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佛教教育、培養僧才逐漸提上議事日程。1992年,中國佛教協會於上海召開了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對整個佛教界人才培養進行研究。趙朴初提出“佛教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的卓識遠見。此時原武昌佛學院最後一批學員:新加坡
隆根法師、張儀模、徐浩、劉野農(本樂法師)、張康臨等,也極力呼籲恢復武昌佛學院。
市佛教協會積極回響中國佛教協會號召,從1992年開始,經過一年多籌備後,1993年,投資40萬恢復武昌佛學院。福建廈門南普陀寺
妙湛捐贈人民幣1萬元及教學磁帶若干盒,蘇州西園捐贈圖書百餘冊及教學磁帶一套(160盒),新加坡隆根、台中南普陀寺佛學院廣化等也捐款捐物支持佛學院辦學。在省市各級領導、昌明、道根(已故)、慈學以及海內外諸山長老印順、茗山(已故)等大德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武昌佛學院預備班於1994年4月8日,在武昌洪山
寶通寺舉行開學典禮,招收近60人,學生分別來自湖北、江西、浙江、四川、江蘇等十多個省市,分兩個班,男眾班在寶通寺,尼眾班在蓮溪寺。昌明、慈學、明玉、常樂、常願、萬松亭、朱志剛等長老大德參加了開學典禮,湖北省武漢市有關部門的領導趙崇輝、周啟新、周斌盛、熊繼漢等到校表示祝賀。昌明法師以“培育人才,繼佛慧命”為題致詞。經過試辦,於同年8月31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辦函[1994]85號文批准正式恢復辦學,學制三年。
在課程設定上,以中國佛教協會的教學大綱為指導,佛學課以教授經、律、論、史及各宗基本理論為立足點,做到戒定慧三學並重,大小兼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經典方面有《心經》、《遺教三經》和《無量壽經》;律學方面有《戒律學綱要》;論藏方面有《八識規矩頌》、《俱舍論》、《百法明門論》和《佛學概論》;佛教史方面有《印度佛教史》和《中國佛教史》;其它方面有《叢林知識》、《二課合解》、《禪門日誦》、和《梵唄》。時事政治、文化基礎課方面有:《宗教工作普法讀本》、《古漢語》、《中國歷史》、《書法》、《財會》、《英語》以及《微機》。武昌佛學院復辦第一屆佛學專業課由張儀模、徐浩、劉野農、張康臨等老師擔任;社會文化課由童勉之、呂有祥、張躍生等老師擔任。
武昌佛學院經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辦函[1994]85號文批准恢復辦學,在湖北省和武漢市宗教事務部門的領導下,由
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佛教協會聯合主辦的漢語系佛教專業院校。
培養目標
有計畫、有組織地培養和造就一支熱愛祖國、擁護黨和政府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繼承傳統、適應當代、開拓未來,與時俱進,有佛教專業知識,立志從事佛教事業的中高級寺廟管理人才和弘法人才。
三、 學制、課程及招生名額
1、 學制三年;
2、 課程設定分佛學專業課和時政、文化基礎課兩大系。
3、 男眾班和尼眾班各招生40名。
報考條件
1、 熱愛祖國、擁護黨和政府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的青年僧尼;
2、 身體健康,六根俱足,無殘(隱)疾病和傳染病,無婚姻或戀愛關係,具有國中文化以上程度或初級佛學院畢業者;
3、 信仰堅定,嚴持律儀,熟悉五堂功課,並在寺廟出家一年以上;
4、 年齡在十八至二十八周歲之間,在寺中擔任執事者可適應放寬。
武昌佛學院復辦歷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一覽表
職務界別 院 長 副院長 教務長 副教務長
第一屆 昌 明 道根 慈學 萬松亭 魏仁山 張康臨 隆 醒 貞 淨
第二屆 昌 明 道根 慈學 萬松亭 魏仁山 依 正 印 宗
第三屆 昌 明 能利 依正 印宗 能靜 正慈 能 利 印 宗
大事記
民國十年(1921年)底,太虛大師因接管杭州淨慈寺迭生故障,便想在武漢設立一個培養佛教基本人才的學校。
