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菌公式

殺菌公式,比較常見於食品中罐頭製造中,罐頭熱殺菌過程中殺菌的工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殺菌公式
  • 外文名:The general mathod
  • 時間:1920年
  • 人物:Bigelow
簡介,3種殺菌方法,改良基本法,公式計算法,列線圖法,

簡介

條件主要是溫度,時間和反壓力三項因素,在罐頭廠通常用“殺菌公式”的形式來表示,即把殺菌的溫度,時間及所受用的反壓力排列成公式的形式。
一般的殺菌公式為:
t1﹣t2﹣t3 或 (t1﹣t2) ,P

3種殺菌方法

改良基本法

1920年比奇洛(Bigelow)首先創立了罐頭殺菌理論,提出推算殺菌時間的基本法(The general mathod),又稱基本推算法。該方法提出了部分殺菌率的概念,它通過計算包括升溫和冷卻階段在內的整個熱殺菌過程中的不同溫度-時間組合時的致死率,累積求得整個熱殺菌過程的致死效果。1923年鮑爾(Ball)根據加熱殺菌過程中罐頭中心所受的加熱效果用積分計算殺菌效果的方法,形成了改良基本法(Improved general method)。該法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方法。
在殺菌過程中,食品的溫度會隨著殺菌時間的變化而不斷發生變化,當溫度超過微生物的致死溫度時,微生物就會出現死亡。溫度不同,微生物死亡的速率不同。在致死溫度停留一段時間就有一定的殺菌效果。可以把整個殺菌過程看成是在不同殺菌溫度下停留一段時間所取得的殺菌效果的總和。

公式計算法

此法是由鮑爾提出,後經美國制罐公司熱工學研究組簡化,用來計算簡單型和轉折型傳熱曲線上殺菌時間和F值。簡化雖然會引入一些誤差但影響不大。此法已經列入美國FDA的有關規定中,在美國得到普遍套用。公式法是根據罐頭在殺菌過程中罐內容物溫度的變化在半對數坐標紙上所繪出的加熱曲線,以及殺菌結束冷卻水立即進入殺菌鍋進行冷卻的曲線才能進行推算並找出答案。它的優點是可以在殺菌溫度變更時算出殺菌時間,其缺點是計算繁瑣、費時,還容易在計算中發生錯誤,又要求加熱曲線必須呈有規則的簡單型加熱曲線或轉折型加熱曲線,才能求得較正確的結果。近幾十年來許多學者對這種方法進行了研究,以達到既正確又簡單,且套用方便的目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套用,公式法和改良適用法一樣準確,但更為快速、簡潔。

列線圖法

列線圖法是將有關參數製成列線計算圖,利用該圖計算出殺菌值和殺菌時間。該法適用於Z=10℃,m+g=76.66℃的任何簡單型加熱曲線,快捷方便,但不能用於轉折型加熱曲線的計算。當有關數據越出線外時,也不能用此法計算。
殺菌強度的定義(F)
在一定的熱力致死溫度條件下,殺死一定濃度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加熱時間(分鐘)
Z值
熱力致死時間按照10倍變化時相應的溫度變化(℃)T
F=t×10(T-121.1)/Z
t:設定的保溫時間
T:設定的保溫溫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