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1年3月17日,75中將去2010年6月在該校率先試點的“免費寄宿班”在全校3個年級全面推開,並重點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外出打工留守子女”傾斜。學校全面試行“免費寄宿”制在全市還是首次。
75中是一所具有射擊特色的國中學校,校周邊“外來”、“外出”務工人員多,家長常年奔波於各地,孩子得不到妥善照顧,也面臨“轉學”之苦。2010年試點的“免費寄宿班”,讓家長、學生嘗到甜頭。來自河南信陽羅山縣12歲的女孩凃玲,父母都在北京打工,一直與來漢打工做服務員的姐姐一起生活。姐姐要出嫁了,玲玲一下子成了無處可住的“孤鳥”。入住“免費寄宿班”後,玲玲不花一分錢住宿費,還得到了老師“全天候”的照料,成績好了,人也長結實了。
據75中校長陳抗介紹:“推行免費寄宿學校,就是要讓弱勢群體孩子在整個國中階段安心讀書,只需交一日三餐20元的一伙食費就行了,住宿、學雜費、管理費等全部由學校包乾。若有孤兒、靠社會救濟的特困學生,一伙食費也可減免。”
據了解,75中特別將一棟閒置的教學樓改建成宿舍,空調、熱水器一應俱全,同時配備5名專職老師帶班,早上7點至晚上10點全程跟蹤。
集中規範管理,中午開飯有老師喊,晚自習有老師指導,機房定時開放,還可以免費培訓射擊特長。讓家長在外頭跑生計時,沒了後顧之憂。
2011,該校推出“免費寄宿”計畫,為“流動花朵”設定了“低門檻”:凡身體好、品行好,需要入住的學生,在校的、外校的,均可到該校教導處報名,隨時安排插班入學,
新學年正式分班。
嘉魚女孩
難捨母校“去而復返”
學生高倩是湖北人嘉魚人,她父母一直在武漢打工,高倩在初一年級時進入了75中學,擔任班長。後來,由於諸多因素,高倩父母到廣州另謀出路,高倩孤身一人在武漢,考慮到她日常生活和學習無人照顧和督促,家長將高倩送回老家嘉魚上學。
但在嘉魚學習兩周后,高倩主動給家長和75中的老師打電話,要求重回75中上學。
家長問她為什麼,高倩說:“75中的同學都很熟悉,老師對我非常關心,我真的不捨得離開啊!”考慮到高倩的意願,家長和班主任在溝通時,班主任承諾:學校將會對高倩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將會給予足夠的關心和照顧,這樣高倩又重新回到了75中就讀。
在老師、同學的關心下,高倩雖一人在武漢,但每天過得非常開心。當年中考,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優質高中。
“少年槍王”從這裡放飛夢想
走進75中位於樓頂的射擊訓練場,只見牆上醒目地張貼著《槍枝管理條例》和《射擊房規章制度》,這裡是75中的特色發展基地。
射擊場由政府投入20多萬元建成,是全市第一個校內專業射擊場。學校開設“射擊課”後,每年用於彈藥消耗、槍枝損耗等方面的費用近10萬元,全部由江漢區文體局和學校“埋單”,學生和家長不用掏腰包。
“準備―握槍―舉槍―放下”, 射擊訓練課上,教練謝老師一直在重複著這個口令,並要求學生反覆練習。一把氣步槍有好幾公斤重,讓學生直臂持舉,長時間練還真有點苦。雖然如此,但是射擊課仍是體育課里最受歡迎的,許多初三學生也不忘來射擊場練習。
“許多調皮的學生在射擊運動中也變得安靜了,”這是老師們對參加射擊訓練的學生的普遍印象。
畢業於75中的袁揚,現就讀68中高二(6)班,曾獲得武漢市青少年射擊比賽
10米氣步槍亞軍。“以前,我比較好動,上課總靜不下來,學習成績也屬一般。”袁揚說,參加學校射擊隊的訓練後,磨練了他的心智和毅力。學習文化課也比以前專心了,遇到困難也不那么容易放棄了。中考時,他順利地考入了68中。
自從2001年以後,75中射擊隊曾連奪三屆市運會射擊團體總分第一名,向省、市射擊學校輸送了20多名優秀苗子。其中,16歲的張煜已經多次進入國家射擊隊集訓,他是目前(2016年)最有希望實現75中世界冠軍夢的學生。
地圖信息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自治街4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