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夷山三十六峰
- 地理位置:武夷山
武夷山三十六峰:最著名的是大王峰、玉女峰和天游峰。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動物,有的像竹筍。基本上像什麼就叫什麼了,據查山的異稱中有多種,其中峰:即指山的突出的尖端。岩:指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嶂:指直立像屏障的山峰,因...
三十六峯是一個詞語,讀音是sān shí liù fēng,意思是河南省登封縣 少室山、福建省崇安縣的武夷山。詞語注音 三十六峯 : ㄙㄢ ㄕㄧˊ ㄌㄧㄨˋ ㄈㄥ 詞語解釋 (1).在 河南省 登封縣 少室山 ,上有三十六峰。 唐 李白 《贈嵩山焦鍊師》詩序:“余訪道 少室 ,盡登三十六峯。” 唐 高適 《別楊...
靈岩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坐落在九曲溪第二曲溪南的一個幽邃的峽谷里,雄偉綿長,長200餘米,高100餘米。引用示例 岩端傾斜而突出,覆蓋岩腹三個自左而右相互毗連的岩洞——伏羲洞、風洞、靈洞。沿伏羲洞拾階而上,即到靈岩之半巔。此處表面寬10餘米,長50餘米,寬敞修長而略帶彎曲,形如一隻從天外飛來...
又名馬頭峰,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岩,象五匹賓士的駿馬,又叫“五馬奔槽”。附近還有馬鞍岩、鐵郎寨、磊石庵、凝雲觀等。北可至天心,南可達天游,東則可穿馬子坑至遊覽幹線或可至武夷宮、蘭湯。景點簡介 坐落於武夷三十六峰之一“馬頭峰”,因形似馬頭而得名。旁有磊石岩,象五匹賓士的駿馬,又叫...
作者總結武夷山的特點是:曲、峭、新、道緊,恰如其份地道出武夷山的奇妙之處。所謂曲,是指九曲溪十五里之遙,一曲一灣一灘,夾岸峰岩排列;所謂峭,指三十六峰盡皆峻峭挺拔;所謂新,則是說武夷山水沒有重複,一步一景,處處新奇;所謂遒緊,是說這些山水景點密集而緊湊。此文採取夾敘夾議的手法。先總述...
海岳圖經尊武夷,三十六峰峰峰奇。清溪蜿蜒繞其趾,玻璃冷浸珊瑚枝。雀舌鷹爪著翹英,顧渚蒙山遜韻致。雖雲勝地發先春,焙制精良始絕倫。如彼昆崗之拱璧,亦藉雕琢工尤純。伊余夙負煙霞癖,嗜茗玉川當避席。結宇幽棲大隱屏,芳叢片甲石岩白。薄寒乍暖動殷雷,抽穎含珠次第開。晴雲曉起天凝碧,采采盈筐帶露...
《游武夷山》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詩。作品原文 游武夷山 少讀封禪書,始知武夷君;晚乃游斯山,秀傑非昔聞。三十六奇峰,秋晴無纖雲。空岩雞晨號,峭壁丹夜暾。巢居寄千仞,鴻荒想羲軒,風雨蛻玉骨,難以俗意論。丹梯不容躡,修蔓亦畏捫,泝灘進小艇,媿驚白鷺群。學道雖恨晚,養氣敢不勤...
據說:很早以前,武夷山是個洪水泛濫,巨蟒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後來,從遠方來了一位叫大王的勇敢青年帶領大夥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終於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沙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從此,人們過上了好日子。一天,天庭玉女駕雲出遊,被武夷山美景...
(2)九曲:指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為當地的風景名勝。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十五華里。又因它有三彎九曲之勝,故名為九曲溪。瑤池:古代傳說中崑崙山上的仙池,西王母所居之地。這裡是比喻風景秀美的九曲溪猶如是從天上的瑤池流下來的一樣。(3)天游:指...
