...
毌丘宗,字子仁,毌丘儉之子,流亡到吳國至吳亡,後歸晉。晉時任零陵太守。...... 毌丘宗,字子仁,毌丘儉之子,流亡到吳國至吳亡,後歸晉。晉時任零陵太守。...
毌國語讀作guàn,釋義為貫穿,出自《說文》,《史記·六國年表》,《史記·匈奴列傳》。...
毌丘獻,歷下(今天山東省濟南市)守將,成剛小說《再扶漢室》人物,被博州大將鐘離勃設計擊敗。...
毌丘儉,桌遊《三國殺》武將牌。屬《神話再臨·雷》擴展包中的魏勢力男性武將,擁有武將技能“征榮”“鴻舉”,覺醒後可獲得“清側”。武將設計來源三國時期曹魏...
毌丘元志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善花果,元和十四年(八一九)嘗為白居易寫木蓮圖,寄朝中親人。《舊...
毌丘毅,東漢將領,何進曾派他到丹楊招兵。...... 毌丘儉 《三國志》卷三十先主傳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
毌丘儉東征是指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毌丘儉於魏正始五年(244年)和正始六年(245年),對高句麗、東濊和沃沮等東北地區進行的兩次軍事行動。兩次征討終以魏軍大獲全勝,...
毌丘儉(Guànqiū Jiǎn,?-255年),字仲恭,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後期的重要將領。繼承父毌丘興爵位高陽鄉侯,任平原侯文學。魏明帝即位後,...
毌丘秀。毌丘儉之弟,與毌丘儉、文欽發動叛亂,戰敗後與毌丘儉逃亡。 ...... 毌丘秀。毌丘儉之弟,與毌丘儉、文欽發動叛亂,戰敗後與毌丘儉逃亡。 ...
毌丘儉討高句驪,三國魏對高句驪的一次反擊戰。魏正始三年(242)始,高句驪東川王憂位居(漢文獻皆作其父位宮,此據《三國史記》)屢侵擾遼東郡西安平縣(治所在今...
毌丘儉攻高句麗之戰,三國時期魏幽州刺史丘儉與高句麗之戰。高句麗助曹魏討滅公孫淵後,高句麗與曹魏爭奪土地與人口的矛盾日益尖銳。曹魏景初二年(238年),明帝...
毋丘重,男,歷史人物,三國時代軍事將領。...... 毌丘儉孫毋丘儉聞文欽戰敗,慌忙棄城,乘夜逃遁。走至慎縣,左右侍從各自逃命,毋丘儉和弟弟毋丘秀、毋丘重藏匿在...
母丘姓,源於姜姓,是一種姓氏。母丘是一種複姓。...... 母(毋、毌)邱[母(毋、毌)丘,讀音作wú qiū(ㄨˊㄑㄧㄡ),或讀作Guàn qiū(ㄍㄨㄢㄑㄧㄡ),但...
源於母丘氏,出自,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母丘氏,實際為毌丘氏,以邑為氏。毌丘,即今河北省高陽縣一帶。後人在“丘”字旁加“邑”而成今之“邱”。據史籍《...
摯與毌丘儉鄉里相親,作詩求其援引,儉不允。後卒於秘書。摯作有文集二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杜摯史籍記載 編輯 杜摯,三國時仕曹魏,以擅長作賦著名。《...
尹大目,三國時魏殿中校尉。小為曹氏家奴,深得大將軍曹爽的信任。曹爽被司馬氏所殺後,尹大目常有報仇之意。文欽、毌丘儉起兵的時候,尹大目知司馬師將死,自薦...
淮南二叛,又稱壽春二叛,發生於三國時期的曹魏。公元254年,司馬師廢黜魏帝曹芳改立高貴鄉公曹髦,南方親曹勢力毌丘儉、文欽等對司馬氏的一次討伐性起事。...
三國曹魏徵南將軍王昶 、征東將軍胡遵 、鎮南將軍毌丘儉的合稱。出自《資治通鑑·魏邵陵厲公嘉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