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王氏均德園坐落在武平縣城馬頭山公園東南側,占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蒼勁有力的“均德園”三個大字為王直將軍壬辰年所題。園內建有1000多平方米的王氏宗祠即“均德公祠”,還有“太原堂武平王氏均德公一脈文史資料展覽室”、廚房和膳廳等,是一座綜合性建築。在武平縣城新建“均德園“,一方面是為紀念武平王氏始祖均德公統十八寨兵民平寇,為當時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均德公任武平撫民令時,勤政愛民,深得邑民愛戴;其二是均德公在武平開基700多年,人口數十萬人,播衍全國各地乃至海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平均德園
- 所在位置:武平縣城馬頭山東南側
- 建築占地:1000多平方
- 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
落成典禮,位置交通,歷史背景,後裔主要分布,
落成典禮
2013年10月19日,武平縣平川鎮西廂馬頭山隆重舉行均德園落成暨王氏宗祠開光慶典活動。來自廣東、江西、湖南、浙江、香港等6省市(區)33個縣(市)一萬多宗親歡聚一堂,共慶盛典。
慶典大會由均德園理事會王仁綱副會長主持,均德園理事會常務副會長、祭典委員會主任王正茂宗親致開幕辭,龍巖市政協常委王俊宗親、龍巖市龍洲汽車運輸集團公司董事長王耀榮宗親、武平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民發宗親、武平縣政協主席鄧穗民先生、林善珂副主席、原三明市清流縣人大王火輝主任等出席慶典儀式、閩西王氏宗親團體聯誼會會長王開湖、中華王氏文化研究中心常務理事王槐玉等到場致賀。
祭祀活動由均德園理事會理事長、香港宗親王國英主持,常務副會長、祭典委員會主任王正茂宗親宣讀祭文,並帶領均德公後裔萬一至萬十郎公代表及各地均德公後裔在均德公銅像和列祖列宗神位牌前按照民俗習慣擇時舉行了開光、晉祖、登神位、入香火等傳統進香祭拜儀式。
慶典活動還進行了以歌頌均德公和均德公裔孫為國家作貢獻為主題的精彩文藝表演,博得宗親的高度讚揚。
據悉,早在2006年冬,武平祖廟修繕理事會就提出了“兩項任務一個構想”(即桑梓坑“王氏家廟”修繕、編寫《太原堂武平縣王氏族譜》兩項任務和在武平縣城新建均德園的構想)。隨後,成立了均德園理事會,積極開展工作,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同時廣泛發動王氏宗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從2011年10月奠基興建以來籌集建園資金600多餘萬元,確保了均德園中宗祠、展覽室、廚房膳廳、長廊和園區綠化等建設的順利進行。
整整兩年時間的緊張建設,一座外觀嶄新,古建築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均德園終於建成,圓了武平王氏建設均德園的夢。如今,武平王氏正以慶典活動為契機,開展“以孝為先 繼承傳統”的教育,弘揚祖先優良傳統,激勵後代奮發努力,促進每一位武平王氏後裔從小養成以孝敬長輩為先,以高尚品德為榮,以勤勞致富為本,團結進取,為振興中華出力,為國爭光。落成典禮
位置交通
均德園位於武平縣平川鎮西廂馬頭山東南側
武平縣西廂馬頭山
歷史背景
武平王氏開基始祖均德公,原籍江西吉安,是汀州剌史王繼宗之孫,元初以進士薦為武平縣撫民令。當時正值宋朝已近滅亡,元軍挺進汀州(1277年)知汀州事黃去疾以汀州降元。1231年,元以汀州六縣(長汀、寧化、上杭、連城、清流、武平)為帝女囊加公主賜地,帝女聽其陪臣自為,只知收稅供奉,不理民生,雖設縣尹無所作為,在改朝換代之際,地方紊亂寇盜猖獗,民不聊生。因此,均德受命“總督十八寨,邑民愛戴”(按志書及譜牒的記載)。
武平王公均德在元初來武平縣任撫民令,娶妻生子,直至退休時在武東桑梓坑開基創業,迄今已有七百五十餘年,裔孫眾多已達三十餘代,分布全國各地及海外,在閩、粵、贛居多。均德公裔孫在各個世代均有較突出的人士,對社會治安、教育、文化、醫藥、外交、科技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後裔主要分布
譜載,均德公裔孫主要分布如下:
萬一郎:生三子:仲一、仲二、仲三。後裔散居湘坑湖、小湘坑、大陽橋、米坑、上杭官莊、瑞金高車壩地;
萬二郎:生仲十一。後裔散居永定瑤上、大地、富嶺頭、上杭半逕、茶地、龍子岩、礤興鄉、七里、洋坪、河口、清流、才溪、廣東大埔、松源;
萬三郎:妣鄧氏、張氏,生五子:仲十四、仲十五裔住上杭城南、廣東大埔、長汀水口、武平中堡、高坊、雷畲、大布、高陂南山下、武所大陂下等處。仲三、仲四、仲五郎均外遷;
萬四郎:妣藍氏、陳氏,生三子:仲六、仲十九、仲二十。散居陳崗、上杭玉女下、長汀、連城、茜坑、四堡、長邑坪山、清流長校;
萬五郎:生子仲廣,後裔散居上杭水東、梅溪寨、才溪路下、廣東惠州黃牛渡等處;
萬六郎:生二子:仲八、仲九。後裔散居武平豐田、陂下、東團、神下、牛尾嶺下、遠明石壁下、上杭南陽梅子樹下、才溪竹坪等處;
萬七郎:妣廖氏、林氏,生二子:仲十二、仲十三。後裔散居武平大布、浦上、上梧、三峙、柴山坎、桑梓坑、雷公井、梅子凹、鑽子山、張灘、上杭寨背、大屋前、廣東蕉嶺、廣福、葉田、江西於都等處;
萬八郎:生二子:仲四、仲九。後裔散居曾坑、上杭、清流、連城、江西興國等地;
萬九郎:生三子:仲六、仲七、仲八。後裔散居武平城關、萬安、礤頭、溪東、赤露水、凹坑、桃溪、礤下、小密、射斗坑、桂坑、東留、土壁、大陽橋、巷尾、嶺下、中山茶上、冷水、思水、南坑、劉坑、豐田、背寨、上瑤前、牛欄崗、新田、小嶺、大排里、雷公井、司馬坪、上杭大坪、才溪、白沙蒲地、回龍、江西龍泉、門嶺白水礤、長寧縣黃崗、田螺坌、五斗崗、東坪、南嶺下、永寧、峨嶺、金西礤、官豐、童坊、廣東松源、甜竹寨、釣坪樓下、官地和樂堂圳內、官坡巷、長汀三洲王坊等處;
萬十郎:生三子:仲十四、仲十五、仲十六。後裔散居武平上畲、左田、大窩裡、屋場崗、東留墟、蘭畲、龍溪、應頭、長汀濯田、永定瑤上、連城王城、清流、寧化、上杭東門背、廣東松源、潮州、汕頭、浙江、湖南湘潭、湖北鄉香縣、江西於都、寧都、興國等處。
註:均德公後裔分布未包括民國時期以來的各宗支後裔遷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