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譚鎮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距宜春市城西偏南51公里,地處丘陵,東與吳城鄉相臨,南和中洲鄉、黃土崗鎮接壤,西連新余市,北傍高安市,總面積85.6平方公里。1961年設立段譚公社,1984年改設段譚鄉,1999年撤鄉設鎮,鎮政府駐段譚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段譚鎮
- 所屬地區:江西省
- 面積:85.6 km
- 人口數量:24436人
鄉鎮介紹,經濟發展,集鎮建設,本地特色,社會事業,文化教育,電子通訊,交通出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鄉鎮介紹
段譚鎮轄區14個村(居)民委員會,127個自然村,總人口24436人,其中農業人口23425人;有黨(總)支部26個,黨員758名。境內溪塘較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482.1毫米,多集中在4—6月間,無霜期約272天,大致在11月下旬至3月初為有霜期;有龍頭山、雙橋、園嶺寨等處古文化遺址。鎮內交通便利,有黃義公路與清宜公路相連(二級公路),村村都有公路相通。
經濟發展
段譚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5年,段譚鎮工農總產值達2.08億元,人平純收入達3633元,財政收入379.4萬元。段譚鎮在鞏固常規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了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訂單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節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比例。充分依託山林、水面資源,找準路子向山上要效益,向水中求發展;形成了以羅港山養殖、鎮林場藥材種植為龍頭,以蒙河、蘇山、更生水庫為示範的水產品養講墓殖基地的規模型、集約型的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林、牧、漁多方面齊頭並進的格局。2005年,段譚鎮立體綜合養殖戶達320餘戶,生豬出欄達25000頭;家禽產量達26萬羽;水產品產量達1500噸;藥材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
民營企業和個私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招商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鎮政府廣辟招商渠道,通過招商小分隊或中介組織,採取以誠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多種招商形式。引進外資2.1億元,引進項目46個。落戶市工業園的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成鑫實業、現代印刷、創欣動物藥業、美科電池、仁濟藥業、德泰實業等6家,其中成鑫實業公司是宜春第一批入園、第艱蜜照坑一個正式投產的企業;創欣動物藥業公司填補了宜春獸藥生產項目空白,美科電池實業公司是宜春為數不多的出口創匯企業。羅港山養殖基地已形成種草300畝、肉牛飼養達200頭、母豬飼養達100頭、肉豬出欄超千頭的綜合養殖基地。另外個體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得到狀大和發展。 2005年,段格享榆譚鎮個體工商戶達488戶,從業人數900餘人,第三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21%。
集鎮建設
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鎮政府投資100餘萬元對段譚、黎墟兩個集貿市場及義中、義南路兩條街道進行改造。拉通了段譚街加油站至衛生院路段的燈光;新建100噸自來水塔一座,可解決1000餘戶居民用水;完善了1公里長的街道的綠化、水電、衛生等硬體設施。形成了由原來幾百人的街道發展到今天擁有常住居民五千多人口的中等規模的集鎮。集貿市場功能得到完善,促進了工、商、貿的發展和農副產品的流通及農村人口向集鎮的轉移。段譚農貿市場可容納幾千人的交易大棚與海城娛樂城佇立街頭交相輝映,充分發現了現代城鎮的氣息。
宜春市段譚鎮從修路入手,改造基礎設施,立足改善民生,至2008年,段譚鎮水泥路面硬化里程達70多公里,14個村都通了水泥路,全面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 。公路改造,資金是瓶頸。段譚鎮精心部署,力求資金籌措到位。一是村組自籌。採取村民自願,誰受益誰出資的方法,本著不增加農民負擔、不使民眾因修路返貧的原則,幹部深入每家每戶做思想工作,暢通籌資渠道。段譚鎮14條村級公路共自籌資金400多萬元,村小組公路自籌資金200多萬元。二是向上爭取。鎮黨委、匪應您政府不等不靠,在確保自籌資金到位的前提下,努影幾跨力向上爭項目爭資金,爭取到上級修滲危市轎路項目60多公里。三是社會捐助。動員鎮村幹部職工捐款20多萬元,駐鎮單位捐款20多萬元,段譚籍在外知名人士捐款15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各村組公路改造資金缺口問題。
