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

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

中心主任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黨委書記劉禮堂教授,副主任為宋時磊副教授。以武漢大學師資為骨幹,形成了一支二十餘人的專兼職研究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
  • 所屬學校:武漢大學
中心簡介,歷史沿革,現任領導,

中心簡介

湖北是陸羽的故鄉,武漢是近代國際知名的東方茶葉港,張之洞所創立的武漢大學前身自強學堂,部分開辦資金來源於兩湖茶商的茶捐。為再續茶葉歷史前緣,回響國內主流茶企的倡議,服務於湖北乃至中國的茶文化發展,2016年6月,武漢大學組建成立茶文化研究中心,依託歷史學院建設與管理。
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於打造茶葉專門史研究的學術高地,成為全國茶文化研究的一流研究智庫,推動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轉型升級,促進與世界茶文化界的交流與合作。
一、不斷取得新成績的科學研究
(一)標桿性的學術論文產出不斷
在《歷史研究》等權威刊物發表茶文化相關論文數十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等轉載。茲舉代表性成果。
2016年,劉禮堂、宋時磊《信息不對稱與近代華茶貿易的衰落——基於漢口港的個案考察》,原刊於權威期刊《歷史研究》,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全文轉載。
2017年,宋時磊《衝擊與變革:美國質量門檻對近代華茶外貿的影響》,《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2019年,宋時磊、劉再起《晚清中俄茶葉貿易路線變遷考——以漢口為中心的考察》,原刊於《農業考古》,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19年第8期轉載。
2020年,劉禮堂、萬美辰《唐代長江流域的茶葉種植與飲茶習俗》,原載於《江漢論壇》,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20年第1期全文轉載,權威文摘《新華文摘》2020年第3期全文轉載。
2020年,劉再起、弗·達旗升《1861-1917茶葉貿易背景下的中俄關係》,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近代史》2020年第11期轉載。
(二)在境內外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
宋時磊《唐代茶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劉再起《湖北與萬里茶道》,人民出版社2018年;Hubei and the tea road,美國Horizon Research Publishing,2020。
(三)重大項目不斷取得突破
2016年成立當年,便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截至目前,獲批主持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1項,國家社科重大招標子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並與山西省文物局、雲南大益集團、西藏易貢茶場等簽有多個橫向項目。到賬各類科研經費100多萬元。
2016年,國家社科青年基金項目“近代中日應對西方茶葉貿易質量規制的路徑比較研究”(項目號16CSS012)。
2018年,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與大益集團簽訂“中華茶文化概論”教材編寫契約。
2018年,山西省文物局重大課題“晉商在萬里茶道和‘一帶一路’的地位與作用研究”。
2019年,國家社科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萬里茶道文獻資料整理研究”課題獲批。
2020年,與西藏易貢茶場簽訂的“西藏茶業的歷史與現實(第一期)·林芝易貢茶場志”簽訂協定。
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西南茶馬古道文獻資料整理與遺產保護研究”課題獲批。
二、茶文化課程成為“爆款”熱門課
2018年9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沈冬梅、《農業考古》主編施由明、浙江農林大學關劍平等學者在武大召開教材研討會。
2018年12月16日,武漢大學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武大通識3.0”課程遴選結果的通知》,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禮堂教授負責的“中華茶文化概論”一般通識課獲批,從2019年下半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開課。該課程迅速成為武漢大學爆款課程,被學習強國平台等廣為推薦。
2020年12月,劉禮堂、吳遠之主編,宋時磊副主編的教材《中華茶文化概論》,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被納入大學生文科基本用書。
三、人才培養、學術交流、國際合作
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共有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十餘人。2020年9月,武大茶文化研究中心博士生萬美辰獲得學術創新一等獎。
中心研究人員曾到雲南大益集團、滇紅集團、安徽農業大學、杭州靈隱寺等單位從事茶文化交流或學術講座,參加《歷史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等數十場學術交流活動。
武大茶文化中心研究人員2016年赴東京大學任訪問學者,擔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歷史沿革

2024年1月13日,武漢大學茶文化研究中心長盛川分中心在鑫鼎集團舉行揭牌儀式。

現任領導

副主任:宋時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