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部介紹
| 第一部《晚清》,全景勾勒了從1840到1911前後近七十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重點描述了清王朝內部改革力量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清朝統治者慈禧、光緒,在野力量革命派、立憲派三方,圍繞該挽救清朝還是推倒清朝重來而展開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 重點突出了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運動, 洋務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晚清革命,晚清立憲改革等重大歷史事件,以輕鬆的筆調、嚴謹的態度認真探究了為何封建帝制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以及共和的曙光在中國顯現的原因。 |
| 第二部《共和》,著重描述了1911到1925年前後,以袁世凱、段祺瑞、馮國璋、張作霖、吳佩孚、馮玉祥、閻錫山為代表的北洋勢力和以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為首的革命勢力為推動中國走向何方而先合作後鬥爭的故事。 重點關注了 辛亥革命為什麼可以成功、宋教仁被刺案的真相、推動清王朝倒掉的北洋勢力從內斗走向滅亡以及 革命派為理想中的共和國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從不同的角度還原了不同群體在那個時代的不同政治追求與愛恨情仇,被蓄意掩蓋的歷史隱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
| 第三部《重生》,以國共合作北伐為開端,描述了近代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由統一再度分裂,最終走向統一的錯綜複雜的歷史。 重點突出了1931 到1945 年十四年間英勇抗戰、抵禦外辱的歷史風雲人物,以激越悲壯的語調講述了以黃埔軍人、地方熱血軍閥為主體的鐵血軍人們的英雄豪情,以幽默深沉的筆法還原了蔣介石、汪精衛、胡漢民、吳佩孚、張作霖、馮玉祥、張學良等人之間的恩怨情仇。猶如一部恢宏的畫卷,再現了中華民族兒女在民族危急存亡關頭奮起自救的精彩往事。 |
作品目錄
【第一部 晚清】
第一章 不為鴉片的鴉片戰爭
第二章 太平天國不太平
第三章 非主流少年袁世凱
第四章 謠言逼出來的洋務高潮
第五章 世紀口水仗
第六章 袁世凱的第一桶金
第七章 為了超級生日Party而輸掉的“甲午之戰”
第十一章 拿什麼拯救你,晚清
第十二章 東方慢車謀殺案
第十三章 孫中山“劫賭款”
第十六章 民國神鵰俠侶傳說
第十七章 掘墓人與送葬者
【第二部 共和】
走向共和
第一章 十月圍城,誰放的第一槍
第二章 水陸兩棲的“帶頭大哥”黎元洪
第三章 是誰在革清朝的命
第四章 最大公約數
第五章 戰爭與和平
第六章 歡呼吧,為了民國
第七章 孫中山與袁世凱大鬥法
第八章 最美麗的時光
第九章 一個耳光換來國民黨,國會大選不如村長海選
第十章 民國第一疑案
第十一章 “二次革命”那點事
第十二章 將獨裁進行到底
第十三章 “詐屍”前的寧靜
第十四章 必須做皇帝
北洋稱雄
第一章 孫中山召開戰敗總結大會
第二章 武林大會
第三章 皖系當國
第四章 大家一起來護法
第五章 五四狂飆
第六章 直皖大戰烽煙起
第七章 廣東風雲
第八章 亂戰中國
第九章 孫文尋槍,國民黨起
第十章 黃埔!黃埔
第十一章 創紀錄的慘烈——直奉大決戰
第十二章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第三部 重生】
蔣記王朝
第一章 風起兩廣
第二章 刺殺廖仲愷
第三章 大勢
第四章 神秘的中山艦
第五章 北伐定中原
第六章 國民黨分家
第七章 決裂