1922年春,經李隱塵提倡號召,陳元白奔走聯絡,湖北督軍蕭耀南的間接支持,得到武漢、荊州、宜昌居士的贊同,集30餘人作為創辦人,每人每年認捐經費400元,創辦起武昌佛學院。經呈報湖北省教育廳批准,並報教育部備案,於當年浴佛節在漢口佛教會舉行典禮。太虛任院長,梁啓超(時在中華大學暑假講學)任董事長,李隱塵為院護。學制為專修科,各省學生陸續來院報考,出家、在家兼收。招得學員60人,後增加到80餘人,還有住院旁聽的,最多時達100多人,7月16日正式開學。原定3年畢業,後改為2年。
1924年畢業學生80餘人。第一期學僧畢業後,學制有所變動,改專修科為大學部,另成立研究院。原專修科畢業生入研究院深造,留級的同新招學生入大學部。
1924年秋,大學部、研究院兩部同時開學。
1926年因政局動盪而停辦,院址的大部分房屋為中央軍官學校武漢分校軍醫處占用,直到1932年才全部收回。
1928年改武昌佛學院為世界佛學苑籌備處,王森甫任董事長。次年辦研究部,規模很小,男女生共30餘人。1930年停辦。
1932年軍校遷走後,即著手籌備世界佛學苑圖書館,作為建立世界佛學苑之第一步。夏季太虛大師赴川講經途徑武漢之時,圖書館正式宣告成立。方本仁任董事長,董事新增陳繼畲、賀衡夫等商界巨子,法舫代館長。經費收入比較穩定,研究員增加到20餘人。研究工作分為佛經考校科和佛學編譯科。此外還設有《海潮音》月刊編輯部、《正信》半月刊編輯部。
1933—1935年兩次收研究預習生。館藏圖書經多方徵集採購達2.24萬種、2.42萬冊、1.11萬卷,大藏經有6種之多。
1938年日本侵略軍侵占武漢,教職人員均隨政府西遷。圖書館一部分圖書暫存漢口福來洋行,留在館內的大部分經書都被日軍劫走。館址也被日軍獸醫隊占用,房屋損失大半。抗戰勝利後,又為國民黨十八軍獸醫隊補給站接管,葦舫法師奉太虛大師命籌備復興武昌佛學院,幾經交涉,始發還圖書館館址。
1946年9月法舫法師從錫蘭回國主持院務,佛學院又恢復招生,先後招收研究生20餘人,經費主要靠正信會支援。
武漢解放後,學院經濟無著,學僧多轉到中南軍政大學學習,部分人員留下辦大雄國小。
1953年院址因建立炮兵學校被徵用,館藏文物及佛經佛像分別移交文物部門和歸元、寶通、三佛閣等寺院。
1992年,中國佛教協會於上海召開了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談會,對整個佛教界人才培養進行研究。趙朴初提出“佛教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第一是培養人才,第二是培養人才,第三還是培養人才”的卓識遠見。此時原武昌佛學院最後一批學員:新加坡隆根法師、張儀模、徐浩、劉野農(本樂法師)、張康臨等,也極力呼籲恢復武昌佛學院。
從1992年開始,經過一年多籌備後,1993年,投資40萬恢復武昌佛學院。
1994年4月8日,武昌佛學院預備班在武昌洪山寶通寺舉行開學典禮,招收近60人,學生分別來自湖北、江西、浙江、四川、江蘇等十多個省市,分兩個班,男眾班在寶通寺,尼眾班在蓮溪寺。經過試辦,於同年8月31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辦函[1994]85號文批准正式恢復辦學,學制三年。
1997年第一屆學員相繼畢業,有些回到本地各寺院擔任管理職務,有些從事佛教教育事業。法雲任寶通寺監院,常傑在武昌佛學院任教,依正任武昌佛學院副院長。
1997年招收第二屆學僧50人,分別來自山東、河北、寧夏等地。同時,擴大師資力量,聘請印宗法師、能利法師、正慈法師(中國佛協常務理事、湖北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等任教。畢業學員中福勝法師現任寶通寺知客,見平法師在武昌佛學院任教。
2000—2002年停止招生期間,按照中佛協及國家宗教局要求,總結成績,進行評估,對師資力量進行充實。寶通寺比丘班校舍進行改造,課桌更換,為老師配備電腦等現代化教學設施,在此期間寶通寺給予了大力支持。還對佛學院領導和工作班子進行調整,能利、依正等年輕法師擔任領導職務,同時理順寺院和學院的關係,由寺院管理學院,實行管理一體化。
2003年2月20日,市佛協召開八屆五次會長辦公擴大會,專題研究武昌佛學院工作。3月9日武昌佛學院第三屆學僧舉行開學典禮,招生27人,市佛協投入15萬元作為辦學經費。
2003年於藉助武漢教育優勢,市民宗委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舉辦研究生學習班,市佛教協會推薦9名僧人參加學習,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現武漢市約有60名尼僧曾就讀宗教院校,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0名,研究生學歷的近10名,提高了中青年僧才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