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宗智常

歸宗智常來源於典故。智常(約8世紀下半葉到9世紀上半葉在世),江陵(今屬湖北省)人,俗姓陳。六祖慧能三世法嗣。出家後,得法於馬祖道一禪師,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住廬山歸宗寺。他目有重瞳,曾用藥去除,致雙目皆赤,故人稱"赤眼歸宗"。圓寂後唐文宗諡號"至真禪師"。成語

智常(約8世紀下半葉到9世紀上半葉在世),江陵(今屬湖北省)人,俗姓陳。六祖慧能三世法嗣。出家後,得法於馬祖道一禪師,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住廬山歸宗寺。他目有重瞳,曾用藥去除,致雙目皆赤,故人稱“赤眼歸宗”。圓寂後唐文宗諡號“至真禪師”。
廬山歸宗寺智常禪師,上堂:“從上古德,不是無知解。他高尚之士,不同常流。今時不能自成自立,虛度時光。諸子莫錯用心,無人替汝,亦無汝用心處。莫就他覓,從前秪是依他解發,言皆滯光不透脫,秖為目前有物。”僧問:“如何是玄旨?”師曰:“無人能會。”曰:“向者如何?”師曰:“有向即乖。”曰:不向者如何?”師曰:“誰求玄旨?”又曰:“去!無汝用心處。”曰:“豈無方便門,令學人得入?”師曰:“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曰:“如何是觀音妙智力?”師敲鼎蓋三下,曰:“子還聞否?”曰:“聞。”師曰:“我何不聞?”僧無語。師以棒趁下。
師嘗與南泉同行,後忽一日相別,煎茶次,南泉問曰:“從來與師兄商量語句,彼此已知。此後或有人問,畢竟事作么生?”師曰:“這一片地大好卓庵。”泉曰:“卓庵且置,畢竟事作么生?”師乃打翻茶銚,便起。泉曰:“師兄吃茶了。”普願未吃茶。師曰:“作這個語話,滴水也難銷。”僧問:“此事久遠,又如何用心?”師曰:“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凡耳聽不聞,諸聖呵呵笑。”師因官人來,乃拈起帽子兩帶曰:“還會么?”曰:“不會。”師曰:“莫怪老僧頭風,不卸帽子。”師入園取菜次,乃畫圓相,圍卻一株。語眾曰:“輒不得動著這個。”眾不敢動。少頃,師復來,見菜猶在,便以棒趁眾僧曰:“這一隊漢,無一個有智慧底。”師問:“新到甚么處來?”曰:“鳳翔來。”師曰:“還將得那個來否?”曰:“將得來。”師曰:“在甚么處?”僧以手從頂擎捧呈之。師即舉手作接勢,拋向背後。僧無語。師曰:“這野狐兒。”師鏟草次,有講僧來參,忽有一蛇過,師以鋤斷之。僧曰:“久向歸宗,元來是個粗行沙門。”師曰:“你粗,我粗?”曰:“如何是粗?師豎起鋤頭。曰:“如何是細?”師作斬蛇勢。曰:“與么,則依而行之。”師曰:“依而行之,且置你甚處見我斬蛇?”僧無對。雲岩來參,師作挽弓勢。岩良久,作拔劍勢。師曰:“來太遲生!”
上堂:“吾今欲說禪,諸子總近前。”大眾近前,師曰:“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問:“如何是觀音行?”師乃彈指曰:“諸人還聞否?”曰:“聞。”師曰:“一隊漢向這裡覓甚么?”以棒趁出,大笑歸方丈。僧辭,師問:“甚么處去?”曰:“諸方學五味禪去。”師曰:“諸方有五味禪,我這裡秖有一味禪。”曰:“如何是一味禪?”師便打。僧曰:“會也!會也!”師曰:“道!道!”僧擬開口,師又打。僧後到黃檗,舉前話。檗上堂曰:“馬大師出八十四人,善知識問著,個個屙漉漉地,秖有歸宗較些子。”江州刺史李渤問:“教中所言:須彌納芥子,渤即不疑。芥子納須彌,莫是妄譚否?”師曰:“人傳使君讀萬卷書籍,還是否?”曰:“然。”師曰:“摩頂至踵如椰子大,萬卷書向何處著?”李俯首而已。李異日又問:“一大藏教,明得個甚么邊事?”師舉拳示之,曰:“還會么?”曰:“不會。”師曰:“這個措大,拳頭也不識。”曰:“請師指示。”師曰:“遇人即途中授與,不遇即世諦流布。”師以目有重瞳,遂將藥手按摩,以致兩目俱赤,世號赤眼歸宗焉。後示滅,謚至真禪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