第八章 逝去的北洋時代
第十章 中統
第十一章 “九·一八”,家仇國恨的背後
第十二章 “一·二八”,碧血長流驅倭寇
第十三章 鬱悶之王蔣介石
殺出個黎明
第一章 張學良雪中送炭
第二章 “張無忌”與“楊不悔”
第三章 決死戰,日軍利用一泡屎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
第四章 持久戰,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第五章 中國傷得起,日本輸不起
第六章 堅持就會勝利
第七章 汪精衛終究沒能成神鳥
第八章 軍統,特高課,76號
第九章 鐵血遠征軍,殺出個黎明
第十章 我們贏了
第十一章 金陵夢碎
作者簡介
江城。工科碩士,資深軟體工程師,歷史愛好者。
自幼便喜歷史,尤對民國史特別感興趣。多年來研讀國內外民國史名家著作無數,對民國史頗有獨到見解和解析。
曾赴美國矽谷工作多年,在此期間,開始在業餘時間寫作《歷史深處的民國》。作品在完成第一部之後,便在美國同事之間傳閱,得到了大部分美籍華人的高度讚賞。尤其是美國知名軟體公司TechExcel的CEO周鐵人博士,對這個作品十分喜愛,積極勸說筆者爭取出版。
回國後,作者不斷對作品內容進行打磨,經過五年多的努力,終於完成了這三本作品。
作者曾在天涯論壇以《歷史最跩是民國》為名對文章進行連載,引起極大反響,在網路上掀起了一股民國熱潮。
媒體評價
●如果說想了解中國近代史,又不知道選什麼書,那這一套書會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北京廣播電台
●這本書,很有意思。俺閨女也在看!
——央視著名主持人阿憶
●本書歷史材料非常豐富,對歷史事件的反映客觀充分,並且對不少有爭議的歷史事件與人物做了梳理、研究和探討。
●此書內容豐富,人物與事件之間的關係非常清楚明了,足見作者花費了很大功夫。
——社科院專家馬平安博士
●以別樣的視角讀一讀這樣的書,或許,對於開闊我們的視野,平靜我們的心靈,會有好處。
——政協委員、人民日報記者詹國樞
讀者鑑賞
●改朝換代,道法自然。這個過程,像極了種子萌芽、生長、茂盛、枯萎、腐敗、重歸泥土的過程。而晚清,腐爛的比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徹底,內憂外患,千瘡百孔。讀《歷史深處的民國》,最讓人振奮的是,讀到的不是晚清的黑暗和絕望,而是一種希望,一種中華民族從來就沒有喪失過的鬥志,一種不甘於被奴役被壓迫的反抗精神。
●用輕鬆的行文,將我們這個民族苦難的一百年做了全景客觀的展現。
●把複雜的事簡單的說出來,才是好的歷史。
●語言幽默,但是內容不失嚴謹。當你發現書里的事件錯綜複雜而且很細緻,你就不會再認為它僅僅是一本悠閒食品。這本書里的事件包涵非常多,但是有不會亂,同時幽默的語言也讓讀者放鬆。
●新中國成立都65周年了,還沒有人敢於站出來正視民國歷史的話,是應該羞煞不少中華兒女的!《歷史深處的民國》終於應運而生了。
●一本讀起來不那么憤懣的近代史,較為通俗,適合入門,可以匡正一下教科書帶來偏激的看法。
●把近代史能寫得淺顯易懂、鞭辟入裡,確實不錯。
●好讀是根本,趣味是關鍵,《歷史深處的民國》的最大亮點當然是有趣了,讀起來好像在看《
百家講壇》,侃侃而談,生動活潑,聲情並茂——閱讀中經常能夠感受到作者激昂的情緒,比如在對人物進行評價時,作者或敬仰、或惋惜、或讚嘆、或褒貶都是深入了解後的真情評價。
精彩段落
●假如是一百斤,你會不會覺得有些沉重?
假如是一百里,你會不會覺得稍顯漫長?
假如是一百年,你會不會覺得太過遙遠?
假如只用讀一本書的時間,就能讓1840年到1945年這一百多年的遙遠,真實地回歸你面前,你會不會覺得這很精彩、很有趣?
●民國的開創者成長自晚清,民國的力量格局來自晚清,甚至連民國的病根也是從晚清帶過來的。
●戰爭與和平的區別,就是一頓揍的距離。
●毀滅友情的方式有許多種,或許最徹底的一種就是借錢。
●所謂亂世出英雄,不過是一群精明的野心家風雲際會而已。
●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財富雖可號召天下,災難更能聚攏人心!
