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街區保護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術研究

歷史街區保護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術研究

《歷史街區保護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術研究》綜合運用建築遺產保護、城市規劃、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及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人文學科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研究了歷史街區市政工程技術的哲學理論、套用理論和工作方法。從遺產保護和建築學的視角。選擇、集成和整合道路交通、給水排水、電力電信、燃氣供熱、消防和管線綜合等各專業中適用於歷史街區保護的理論、規範、材料、設備、設計、施工、管理等技術措施,從而初步構建了歷史街區適應性市政技術體系,以期促進建築遺產保護學科的發展,為歷史街區市政工程實踐提供理論、方法和具體技術支持,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發展能力,為歷史街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街區保護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術研究
  • 作者:李新建 朱光亞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4140670
  • 外文名:Research on Traffic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9頁
  • 開本:16
  • 品牌: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歷史街區保護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術研究》適合高等院校建築學專業師生、建築史學、科學技術史學以及遺產保護專業工作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李新建,博士,任教於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與建築遺產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員,ICOMOS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會員,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與建築遺產保護;歷史城鎮交通和市政技術;中國建築史和城市史;中國傳統建築工藝。現已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省部級科研課題2項,參與省部級以上課題5項,在核心期刊和國內外會議上發表論文1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項。

圖書目錄

0緒論
0.1基本概念的界定
0.1.1歷史街區的概念
0.1.2市政工程技術的概念
0.2我國歷史街區市政工程技術的現狀問題
0.2.1歷史街區市政設施落後的現狀亟須改善
0.2.2歷史街區保護缺乏適應性市政技術體系
0.3國內外歷史街區市政技術研究的狀況
0.3.1 與歷史街區市政基礎設施相關的國內外規範性文獻回顧
0.3.2與歷史街區市政工程技術相關的文獻研究綜述
0.4本書的研究目標和意義
0.4.1歷史街區市政技術體系與理論建構
0.4.2歷史街區市政工程適應性技術研究
0.5本書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0.5.1研究方法
0.5.2結構框架
1歷史街區市政技術理論初探
1,1歷史街區二重性決定市政技術複雜性
1.1.1歷史街區城市職能的二重性
1.1.2歷史街區遺產構成及保護方式的二重性
1.1.3保護與發展的矛盾與市政技術的複雜性
1.2可持續發展理論在歷史街區市政技術中的套用
1.2.1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發展
1.2.2可持續發展原則在歷史街區市政中的套用
1.3歷史街區市政技術的技術、哲學觀
1.3.1技術中性論的批判及其意義
1.3.2技術決定論的批判及其意義
1.3.3社會建構論是歷史街區保護的技術哲學立場
1.4歷史街區市政技術及其價值的產生與實現
1.4.1技術的發明及其現實價值、預期價值和潛在價值
1.4.2技術的套用及其現實價值、不期價值和價值分裂
1.4.3技術及其價值發生學視野下的歷史街區市政技術的調控
