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考證學

歷史考證學,治史中特別注重在廣搜史料的基礎上對年代、地理、事件、人物、制度以及史文記載的歧誤等項進行考辨的一種史學方法,也用來稱以此為特點的史學流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考證學
  • 屬性:史學流派
解釋
西漢司馬遷開始重視史料考訂,他對先秦史料中的百家雜語、異聞傳說進行了認真的考辨、整理,以親身訪問歷史遺蹟、採訪故老傳說相印證,並得出“學者載籍極博,猶考信於六藝”(《史記·伯夷列傳》)的論斷。其後王充、顏之推、顏師古、劉知幾等學者都重視對史料的考核。
兩宋史家重視考證更形成風氣,除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詳考史書記載歧異、說明去取理由外,其他如葉適《習學紀言》、黃震《黃氏日抄》、王應麟《困學紀聞》、沈括《夢溪筆談》、洪邁《容齋隨筆》等書,都涉及考證史事及文字、版本真偽的內容。
清代歷史考證學成就尤高。清初顧炎武提倡經世之學,同時又精於考證,所著《日知錄》“每事必詳其始末,參以佐證,而後筆之於書,故引據浩繁而牴牾者少”(《四庫總目提要·子部·雜家類三》),閻若璩著《古文尚書疏證》,從諸多方面舉出128條證據確證《古文尚書》之為偽作,均被後來治史者奉為圭臬。至乾嘉時期,考證之風達到極盛,學者們紛紛致力於窄而深的研究,形成了實事求是、無證不信、廣參互證、追根求源的嚴密考證方法。
乾嘉學者考史範圍甚廣,涉及大量古代史事和名物制度的考訂訓詁以及版本、文字錯訛的辨證等,為後人閱讀古書掃除了障礙。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趙翼《廿二史札記》為乾嘉考史三大名著,各具特色,影響至大。20世紀初以後,學者們繼承了乾嘉嚴密考證的傳統,充分利用甲骨文、漢晉木簡、敦煌文書等新史料,並接受近代西方學者審查、批判史料和考證方法的影響,集中西歷史考證方法之所長,形成了新歷史考證學派,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代表人物有王國維、陳寅恪、陳垣、胡適、顧頡剛、傅斯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