公路改造,質量是關鍵。鎮、村兩級組織精心實施,力求規範修路。一是選優選強“三支隊伍”。首先選強施工隊伍。投標前,競標隊伍由主管部門嚴格審查,設備不全、資歷不合格、責任心不強的施工隊伍堅決不用。其次,選優監理隊伍。每段工程都專門配備技術監理隊伍,監理人員選擇有真才實學、愛崗敬業的人員擔任,把住質量關口。再次,選好協調隊伍。針對不同路段,專門端屑棄從鎮、村兩級選配鎮幹部、村幹部、黨員和民眾代表組成7至8人的協調隊伍,負責工程的協調工作,同時參與監督施工質量,從而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公路改造隊伍。二是把牢把嚴“兩個標準”。首先按照工程要求,確保形象標準。即每條路的路基、水穩層、面層、路肩、長寬高和水平度,嚴格按設計標準施工,未經驗收達標不得進行下步工程。其次嚴格依據工程質量,確保內在標準。從材料的進貨、配料到施工、養護都由專業技術人員把關,未過關的不動工,有問題的必須重來。三是抓緊抓快“一個環節”。路早一天修通,民眾早一天受益。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段譚鎮堅持把進度擺在首位,每修一條路都在契約條款中明確了工程進度的獎罰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明確了專門人員督促進度,從而確保了段譚鎮公路改造的順利進行。
在改造公路的同時,段譚鎮還對農村公路管護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鎮政府牽頭、村組為主、民眾參與、部門指導的養護模式,確保公路建一條、養一條、綠一條。一是注重隊伍組建。鎮裡專門成立了公路管理養護站,調配了3名專職人員。根據鎮、村道路區域分布及里程,劃分了4個管理片,成立了4支公路養護管理隊。在段譚鎮範圍內招聘了18名養路員,並簽訂《段譚鎮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書》 ,明確了公路管理站、管理隊、養路員的具體職責和任務。對養護人員實行“劃段掛牌,責任到人”的管理辦法,確保了人員經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損及時修補。二是注重資金投入。公路管理養護費用採取鎮財政納入預算、統一划撥的方式,由鎮公路養護站統一管理使用。養護員報酬補助由鎮管理養護站進行管理,按照每月每公里補助100元的標準發放。三是注重跟蹤問效。為確保公路管理養護的質量標準,要求公路管理養護站每月逢十日進行一次常規檢查,並且不定期巡查,按專門制定的檢查考核辦法,鎮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人大代表對公路管理養護情況進行評議,每季度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一次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檢查時,按照公路養護驗收評比標準現場打分,實行百分制考核;年底考核時,對道路養護工作抓得好的進行表彰,對養護工作不力的一律更換並實行經濟處罰。
本地特色
2007年在種植業上,立足鎮情實際,逐步引導農民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勇於創新,不斷打破傳統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使用優良品種,在深化農村改革上有長足的進步。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加大了力度,在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各級組織的引導和服務的力度,在重點項目和重點作物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鎮甜菜種植面積超萬畝,畝產近3噸,農民收入累計超千萬元,增加了農民收入,芸豆種植面積達6萬畝,大豆面積達2萬畝,雖然受伏天旱災的影響產量不高,但市場價格走高,農民減產不減收,由於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加之玉米價格常年偏高,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達5萬畝,由於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水平,加大農業生產投入,市場價格偏高等原因,2007年雖然受到了旱災,但農民收入是近年來收入最好的一年。
在畜牧業發展上,根據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突出發展重點品類,引進和繁育優良品種,發展大戶、扶持大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水平,進而不斷增加普養數量,實現群體的快速發展,不斷增加經濟效益。2007年生豬飼養量達4.5萬頭,綿山羊飼量達4萬隻,黃肉牛飼養量達1.2萬頭,家禽飼養量達45萬隻,尤其是奶牛生產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基本建成3個機械榨乳站,2007年新購奶牛136頭,奶牛存欄398頭,年交售鮮奶775噸,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奶牛生產先進鄉鎮。
勞務經濟收入是鎮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鎮黨委鎮政府和各級組織的重點工作之一。2007年不斷完善和提高模式化鄉鎮建設,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有組織轉移和技能培訓上,不斷加強和擴大北京、大連、山東海陽等勞務輸出基地,為農民工外出務工就業搭建更大的平台。鎮勞轉辦的工作人員親自前往務工企業看望農民工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解除了農民工的後顧之憂。2007年有組織輸出600人,引導性培訓400人,技能培訓350人,全鎮累計輸出5760人,勞務收入2280萬元,占全口徑人均收入的41%,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勞務經濟先進鄉鎮。