1.5市政技術中的價值理性回歸和人文價值優先
1.5.1“現代化”背後的工具理性
1.5.2可持續發展下的“價值理性”回歸
1.5.3歷史街區市政技術系統的外部價值優先
1.6居住環境和資源公平性與市政標準“適度差異”
1.6.1文化遺產及其保護是居住環境的評價要素
1.6.2文化遺產資源化視角下的占有和公平
1.6.3公平性與歷史街區市政建設標準的“適度差異”
1.7從條文規範到性能化規範
1.7.1歷史街區需要特殊的市政設計規範
1.7.2我國歷史街區缺乏相適應的市政設計規範
1.7.3歷史街區適應性技術規範需要法律法規體系的支撐
1.7.4現行技術規範存在更新緩慢、以指令性為主的缺陷
1.7.5性能化規範和基於社會價值的靈活執行
1.8歷史街區市政技術主體行為研究
1.8.1歷史街區市政技術中政府主導作用的調控
1.8.2歷史街區以居民為主的公眾主體性的發揮
i.8.3規劃設計單位主體的技術力量配置
2歷史街區適應性道路交通技術
2.1城市道路交通系統與建築遺產保護
2.1.1 道路交通是建築遺產生存發展和價值傳播的基本條件
2.1.2歷史街道反映著城市歷史的意象和形制
2.1.3歷史街道是建築遺產整體保護的重要內容
2.1.4道路交通建設是當前破壞和阻礙遺產保護的主因
2.2 當前歷史街區交通規劃的問題和對策
2.2.1歷史街區道路交通規劃的問題分析
2.2.2基於歷史街區特殊性的交通規劃對策
2.3歷史街區交通系統與需求管理
2.3.1 TSM、TDM方法及其在歷史街區的套用
2.3.2發展新區降低歷史街區的交通需求總量
2.3.3通過用地規劃調整轉移歷史街區內大型交通吸發源
2.3.4完善公共運輸系統,改善出行結構
2.3.5歷史街區靜態交通與停車供應管理
2.3.6交通需求管理的土地綜合利用和經濟手段
2.4歷史街區的地區交通規劃模式
2.4.1歷史街區交通規劃是一種地區交通規劃
2.4.2歷史街區的地區交通規劃的概念、原則和方法
2.4.3以外圍環路為依託的交通單元模式
2.5 以可達性為目標的區內慢速交通組織
2.5.1通而不暢是歷史街巷體系的優勢
2.5.2歷史街巷適合組織慢速交通
2.5.3歷史街區內部機動車道路寬度研究
2.5.4歷史街區道路等級和分工
2.5.5歷史街區機動車可達性的評價標準
2.5.6 以可達性為目標的交通規劃:以揚州東關街為例
2.5.7歷史街區交通的“風貌化”
3歷史街區適應性給水排水技術
3.1歷史街區給排水系統的發展和現狀
3.1.1歷史街區給水排水發展的歷史和現實
3.1.2街區給水系統現狀分析
3.1.3歷史街區排水系統現狀分析
3.2歷史街區給排水問題和對策
3.2.1歷史街區給排水系統問題
3.2.2歷史街區適應性給排水對策
3.3因地制宜的廚衛配套改造措施
3.3.1給排水總量應考慮廚衛設施的增加
3.3.2歷史建築廚衛設施改善的原則
3.3.3因地制宜的廚衛改善措施
3.4生活與消防給水機制研究
3.4.1歷史街區給水管網形式和管徑
3.4.2歷史街區的消防給水
3.4.3歷史街區現狀給水管網改造
3.5多元化的排水體系
3.5.1歷史街區排水量特點
3.5.2歷史街區排水制度
3.5.3借鑑傳統的多元化雨水排除方式
3.5.4適應性的排污方式
3.6給排水管線適應性技術
3.6.1節約地下空間的新材料、新設備
3.6.2節約地下空間的管道敷設技術
3.6.3降低排水管埋深的適應性技術
3.6.4給排水路面設施的風貌化
4歷史街區適應性電力電信技術
4.1電力電信供給的現狀和問題
4.1.1歷史街區電力電信現狀
4.1.2歷史街區電力電信設施問題的癥結及其對策
4.2歷史街區電力電信容量預測
4.2.1歷史街區用電容量預測方法和原則
4.2.2歷史街區電信容量預測
4.3管網設施的更新和完善
4.3.1街區電力管網設施的更新和改善
4.3.2戶內電線改造
4.3.3街區電力管網改造的組織實施
4.4設施的外置、隱蔽和美觀
4.4.1大中型電力設施的外置
4.4.2 中小型電力設施的隱蔽和協調
4.5架空線下地改造
4.5.1減少下地管線的種類和數量
4.5.2綜合管溝和共用路由的集約化直埋敷設
4.5.3集約化的電纜設施新材料、新工藝
4.6歷史街區電力照明的適應性技術
4.6.I路燈供電和敷設的適應性技術
4.6.2路燈供電的“無線化”
4.6.3路燈位置和造型與街巷風貌的結合
4.6.4遺產保護的無害化燈具——LED
4.7電信基礎管線的無線化
4.7.1電力線載通信傳輸
4.7.2城域無線電話、電視和寬頻網路在歷史街區的套用
5歷史街區適應性燃氣和供熱技術
5.1歷史街區燃氣和供熱現狀及其問題
5.1.1歷史街區燃氣和供熱現狀
5.1.2歷史街區燃氣和供熱的問題分析
5.2適應性燃氣管道系統
5.2.1管網系統規劃
5.2.2管線材料及設施技術
5.3適應性集中供熱系統
5.4歷史街區瓶裝燃氣的安全管理
5.4.1瓶裝燃氣和管道燃氣的安全性比較
5.4.2城市瓶裝燃氣供應站點規劃要以歷史街區為重心
5.4.3燃氣部門與社區合作進行歷史街區燃氣安全管理
5.5歷史街區替代能源的可行性研究
5.5.1電力、太陽能替代燃氣炊事和熱水
……
6歷史街區適應性消防技術
7歷史街區適應性市政管線綜合技術
8結論:歷史街區適應性市政技術體系建構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