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見解
1945年7月 ,黃炎培到
延安考察,談到“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稱歷朝歷代都沒能跳出興亡周期率。毛澤東表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毛二人的對話後來被人們傳為“
窯洞對”。
窯洞對
1945年7月4日下午,毛澤東專門邀請黃炎培等人到他家裡做客。整整長談了一個下午。毛澤東問黃炎培,來延安考察了幾天有什麼感想?黃炎培坦率地說:“我生60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繼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歷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無法補救。也有因為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於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漸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有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個周期率。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個周期率的支配。”毛澤東答道:“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的“歷史周期律”,有三個特點:
一是周期性。也就是說,“
歷史周期律”是一條周而復始的歷史定律,“鹿亡秦,蛇興漢”,興衰治亂,循環不已。
二是
普遍性。從
夏商周秦漢,到
唐宋元明清,無論哪一個朝代,無論哪一個政權,無論哪一個執政者,沒有誰能真正跳出這個周期律。正如黃炎培先生所說:“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
三是迅疾性。即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短命王朝,如秦朝和
隋朝,分別只有15年和29年,可謂其興也驟,其亡也速。南朝170年間,就像
走馬燈一樣換了四個朝代:宋、齊、梁、陳。與南北朝同病相憐的是所謂五代時期,前後短短50餘年,天下五易其主,
後梁、
後唐、
後晉、
後漢、
後周,前仆後繼。近代國民黨統治中國大陸也只有短短22年。
黃炎培與《
延安歸來》 1945年7月1日至5日,為促成國共雙方恢復商談,促成國內團結,造出和諧的氛圍,黃炎培與
褚輔成、冷僪、
左舜生、傅斯年、章伯鈞,由重慶飛延安,在延安受到了毛澤東、朱德、林祖涵、吳玉章、周恩來等接見和熱烈歡迎。黃炎培參訪團一行,親身感受到
邊區政府的民主氛圍,看到了古老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延安訪問歸來後,一向謹慎穩健的黃炎培,以前所未有的果斷和勇敢,挑戰國民黨自1931年開始實行的報刊圖書
審查制度,用半月時間寫完並自行出版了《延安歸來》一書。書的
第一部分回答了10個問題,即延安之行的動機、去延安的名義、對大局的看法、對延安的觀感、延安的政治作風、與中共領導人談話的經過、國共合作的前途等。第二部分是延安五天的日記。初版2萬冊,幾日內銷售一空。盛讚共產黨的政策和根據地的形勢,在重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向
國統區人民介紹了一個真實的延安,一個令人感到親切有著光明前途的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風貌。
中國周期律
在中國,極端的貧富懸殊是歷史周期律的推手。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獨特的周期律——極端的不公導致社會的崩潰,從而達到新的相對公平,周而復始。這隻
看不見的手,在很大程度上支配著中國的歷史進程。
陳勝吳廣起義將一種獨特的周期現象帶進
中國歷史。中國的中下層人民啟動了他們推動歷史的獨特方式。從那以後,幾乎每個朝代都經歷了一個從相對公平,到不公平,到極端不公平,到下層人民無路可走,最後推翻重來這么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而每一個朝代在結束前夕,
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財富高度集中,幾乎都出現了畸形的“精英繁榮”,尤其是出現了土地高度集中。21世紀有些人認為土地集中就是社會化,而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朝代末期,土地“社會化”的程度都非常高。
在這個循環往復的周期里,每一個能贏得200--300年長治久安的朝代,都是從打破原有
社會結構,通過“均田”實現相對公平開始的。在
農業社會里,“田”即土地,是最主要的
生產資料,如同今天的資本。那些沒有做好這門
必修課的朝代往往都成了短命的朝代。這樣的例子有好幾個,著名的有晉,離我們近的是民國。
民國在辛亥革命以後,原有的社會結構被民國幾乎完整地繼承下來。除了清變成了民國,一切因循。清朝末年就已出現的貧富懸殊、土地集中等社會結構問題被原樣照收。把民國放在中國歷史的周期中來觀察,民國沒有完成中國歷史周期上每一個長壽朝代開始時的必修課。孫中山提出了“
三民主義”,要
平均地權、
節制資本,為民國的延續奠定社會基石。但是由於多種原因,這個過程被豪門對財富和權力的壟斷打斷了。民國從而失去了可以長期延續的歷史機會,民國的精英走到了中下層人民的對立面,中國進入了長期的動盪。
