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武瑋先生》由武瑋創作、錄製於2014年,發布於2015年。專輯分天、地、人、物、事五個部分,按照傳統筆記小說的構架組織分類,來形成武瑋獨特的音樂筆記,專輯融合了曲調、聲腔、聲音對比、音質音色等元素及材料屬性和文學記敘等風格。
繼2008年超現實主義結構的《真核》和2013年樂府復興的《
女唱師》的嘗試後,武瑋在《武瑋先生》的創作中嘗試了“新樂器”和“材料屬性”。所謂“新樂器”,是只遵從音質的需要,去彈撥、吹拉、敲擊或者數碼重組;不是樂器決定演奏,而是演奏決定樂器。“材料屬性”是用材料之間的差異和相同,去組織聲音的共鳴,完成音質的呼應和對立,是最古老又最長遠的音樂法則,這是順應天理的樂理,而不是簡單地用節奏與和聲去組織樂音的社會音樂原理。
簡單地說,庸常的音樂組織原則,在《武瑋先生》專輯中遭到了挑戰。為了證明這樣的挑戰,武瑋又反其道而行之,單在“人”的章節里,就使用了傳統和聲原理去寫作。《中國我的腳踏車丟了》中的“腳踏車”,是指人們自己行路的方式。
專輯曲目
專輯鑑賞
《西北東南》中,武瑋以古老而新鮮的、高高在上同時又是個體體驗的方式,寫出關於中國、關於中國人的新的意象和定義。回到元典,近於神啟。有筆記小說的氣質,也有啟示錄的壯闊。這裡的思維和語言,幸運地在席捲人們的事物之外。
武瑋是有緣之人,人棄她取。這位曾經學習舞蹈的姑娘身體每一個部分都符合黃金分割律,儼然是乘豹而來的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她卻說,“身體是上天給的”,沒什麼了不起,這一次,她做起了孤獨的《武瑋先生》,在這張專輯裡她唱:“她性格太強烈,所以孤獨”(《武瑋先生有一串珊瑚》歌詞)。
武瑋的音樂取材廣泛。《聖母皇太后在昌平的一夜》和《古殘曲·江清月近人》兩首選了這個時代別人不要的材料。曾經的聖母皇太后人皆欲取之,今則人皆棄之。武瑋更直接地將其立場表現在了音樂中。上一張唱片《女唱師》里,她用尖利的嗓音撕碎了假象,聽者不得不摒棄聆聽流行口水歌曲時的心不在焉,聽眾無法用輕慢的態度聆聽《楚王渡江》那似巫似魅的人聲。《武瑋先生》專輯繼續不讓人舒服,方式略有改變,悸動如薩滿、女巫般的詭秘人音、樂聲不再凸顯在前,而是沉入了身後背景。典型如《蓐收情史》,弓弦一直在後,馬毛艱澀地摩擦著武瑋的大腿,天與地皆在此間。
反傳統、反流行,必是能駕馭傳統、流行者能反之,因此那一段“一江歲月同君住,了不知秋去。賞心亭下,過帆如馬”
(《聖母皇太后在昌平的一夜》)唱腔出來,如秋水碧空雁飛過,毫不驚奇地發現武瑋若用這樣的唱腔、音樂行走流行樂壇。她在背景里加入了鬼魅般的人聲,於是這段宋代趙彥端的《
賀聖朝》成了末尾點睛之筆,將興亡舊事如雨訴出,溫柔佳處,人棄我取。
人棄我取。一隻紅雞,“沒有人要它,我要它”(《紅雞和腳踏車》)。在“寧願坐在寶馬里哭,不願坐在腳踏車上笑”的時代,武瑋喜歡騎腳踏車。她不是坐在別人的腳踏車上,也沒有坐在別人的寶馬車裡。她坐寶馬,一定是自己的寶馬,自己開。女孩騎腳踏車上學放學、上班下班,“舊了,土了,又扔了”。人棄我取,武瑋騎著一輛腳踏車,戴著一串紅珊瑚,消失在天邊。聽眾想有一輛腳踏車,武瑋先生的腳踏車。
唱片分為天、地、人、物、事五部分,第一遍聽音樂,天地的部分印象最為深刻。既為天,“道可道,非常道”,其妙處難以言說,也無從說起,只能說這是真正的音樂,非久石讓那等裝模作樣敲打琴鍵、不敢敲擊心靈之流可比。第二遍聽時看了歌詞。最動人依然是天地,依然不可言說,即使音樂具化為語言,依然不可言說。能言說的人、物、事,皆真實無矯飾。
在這個大眾爭相踩在積極上進這半邊的世界裡,難以想像,倘若沒有了武瑋這般堅定守在另一邊的姑娘,這個世界是否會瞬間失衡,傾覆在那半邊的世界裡。
獲獎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