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聯防

武聯防

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南樂縣二區的張莊集、樊村、李家村、武家村、杜家村、閆村等六個村組成的一個武裝抗日聯防區,簡稱“武聯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聯防
  • 地址: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
  • 用途:抗日
  • 時代:抗戰時期
地理位置,形成背景,建立過程及主要活動,歷史功績,

地理位置

位於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東南10公里左右,與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的馬村、鞏營毗連。

形成背景

今天濮陽市各縣中,南樂縣在抗日戰爭時期淪陷最早、光復最晚、遭日寇蹂躪時間最長。在日寇鐵蹄踐踏之下,這裡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然而在南樂縣東南角卻有六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有如勁松傲雪,始終沒有淪入日寇魔爪。這就是位於南樂、清豐、觀城、朝城交界處的張莊集、李家村、樊村、杜家村、武家村、閻家村。六村呈梅花狀分布,不過500戶人家,2400多口人。
南樂淪陷後,共產黨在這個地區發動民眾,先後成立抗日救國會、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自衛隊、兒童團等組織,掀起轟轟烈烈的救亡運動。

建立過程及主要活動

1941年初,八路軍南進支隊排長、戰鬥英雄韓青珠負傷回老家張莊集養傷。鑒於張莊集村子小、人口少、防範力量薄弱,他提出了和鄰村建立“武聯防”的構想。在中共南樂縣二區的動員下,1942年7月,六個村莊建立了350個民兵組成的聯防大隊,武聯防正式形成。在聯防大隊的領導下,六個村莊互相支援,靈活運用游擊戰術,多次打退日偽的進攻。抗日戰爭期間,六個村莊未向敵人納過一粒糧、交過一文錢、出過一個夫,在日偽橫行的南樂大地保持了一塊淨土。這裡成為中共南樂縣和二區領導機關的常駐地,縣大隊、八路軍常在此練兵、休整,病號住在這裡,重要會議在這裡召開,物資在這裡存放。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楊勇楊得志蘇振華宋任窮曾思玉曾經在這裡工作和生活。

歷史功績

“武聯防”是實踐毛主席全民抗戰、兵民是勝利之本戰略思想的典範,在冀魯豫邊區抗戰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武聯防”成立舊址已被濮陽市政府命名為革命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紀念。為教育後人,繼續發揚“武聯防”團結拼搏、開拓創新、前赴後繼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該縣建立了“武聯防”抗日紀念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