這個問題,一直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才得到
最終解決,近代中國的社會動盪才得以消除。從歷史大背景看,新中國的奠基者,顯然對中國歷史有著非常深刻的理解。共和國從成立起,就開始打破不合理的社會結構,試圖從體制公平這個角度為中國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從中國的歷史進程看,在當時亂後思治的中國,是必須補上公平這一課的。新中國所處的
歷史環境,決定了中國還需要補“現代化”這一課。在強敵虎視的情況下,中國需要迅速建立
現代工業,而這需要大規模的、迅速的積累。如何在低水平的基礎上既能實現工業積累,又能實現大多數人的公平,是當時中國面臨的巨大挑戰。這種歷史因素
互動作用,就形成了以政府調動資源為手段的,以公平為核心的新體制。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政府才可能實現資源的集中,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
西方國家在漫長的發展道路中完成的
資本原始積累和再積累過程,同時保證積累的財富被用來建立中國自己的現代工業。這種高速度的積累顯然是以壓制消費為代價的。在這種情況下,公正,尤其是分配的公正,就顯得非常重要。所以,當時對公平體制的選擇,不僅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總結,也是近代中國歷史的必然。
秦統一建立大一統標桿
以秦為例。秦的大一統顯然是不完善的,但是,假如沒有秦短暫的統一,今天的中華大地也許會像歐洲一樣,國家林立。秦以後,中國分分合合。但是,在每一次動盪之後,都有人順應民心,收拾金甌,再造一統。因為大一統的
秦帝國,雖然二世而亡,但是,它的短暫存在,使大一統變成了
中華民族潛意識的追求,變成了一種主動選擇的可能,變成了一種
生存方式。沒有秦短暫的統一,也許中華民族根本就不知道這種可能和這個選項。這就是秦的貢獻。它為中華民族立下了大一統這樣一個標桿。
公平體制是潛意識追求
從今天中下層民眾的意識選擇看,公平體制的精神大約也是這樣。它的意義在於,它讓中華民族知道,尤其是中下層人民知道,還有一種公平的生存方式存在,一種公平的社會選項存在。它可能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另一個潛意識的追求,為中華民族立下一個新的劃時代的標桿。任何人都不要低估這種歷史記憶和傳統。任何時代,當下層人民走投無路的時候,這種記憶也許就會變成夢想,變成對公平體制的崇拜,變成對建立公平體制的人的崇拜。
黃帝以後中華民族歷經演變融合,今天的中華民族就是大融合的結果。秦以後的大一統中央集權的
郡縣制,幾千年來,
代代相承又代代相異。在當今中國,將
市場經濟同
公平正義結合起來,可能就是解決分配不公的歷史切入點。
在中國歷史傳統中,下層人民和文化精英在“公平”這個問題上高度一致。
孔夫子通過“不患寡而患不均”來推崇
社會公正;陳勝吳廣們則是用周期性的行動來推動相同的理念;幾十年的社會主義教育,也是強調公正平等。固然,社會不可能絕對公平,但是,一個社會不能人為地製造豪強,製造不公平,更不能將不公平的現象裝扮成“神聖的權利”、“
天賦人權”、“
普世價值”。在某種程度上,搞這種忽悠的個別“文化精英”早就背叛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文化精英的“公平”傳統。
1949年3月,中國共產黨人從河北西柏坡進京“趕考”,開始了用民主破解歷史周期律的不懈探索之路,將
民主建設不斷推向前進。
道路與周期律
從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角度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道路找到了
社會主義社會跳出歷史周期律的道路。歷史周期律問題,是當年黃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澤東提出的問題。黃炎培先生問毛主席,中國共產黨能不能跳出歷史上"其興也渤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毛澤東同志回答說:行,這就是民主。 當年仍處在
革命戰爭時期,黃先生提出的是一種
抽象可能性,毛主席的回答也很原則。全國勝利以後,毛主席很注意這個問題。七屆二中全會向全黨敲過警鐘,在黨中央由西柏坡遷進北京城時,又用
李自成為例說我們是
進京趕考,不要考試不及格。 然而,當時不可能預料到
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七十年後的
蘇聯會出現歷史的大倒退。我們都曾以為歷史周期律現象僅僅屬於以往歷史,社會主義是鐵打的江山。
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以後,這個問題已極其現實極其尖銳地擺在世界
社會主義國家面前,尤其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西方某些政治家和理論家們,企圖用西化和分化的方法,向中國推銷
新自由主義或其他種主義,企圖使中國背離
社會主義道路。而國內也有一些右的思潮,希望中國仿效西方的所謂
民主社會主義,完全放棄共產黨領導、放棄
公有制在
國民經濟中的主體地位,放棄馬克思主義一元化的指導地位。實際上是走西方
資本主義道路。而"左"的思想則試圖重新回到改革開放以前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
計畫經濟時代。這兩種思潮都會斷送社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