●慈禧當天就知道了李鴻章的死訊,她的眼淚當場就流了下來,感嘆說: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是啊,陪她一路前行的小夥伴們——曾國藩、奕訢、李鴻章全都去了,以後再也沒人替她背黑鍋,日子還怎么過?
●袁世凱領銜主演,張之洞、端方等黃金配角搭戲,一群舉足輕重的南北封疆大吏擺出一副不廢科舉就要亡國的架勢,慈禧哪好意思不認真對待,哪好意思不給面子。
同日,慈禧下詔,所有科舉考試全部停止。
至此,這一歷史悠久、傳承一千三百年、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科舉制度,幾經周折,終歸廢棄。
●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閃電的力量。
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先生逃亡了!逃亡是革命黨人的必修課程,試問誰人不跑路,誰人不在路上跑?從孫中山開始,革命家們就在路上奔跑。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莎士比亞思考的問題;逃跑還是留下,這是袁世凱應該考慮的問題。
留下,可能直接被抓起來殺頭。
逃跑,則會風餐露宿,前途茫茫。
袁世凱權衡利弊,還是決定做一把好漢,好漢就應該不吃眼前虧。所以,跑吧!
●從孫中山成立“興中會”算起到
黃花崗起義結束,近十七年的時間裡,革命黨雖然四處點火,犧牲無數,費了老大的勁,卻並未傷到清朝的根本。
但令革命黨萬萬沒想到的是,數萬革命兄弟姐妹十數年來英勇奮鬥都沒有完成的夢想,攝政王載灃同志憑一己之力胡搞了兩年就實現了。
●文學社,一個小清新的名字,看上去好像是個文藝青年發起的組織,其實恰恰相反,它非但不文藝還很暴力,完全是以新軍士兵為主體的軍中革命組織。
●黎元洪到達北京時,袁大總統已給他安排好了住處——中南海瀛台,當年慈禧太后軟禁光緒皇帝的地方。
此住處寓意生動,寄寓了袁大總統對黎副總統的殷切期望。好在 黎副總統的理解能力也很出眾,他沒讓袁大總統失望,自此在瀛台過 起了吃乾飯混日子的幸福生活。
●在日本流浪了近十五年的康有為於1913年回國,之後一直打著支援文化建設的幌子,暗地裡圖謀擁護溥儀復辟。
十多年過去後,康有為的思想硬是一點都沒有得到解放,連徒弟梁啓超都思想轉彎支持共和了,他還是那么保守,誓將保皇事業進行到底。
●“門戶開放”本質上是一種權宜之計。美國在沒有實力獨占中國的時候,就拉上幾個哥們兒一塊兒控制中國,利益均沾,不讓一家獨大。畢竟穩定的局面比較適合大家一起發財。但在二戰結束後,當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時,它就再也不提“門戶開放”了。看來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殘陽如血,蒼穹低垂,回望自己幾十年的崢嶸歲月,他決定用下面這句話為自己的一生畫上句點: 為日本去一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帶著無盡罵名去世,時年57歲,他也沒能打破袁家牛人活不過58歲的紀錄。
●就在跟孫中山交往越來越密切時,蔣介石給自己取了表字—— 中正。
這是一個精明的決定。中正與中山很接近,讓人覺得他倆關係密切。而且中正還有正直、公正、正統的意思,給人的印象似乎他就是孫 中山先生的繼承人。
●一個連續奮鬥近四十年、從英姿勃發的青年一直奮鬥到生命的最後關頭仍不言放棄的人,難道不是英雄嗎?!
無數次的失敗絲毫沒有削弱他的勇氣,每次他都以百倍的勇氣重新站立起來,率領他的支持者們發起又一次進攻。他一次次倒下,再一次次站起。只要還能夠站起來繼續戰鬥,那么戰鬥就沒有結束。
孫中山從沒有敗給任何對手,他只是輸給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