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武漢紡織大學初建於1958年,始稱武漢紡織工學院,是原中國紡織工業部所屬的行業院校;1998年經中國國家教育管理體制調整,劃轉為湖北省管理;1999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2002年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併入;2010年更名為武漢紡織大學;2011年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併入武漢紡織大學。
截至2018年3月,武漢紡織大學占地2000多畝,擁有四個校區,設有21個教學院部、有本科專業64個,擁有13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教職員工近2000人,有各級各類全日制在校生2000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碩士授權一級學科13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6個 - 主管部門:湖北省
- 學校官網:https://www.wtu.edu.cn
- 中文名:武漢紡織大學
- 外文名: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 簡稱:紡大(WTU)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
- 屬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高校(2011年)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2年)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韋一良
校長:彭育園 - 本科專業:64個
- 院系設定: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環境工程學院、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等
- 校訓:崇真尚美
- 校歌:《武漢紡織大學校歌》
- 校慶日:10月18日
- 地址:南湖校區:武漢市洪山區紡織路1號
陽光校區:武漢市江夏區陽光大道1號
東湖校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梨園漁光村1號
藏龍島校區:武漢市藏龍島科技園栗廟路新村路 - 院校代碼:10495
- 主要獎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2010年)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截至2018年3月)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截至2018年3月)
辦學歷史
前身溯源
- 湖北省對外貿易學校
- 武漢科技學院
- 湖北財經高等轉專科學校
合併發展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學制 | 授予學位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化學 | 四年 | 工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複合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傳媒學院 | 動畫 | 四年 | 藝術學 |
廣播電視學 | 四年 | 文學 | |
廣告學 | 四年 | 文學 | |
攝影 | 四年 | 藝術學 |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網路與新媒體 | 四年 | 文學 | |
電子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電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 | 紡織工程 | 四年 | 工學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服裝學院 | 表演 | 四年 | 藝術學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管理學院 | 電子商務 | 四年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人力資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市場行銷 | 四年 | 管理學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四年 | 工學 |
輕化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套用化學 | 四年 | 工學 |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工程學院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四年 | 工學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環境科學 | 四年 | 工學 | |
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 | 四年 | 工學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會計學院 | 財務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工程造價 | 四年 | 管理學 |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 | |
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工學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四年 | 工學 | |
工業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工業設計 | 四年 | 工學 |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 | 四年 | 工學 | |
自動化 | 四年 | 工學 | |
經濟學院 | 財政學 | 四年 | 經濟學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
金融學 | 四年 | 經濟學 | |
投資學 | 四年 | 經濟學 | |
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工學 |
軟體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
網路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物聯網工程 | 四年 | 工學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四年 | 理學 | |
外國語學院 | 商務英語 | 四年 | 文學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產品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工藝美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公共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
環境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視覺傳達設計 | 四年 | 藝術學 | |
現代紡織學院 | ------ | ---- |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 | ---- |
伯明罕時尚創意學院 | ------ | ---- |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 |
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 ------ | ---- | ---- |
資料來源: |
學科建設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 | 碩士點名稱 |
---|---|---|
哲學 | 哲學(暫未取得一級碩士學位授權) | 美學 |
法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 ||
思想政治教育 | ||
理學 | 化學 | 有機化學 |
物理化學 | ||
工學 | 機械工程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電子工程 |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工業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材料學 | ||
材料加工工程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
複合材料與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物理電子學 | |
