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

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是致力於套用性、共用性、前瞻性技術研究,致力於中小科技型企業技術服務,致力於區域產業技術進步的綜合性地方科研院所。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歷史沿革,現任領導,

基本介紹

市工科院圍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面向新型產業發展,主要從事信息技術、光電技術、生物技術、地球空間物理、新材料技術等領域的研究開發與成果轉化工作,設有信息技術、光電技術、生物技術、地球空間物理、新材料5個研究室及等保測評、新光電等若干科技企業。市工科院以促進區域創新創業為己任,成立了湖北省第一家由科研院所創辦的國家級專業型孵化器——工科院科技園孵化器,並將其定位為對接國內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和高端人才創業的中小科技企業培育機構。市工科院堅持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大力建設新型工研院,分別與深圳昆騰集團、雲南航天集團合作,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未來科技城設立“武漢移動互聯工業技術研究院”、“武漢雲航工程地球物理研究院”。
近年來,市工科院在開展多領域研究的同時,以信息技術為重點,履行科研和保障雙重職能,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及保障工作,在政務信息化、信息安全、雲計算、智慧型存儲、大數據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專業化人才;承擔了科技部863專項“網路與信息系統漏洞挖掘與利用技術理論與方法研究”、國家發改委專項“雲計算業務安全專業化測評服務”等一批重大課題;開發了“免疫存儲控制器”、“雲計算業務測試驗證平台”、“基於區域認證的智慧型主動防禦式隨身碟”、“基於光纖傳導的單向數據傳輸機”、“無線多功能地震波探測儀”、“智慧型上料機器人”等數十項科研成果;參與了“十八大”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國家公安部認證的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機構,承擔了省、市、區118家政務系統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安全等保測評保障工作;承擔了武漢綜合考評系統、武漢幹部教育系統、武漢市職稱評審系統、省市兩會及黨代會數字會議系統等數十項大型信息化建設項目.
市工科院堅持“開門辦院、整合資源”的辦院方針,與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武漢大學香港大學在雲安全領域結成技術研發聯盟,展開信息系統/產品漏洞分析與安全檢測、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產品研發等工作,並分別與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香港大學共同設有“國家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電子取證聯合實驗室”。2013年,我院加入了全國科學院聯盟,與中科院主導的18家地方科學院共同開展協同創新。

歷史沿革

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是一個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地方科研院所。其前身是1974年成立的武漢市自動化研究所,首任所長是後任中國軍事科學院少將的孫柏林將軍。1981年4月,經市編委批准,在武漢市自動化研究所的基礎上,設立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下設若干研究所。中心首任主任、黨委書記,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武漢市科委副主任的吳官正同志。
1983年5月,市委黨政機構改革辦公室批覆並明確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為正局級事業單位。
1988年1月,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更名為武漢市工程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市工科院”),下設自動化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光學研究所、能源研究所、電氣結構研究所和實驗工廠(簡稱“五所一廠”)擁有事業編制667名,主要研究領域是:工業自動化、光機電一體化、計算機套用、辦公自動化、新能源開發與常規能源利用等。建院至科技體改制改革前,承擔科研開發任務600餘項,取得科研成果400餘項,獲得省市科研成果70餘項。重點成果有套用於潛艇發射飛彈通訊系統的“短波實時選頻數字式晶體鐘及程式控制器”、“微機數控沖床”等10餘項。
200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將市工科院整體劃轉並歸口武漢東湖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參與中國光谷建設。2000至2006年,市工科院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啟動了“五所一廠”的改制改革工作,保留了事業本部,原有的“五所一廠”全部企業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研究機構的市場開拓能力,也加速了成果的產業化。但這段歷時6年的改革,由於大規模縮減機構編制,也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科研力量的大幅縮減。
2012年7月,市委調整市工科院領導班子,程百鍊同志任市工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法定代表人。新任領導班子對市工科院功能定位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公益定位,轉型發展”的思路,並在整合改制遺留資源基礎上,迅速啟動了學科重建和產業調整工作。自此,市工科院踏上了二次創業的新征程。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院長:呂善功
黨委委員、副院長:陳銘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