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始建於1958年,是學校最早設定的教學科研行政單位之一。學院設有化學工程系、製藥工程系、套用化學系,生物技術系,湖北省中藥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
武漢理工大學材料保護研究所、新藥研究開發中心、製藥工程研究所、化工實驗中心、化工過程系統工程研究所、車輛化學品研究所、計算機網路室、圖書資料室等機構。
自2004年起,化學工程學院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開始聯合招生,學生成績合格者授予武漢理工大學和MONASH大學學士學位。
化生學院下設教學、行政、黨委、學工四個辦公室,現有化學工程系、製藥工程系、套用化學系,生物技術系,教學實驗中心五個教學科研基層單位,材料保護研究所和湖北省中藥製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科研基地。現有製藥工程、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等4個本科專業;擁有化學工程與技術(含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5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藥學(含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物分析學、生藥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6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化學工程工程碩士、藥學碩士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招收材料學、生物材料學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後科研人員。學院現有教職工總計56人,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其中教授14人,占現任教師比例的33%,副教授15人,占現任教師比例的36%;具有博士學位教師32人,占現任教師比例的76%;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1人;另有數名著名專家、學者在我院任兼職教授。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總計950餘人。2004年起,本院已與澳大利亞Monash大學在化工專業進行聯合招生培養。
化生學院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並重基地,現有教學科研用房面積約3000平方米,擁有一批精密的測試實驗設備,如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紅外分光光譜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高壓粉末靜電塗裝機、差熱分析儀等,擁有計算機仿真室、圖書資料室(中外文藏書8300餘冊,中外文期刊760餘種)。2001年以來總計承擔縱向及橫向科研課題260餘項,科研經費達3600餘萬元;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180餘篇;申請專利100餘項,授權專利50餘項。
歷史沿革
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為武漢工學院化學工程系,1958年創辦並開始招生,最初設定的專業為無機物工學、高分子化學工藝(合成橡膠)、基本有機合成、化工機械與設備等本科專業;1963年,經國家第八機械工業部批准撤消化學工程系建制,組建武漢工學院材料保護研究所,為部屬研究所,承擔科學研究和研究生的培養工作;1993年,恢復成立武漢汽車工業大學化學工程系,實行系所合一建制,開始招生精細化工專業研究生和本科生;2000年武漢理工大學組建後仍保留化學工程系校直屬系編制,2001年增設製藥工程本科專業,2004年化學工程系更名為化學工程學院。2014年加入套用化學與生物技術兩個專業,並更名為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
院系概況
化學工程系
化學工程系是在原機電部武漢工學院材料保護研究所基礎上重組設定的專業系,是武漢理工大學教學科研並重型基層單位,有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一個,有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含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5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以及一個化學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點。化學工程系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教師隊伍中獲博士學位教師占比例40%。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12人。
化學工程系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含塗料與塗裝、精細化工、高分子化工三個專業方向,有學生四百餘人。化學工程系一貫強調以夯實基礎,注重專業訓練為培養目標,學生畢業後成績斐然,造就了較好的社會影響,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多年來,學生就業率一直名列武漢理工大學前茅。
化學工程系半個世紀科學研究工作沉澱和積累,特別是2003年以來,人才引進力度的加大和學科方向的凝練,錘鍊了一支業務精幹、造詣較高的學術隊伍,承擔了國家、省部委及企業委託項目一百餘項,形成了以先進塗料與塗裝技術、藥用高分子合成與改性、工程設計與工藝最佳化、催化劑與催化反應工程、新領域精細化學品合成、智慧型可視化技術等為特色的研究方向
製藥工程系
製藥工程系有製藥工程本科專業和藥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共有教師14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人。有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
製藥工程專業培養能在醫藥等精細化工和生物化工行業從事相關產品的生產管理、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技術改造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高層次、高素質、全面發展的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
2003年以來,製藥工程系教師承擔了國家863、省科技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多項,已形成以手性藥物的合成及工藝改進、天然產物的提取、分離及製劑、生物藥物為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生物技術專業
該專業注重培養學科交叉型人才,以加強數理化基礎理論、注重生物學和材料學科的結合為原則,使學生掌握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了解生命科學與材料科學的交叉領域及學科前沿,初步具備在生物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有關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管理的能力。
主要課程設定:
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細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術、發酵工程設備、免疫學及免疫檢測技術、動物生理以及幾乎所有上述課程的配套實驗或綜合技術實驗等。
該專業畢業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工業、醫藥、食品、農、林、牧、漁、環保、園林、日用化工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與生物技術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套用化學專業
該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現代化學基礎理論知識、技能和良好化學專業英語能力、計算機套用能力,並較好地掌握現代化工基本原理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高級套用化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設定:
無機化學(英語)、有機化學(英語)、分析化學(英語)、物理化學(英語)、結構化學、精細合成化學、高分子化學、儀器分析原理、有機分析及波譜學、生物化學、化學研究方法導論、化工原理、化學反應工程、計算機與套用化學等。
該專業畢業生可在高校、科研機構、製藥、精細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從事套用化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
發展目標
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孫濤壘在儀式上提出了學院發展構想——學科發展方面:將學院的學科發展帶入一個良性發展軌道,3年內獲得1-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使化學學科ESI排名提升至前300名,取得1-2項重大突破;學術建設方面:營造和諧寬鬆、良性競爭、崇尚科學的氛圍;人才隊伍建設方面:依託現有資源,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整合校內資源,結合原有優勢專業,發展新的學術增長點,加強與國內學術界的合作。
張安富副校長最後講話指出,化學化工與生命科學學院的成長、發展和壯大,還需要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幫助,他希望學院全體師生員工要發揚“克難奮進、開拓創新、爭創一流”的精神,以優良的業績創造學院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