電路與系統 |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
電力電子與光伏技術 | ||
通信與信息處理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計算機系統結構 | |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
紡織科學與工程 | 紡織工程 | |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 ||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 ||
服裝設計與工程 | ||
非織造材料與工程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環境科學 | |
環境工程 | ||
清潔生產及資源化利用 | ||
建築環境工程 | ||
管理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會計學 | |
企業管理 | ||
技術經濟與管理 | ||
藝術學 | 設計學 | 設計藝術學 |
民族服飾文化 | ||
繪畫藝術與設計 | ||
自設交叉學科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會展經濟與管理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紡織科學與工程 | 現代紡織信息技術 | |
設計學、工商管理 | 時尚品牌管理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設計學 | 數字媒體藝術 | |
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 | 檢測技術與系統 | |
資料來源: |
專業學位類型 | 工商管理碩士、藝術碩士、工程碩士、金融碩士、會計碩士 | ||||
工程碩士領域 | 機械工程、紡織工程、環境工程、項目管理、物流工程、軟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 | ||||
資料來源: |
師資力量
類別 | 名單 | |
---|---|---|
國家“萬人計畫”入選者 | ||
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 徐衛林、曾慶福 | |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 徐衛林 |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 | 徐衛林 | |
國務院特殊津貼 | 葛鳴松、賀經平、孫鋒、鄔步升、黃求根、潘宏根 趙延雯、余穎芳、沈永明、余憲虎、廖添益、沈鈞平 趙恆俠、金承聰、陳克強、錢家德、袁肇曾、徐雲程 王中砥、陳琪、沈瑞慶、方曉初、曾慶福、張仙珍 馮昌、謝國華、徐衛林、常亞平、張建鋼、張尚勇 吳麟章、楊洪林、朱平、梅順齊、胥朝陽、王棟 |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紡織材料與加工教學團隊 工科數學教學團隊、服裝結構設計課程教學團隊 物流管理與信息系統教學團隊 | |
全國優秀教師 | 歐陽敏昌、田巨平、楊洪林 | |
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 徐衛林 | |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 徐衛林 | |
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 姜明華 | |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手 | 李靜 | |
全國高校優秀輔導員 | 李瓊英 | |
紡織之光教師獎 | 錢之光教育獎 | 曹明、陸必泰、梅順齊、沈瑞慶、錢家德、楊衛豐、曾凡理、孫清華、孫菊香 |
紡織之光教師獎 | 李建強、陳明珍、權衡、鐘安華、張昌、尹敏 吳曉光、傅欣、張文輝、胡新榮、吳世林 葉洪光、陶詠真、張如全、陳益人、張智明 袁大鵬、姜會鈺、朱平、李萬軍 | |
中國政府友誼獎 | Kuzmichev Victor | |
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 | 劉勇 | |
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 劉勇、黃皆明、黃李勇、朱雯、孫菊香、喬丹 | |
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 | 第一層次 | 徐衛林、曾慶福 |
第二層次 | 田巨平、吳麟章、梅順齊、楊卓鴻、陳明珍 曾慶福、常亞平、程建政、藍壽榮、黎繼子 | |
優秀青年骨幹人才 | 王棟、孫利 | |
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 王棟 | |
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沈瑞慶、陳克強、任雪莉、丁國強、楊洪林 梅順齊、曾慶福、田巨平、鄧中民、朱海亮 龔文邦、夏火松、朱勇、易長海、夏東升 王棟、黎繼子、張建鋼、陳明珍、馬俊 | |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 | 馬京林、徐衛林、楊崇才、王金華、吳麟章、鄒慶化 楊鋒、劉慧宏、張昌、傅欣、吳濟宏、劉侃 | |
湖北省教學名師 | 夏火松、李建強 | |
湖北省“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 夏火松 | |
湖北省產業教授 | 趙付平、曾承、蔡明文 | |
湖北省優秀教師 | 何小亞 | |
湖北省十佳師德標兵 | 鐘安華 | |
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 | 胡新榮、劉侃、權衡 | |
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 | 徐衛林、孫菊香、凡蓉蓉、鐘安華 | |
湖北省政府編鐘獎 | Kuzmichev Victor、Guryev Alexey | |
資料來源: |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示範中心名稱 | 等級 | 獲批年度 |
---|---|---|
紡織創意產品藝術與設計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15年 |
紡織印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 省級 | 2013年 |
紡織印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國家級 | 2013年 |
英語語言學習示範中心 | 省級 | 2011年 |
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10年 |
藝術與服裝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09年 |
紡織印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08年 |
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08年 |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省級 | 2007年 |
資料來源: |
- 教學成果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獲獎年份 | 項目等級 |
---|---|---|---|
1 | 紡織行業大學套用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綜合改革與實踐 | 2014年 | 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2 | 基於智慧型教學平台的線性代數課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2009年 | 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3 | 知識管理視角的地方高校管理類本科專業與IT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 2013年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4 | 地方高校管理類專業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2011年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紡織高 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
5 | 中美信管類專業培養模式比較研究 | 2010年 |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六次 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獎 |
6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DCS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 | 2009年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7 | 高校經管專業現代信息技術理論與套用體系的研究 | 2005年 | 湖北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