招商引資工作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政治任務,鎮黨委鎮政府思想統一、決心大、信心足、措施得力,2006年牡丹江友博藥業有限公司李振國先生在段譚鎮東安村投資450萬元闢建振安奶牛科技示範園區,現園區二期工程順利完成。通過引進資金在衛東村新建奶牛養殖場、樹根加工廠各一個,全年共引資金829萬元。
2008年段譚鎮黨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縣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推進四區輪作打造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為主題,加快甜菜、馬鈴薯、奶牛、大鵝等主導產業的發展步伐,以新農村建設為起點,全力推進農村和改革和發,以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為統領,全力推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三年翻番戰略目標。為此,200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產值實現1.50億元,其中畜牧業生產總值實現7300萬元,勞務收入實現2600萬元,人均收入實現3780元,招商引資實現120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段譚中學遠近聞名,每年向中等學校和重點中學輸送幾百名學子,被評為全宜春市示範國中,教學質量居宜春市各中學前列。
電子通訊
通訊、廣播電視、交通等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2005年,段譚鎮程控電話增至2062門,手機2000餘部;同時拉通段譚到肖家一線各村的有線電視光纜線,有線電視戶發展到800餘戶,極大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交通出行
黃棚線段譚至丁皮段12公里二級公路改造工程2005年10月已全面竣工通車;義肖、義廣、義烏、義前、清泉、鄧家公路水泥路面硬化里程達16公里;段譚至林場的公路和義湛、義獅公路全部為沙石路面……這些硬體設施的完善為段譚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段譚與周邊鄉鎮開展的邊際聯誼聯防活動得到宜春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並在宜春市推廣;宗族勢力、宗族械鬥得到遏制,各種惡習勢力、歪風邪氣和違法犯罪活動受到嚴厲打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公路改造,質量是關鍵。鎮、村兩級組織精心實施,力求規範修路。一是選優選強“三支隊伍”。首先選強施工隊伍。投標前,競標隊伍由主管部門嚴格審查,設備不全、資歷不合格、責任心不強的施工隊伍堅決不用。其次,選優監理隊伍。每段工程都專門配備技術監理隊伍,監理人員選擇有真才實學、愛崗敬業的人員擔任,把住質量關口。再次,選好協調隊伍。針對不同路段,專門從鎮、村兩級選配鎮幹部、村幹部、黨員和民眾代表組成7至8人的協調隊伍,負責工程的協調工作,同時參與監督施工質量,從而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公路改造隊伍。二是把牢把嚴“兩個標準”。首先按照工程要求,確保形象標準。即每條路的路基、水穩層、面層、路肩、長寬高和水平度,嚴格按設計標準施工,未經驗收達標不得進行下步工程。其次嚴格依據工程質量,確保內在標準。從材料的進貨、配料到施工、養護都由專業技術人員把關,未過關的不動工,有問題的必須重來。三是抓緊抓快“一個環節”。路早一天修通,民眾早一天受益。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段譚鎮堅持把進度擺在首位,每修一條路都在契約條款中明確了工程進度的獎罰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明確了專門人員督促進度,從而確保了段譚鎮公路改造的順利進行。
在改造公路的同時,段譚鎮還對農村公路管護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鎮政府牽頭、村組為主、民眾參與、部門指導的養護模式,確保公路建一條、養一條、綠一條。一是注重隊伍組建。鎮裡專門成立了公路管理養護站,調配了3名專職人員。根據鎮、村道路區域分布及里程,劃分了4個管理片,成立了4支公路養護管理隊。在段譚鎮範圍內招聘了18名養路員,並簽訂《段譚鎮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書》 ,明確了公路管理站、管理隊、養路員的具體職責和任務。對養護人員實行“劃段掛牌,責任到人”的管理辦法,確保了人員經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損及時修補。二是注重資金投入。公路管理養護費用採取鎮財政納入預算、統一划撥的方式,由鎮公路養護站統一管理使用。養護員報酬補助由鎮管理養護站進行管理,按照每月每公里補助100元的標準發放。三是注重跟蹤問效。為確保公路管理養護的質量標準,要求公路管理養護站每月逢十日進行一次常規檢查,並且不定期巡查,按專門制定的檢查考核辦法,鎮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人大代表對公路管理養護情況進行評議,每季度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一次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檢查時,按照公路養護驗收評比標準現場打分,實行百分制考核;年底考核時,對道路養護工作抓得好的進行表彰,對養護工作不力的一律更換並實行經濟處罰。