8 | 高校經管專業現代信息技術理論與套用體系的研究 | 2004年 | 湖北省第四屆教育科研成 果評獎獲獎成果二等獎 |
資料來源: |
學術研究
研究成果
序號 | 項目名稱 | 完成人 | 項目等級 |
1 | 高效短流程嵌入式複合紡紗技術 | 徐衛林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 | 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超細化粉體加工技術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 | 徐衛林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3 | 紡織印染廢水微波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質處理回用技術 | ---- |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4 | 成紗三角區中纖維的分層集聚調控及高性能紗線與織物的產業化生產 | 徐衛林、夏治剛、劉可帥、倪俊龍、張慧霞、張弘 |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
5 | 纖維成形的靜電調控關鍵技術及套用 | 張如全、張尚勇、武繼松、李建強、蔡光明、黃菁菁 |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
6 | 攜帶型家用心血管監護器械製造關鍵技術及套用 | 侯睿、張成俊、陳西曲、湯細、田微、邢光林、呂強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7 | 覆膜濾料高效袋式除塵器套用 | 余新明、吳昕怡、石零、萬家學、田礦、胡明華、吳學軍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8 | 污染控制與綠色合成催化材料的製備與作用機制 | 朱君江、劉麗君、徐雪蓮、趙燕熹 | 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
9 | 聚酯布增強纖維格線砂布卷 | 黎珊玉、吳曉、王良、鄭金明、張軍 | 湖北省技術發明獎三等獎 |
10 | 節能環保軟瓷複合材料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套用 | 徐琪、趙三平、馬兆成、王臻、嚴治傑、鄧琪、柳莎 | 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資料來源: |
科研機構
序號 | 機構名稱 | 主管部門 |
---|---|---|
1 | 湖北省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科技部 |
2 | 先進紡紗織造及清潔生產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改委 |
3 | 紡織印染清潔生產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4 | 紡織纖維及製品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5 | 湖北省紡織新材料及其套用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科技廳 |
6 | 生物質纖維與生態染整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科技廳 |
7 | 湖北省數位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科技廳 |
8 | 湖北省現代紡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9 | 湖北省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0 | 湖北省服裝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1 | 湖北省智慧型紡織材料創新與套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湖北省科技廳 |
12 | 湖北省服裝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3 | 湖北省紡織機電研究開發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4 | 湖北省紡織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5 | 湖北省水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科技廳 |
16 | 三維紡織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湖北省發改委 |
17 | 工業雷管安全裝配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湖北省發改委 |
18 | 湖北省先進紡紗技術工程實驗室 | 湖北省發改委 |
19 | 生物基紡織材料清潔生產與高值利用湖北省工程實驗室 | 湖北省發改委 |
20 | 紡織產業鏈關鍵共性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湖北省教育廳 |
21 | 生態苧麻產業關鍵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湖北省教育廳 |
22 | 湖北省服飾藝術與文化研究中心 | 湖北省教育廳 |
23 | 企業決策支持研究中心 | 湖北省教育廳 |
24 |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 | 湖北省文化廳 |
25 |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紡織與服裝研發推廣中心 | 湖北省經信委 |
26 | 武漢紡織服裝數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科技局 |
27 | 武漢服飾創意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科技局 |
28 | 武漢市生態染整及功能紡織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科技局 |
29 | 武漢市大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科技局 |
30 | 武漢紡織大學生產力促進中心 | 武漢市科技局 |
資料來源: |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 學術資源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標
- 徽章
精神文化
- 校訓
- 校歌
《武漢紡織大學校歌》 |
作詞:楊洪林、王生寧 作曲:劉思遠 |
篳路藍縷,紡織開闢絲綢之路;敢為人先,知行合一創造文明 充真善美,科技藝術秉承創新;繼往開來,霓裳揚起長江豪情 愛和夢想從這裡出發,讓我們攜手共創明天的絢麗輝煌 啊,紡大紡大,自強不息;美好理想,輝映長空 紡大紡大,經天緯地,伴我們一路前行,為夢想只爭朝夕,只爭朝夕 三湖之畔,回望十里桃李芬芳;陽光之城,屹立百年教育希望 擔當有為,師生同心書寫華章;青春無悔,振興中華爭做棟樑 愛和夢想,從這裡出發,讓我們攜手共創明天的絢麗輝煌 啊,紡大紡大,自強不息,美好理想,輝映長空 紡大紡大,經天緯地,伴我們一路前行,為夢想只爭朝夕,只爭朝夕 啊,紡大紡大,自強不息,美好理想,輝映長空 紡大紡大,經天緯地,伴我們一路前行,為夢想只爭朝夕,只爭朝夕 伴我們一路前行,為夢想只爭朝夕,只爭朝夕 |
資料來源: |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 、黨委副書記 | 彭育園 |
黨委副書記 | 劉在洲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唐敏、黃運平、羅錦銀、姜明華 |
資料來源: |
歷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任職年限 |
---|---|---|
黨委書記(黨組織負責人) | 劉英才 | 1958.08—1960.07 |
王建元(代理書記) | 1960.07—1961.11 | |
黃浮沉(臨時黨支部書記、主持工作) | 1979.08—1981.02 | |
周業震 | 1983.11—1987.10 | |
沈煥明 | 1987.10—1988.10 | |
章默英(女) | 1991.06—1994.12 | |
羅兵 | 1994.12—2006.06 | |
尚鋼 | 2006.06—2015.11 | |
韋一良 | 2016.01— | |
資料來源: |
職務 | 姓名 | 任職年限 |
---|---|---|
校(院)長 | 劉英才 | 1958.08—1960.07 |
王建元(代理院長) | 1960.07—1961.11 | |
章長芬(女) | 1961.11—? | |
黃浮沉(臨時黨支部書記、主持工作) | 1979.05—1981.02 | |
黃浮沉(籌建小組組長) | 1979.05—1981.02 | |
沈煥明 | 1986.07—1987.10 | |
賀經平 | 1987.10—1994.01 | |
陳克強 | 1994.01—2001.11 | |
張建鋼 | 2001.11—2009.08 | |
韋一良 | 2009.08—2017.03 | |
彭育園 | 2017.03— | |
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