本地特色
2007年在種植業上,立足鎮情實際,逐步引導農民轉變觀念、解放思想、勇於創新,不斷打破傳統種植觀念和種植模式,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使用優良品種,在深化農村改革上有長足的進步。在種植業結構調整上加大了力度,在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各級組織的引導和服務的力度,在重點項目和重點作物上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鎮甜菜種植面積超萬畝,畝產近3噸,農民收入累計超千萬元,增加了農民收入,芸豆種植面積達6萬畝,大豆面積達2萬畝,雖然受伏天旱災的影響產量不高,但市場價格走高,農民減產不減收,由於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加之玉米價格常年偏高,玉米種植面積逐年增加,2007年大豆種植面積達5萬畝,由於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水平,加大農業生產投入,市場價格偏高等原因,2007年雖然受到了旱災,但農民收入是近年來收入最好的一年。
在畜牧業發展上,根據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突出發展重點品類,引進和繁育優良品種,發展大戶、扶持大戶,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水平,進而不斷增加普養數量,實現群體的快速發展,不斷增加經濟效益。2007年生豬飼養量達4.5萬頭,綿山羊飼量達4萬隻,黃肉牛飼養量達1.2萬頭,家禽飼養量達45萬隻,尤其是奶牛生產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基本建成3個機械榨乳站,2007年新購奶牛136頭,奶牛存欄398頭,年交售鮮奶775噸,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奶牛生產先進鄉鎮。
勞務經濟收入是鎮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也是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鎮黨委鎮政府和各級組織的重點工作之一。2007年不斷完善和提高模式化鄉鎮建設,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有組織轉移和技能培訓上,不斷加強和擴大北京、大連、山東海陽等勞務輸出基地,為農民工外出務工就業搭建更大的平台。鎮勞轉辦的工作人員親自前往務工企業看望農民工並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解除了農民工的後顧之憂。2007年有組織輸出600人,引導性培訓400人,技能培訓350人,全鎮累計輸出5760人,勞務收入2280萬元,占全口徑人均收入的41%,連續三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勞務經濟先進鄉鎮。
招商引資工作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政治任務,鎮黨委鎮政府思想統一、決心大、信心足、措施得力,2006年牡丹江友博藥業有限公司李振國先生在段譚鎮東安村投資450萬元闢建振安奶牛科技示範園區,現園區二期工程順利完成。通過引進資金在衛東村新建奶牛養殖場、樹根加工廠各一個,全年共引資金829萬元。
2008年段譚鎮黨委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縣委工作會議精神,以推進四區輪作打造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為主題,加快甜菜、馬鈴薯、奶牛、大鵝等主導產業的發展步伐,以新農村建設為起點,全力推進農村和改革和發,以加強和改善黨的建設為統領,全力推進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實現三年翻番戰略目標。為此,2008年全鎮農村經濟總產值實現1.50億元,其中畜牧業生產總值實現7300萬元,勞務收入實現2600萬元,人均收入實現3780元,招商引資實現1200萬元。
社會事業
文化教育
段譚中學遠近聞名,每年向中等學校和重點中學輸送幾百名學子,被評為全宜春市示範國中,教學質量居宜春市各中學前列。
電子通訊
通訊、廣播電視、交通等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2005年,段譚鎮程控電話增至2062門,手機2000餘部;同時拉通段譚到肖家一線各村的有線電視光纜線,有線電視戶發展到800餘戶,極大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交通出行
黃棚線段譚至丁皮段12公里二級公路改造工程2005年10月已全面竣工通車;義肖、義廣、義烏、義前、清泉、鄧家公路水泥路面硬化里程達16公里;段譚至林場的公路和義湛、義獅公路全部為沙石路面……這些硬體設施的完善為段譚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段譚與周邊鄉鎮開展的邊際聯誼聯防活動得到宜春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並在宜春市推廣;宗族勢力、宗族械鬥得到遏制,各種惡習勢力、歪風邪氣和違法犯罪活動受到嚴厲打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