三教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在九曲溪北岸。三塊岩石的崖麓緊湊相連,岩勢前後三疊,形似沒有帽翅的烏紗帽,俗稱紗帽岩。其正名為三教峰,意指儒、道、釋三教鼎立,薈萃于山中。由於九曲溪縈迴環繞於群峰之中,因此出現移舟換景的現象。舟過其他曲水時,遙望該峰,有時似“品”字,有時像筆架、像金元寶。
大王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冠,雄踞九曲溪口,是遊人進入武夷山看到的第一峰。它巍然高聳,雄偉壯觀,上大下小,形如王冠。四 周壁立千刃如削斧,唯有峰南一條裂豁內嵌有石梯蜿蜒直通峰頂。大王峰下有武夷宮,始建於唐代,是歷代帝王祭祀武夷君的道觀。武夷山九曲溪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靈魂。九曲源出於三保山,...
火焰峰 火焰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紫嶺之北,峭拔騰空,勢如火焰。岩上灑瀑噴泉,峰間萬綠盡潤。詩云:“曲水淨成鏡,高岩細灑泉。眼空萬綠處,賞勝問何先。”(童希睿《雨霽登火熖峰》)
兜鍪峰 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大、小觀音岩西,山勢呈前高后下形狀,山民喻為古代武士的頭胄(即頭盔),故用頭胄的通稱“兜鍪”作為峰名。明、清兩代《武夷山志》均記載:“西壁有穴,內藏兩船,舳艫俱全,俗稱擱船岩。”據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隊於20世紀90年代初實地考察,船棺早已無存。此峰又名...
升日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洛伽岩之東 舊山志稱:旭日初升時,此峰因山勢高峻,得霞光之先,故山民稱其為升日峰。明代尚書馬森詩云:“朝暾拂扶桑,羲和展六龍。倏忽金輪現,看看上此峰。精光騰碧漢,神采麗穹窿。曈曨山谷曉,閃爍溪水紅……”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武夷山籍學者江騰鯶在峰麓建夢筆山...
城高岩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七曲之溪南,拔地而起,尖峭峻挺,四面懸崖峭壁,恰似一座巍峨的石城。城高岩原無徑可通,清朝崇安籍望族周氏族長曾於鹹豐四年(1854年)聚眾鑿岩為磴,盤旋而上,在岩頂構寨以躲避太平軍。遺址遂為武夷山古崖居勝地之一。從岩麓至居地石磴共76級,與岩體近乎垂直。石級盡處...
鼓樓岩 鼓樓岩是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緊鄰八曲溪畔。岩前亂石羅列,峻拔千仞;岩間泉瀑飛灑如雨,盡落澗中,又名滴水岩。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在《雲窩記》中道,曾有詹仙人在此居住、修煉。
晚對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原名紫屏峰,因石色凝紫、綠蔭如屏而得名。峰岩緊鄰天柱峰之北,隔溪與隱屏峰相對。宋朝以來,歷代多有理學家在此隱居,為儒士薈萃之地。先是南宋名臣、理學家劉珙在峰麓構建仰高堂,寓“追思孔聖,仰之彌高”之意。岩壁有朱熹題刻《九曲棹歌·五曲》和明人鐫刻的“高山仰...
蒼屏峰是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六曲的溪北東向,與仙掌峰石門岩對立,又與六曲溪南的響聲岩隔溪相峙。山北為小桃源,沿水澗入深谷即可到達。該峰方正如屏而岩體蒼赭,故名。峰壁刻有接筍峰名道士楊三陽題寫的“洗新仙顏”。民國29年(1940年),台灣少年團回崇安縣慰問寓居武夷山的台胞時,曾在此留...
馬枕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攬石峰南,其形絕似駿馬,周遭20餘里,穿雲矗漢,與三仰峰遙相對峙。簡介 此峰在武夷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最南緣。從巨觀言,全峰好似一扇碩大的屏風,逶迤遮擋在全山的南端,又好似武夷山風景區的一個駿馬形巨枕,故稱馬枕峰,也即堪輿家所謂的“案山”。經過武夷山景區里...
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因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岩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十五華里。又因它有三彎九曲之勝,故名為九曲溪。它全長約10公里,面積8.5平方公里。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溪流九曲瀉雲...
更衣台 又稱文峰,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九曲溪五曲的南岸,臨溪而立,巍然一石。岩體灌木叢生,綠竹掩映。登上岩頂,俯覽九曲,只見清溪瀠洄,竹筏競流。古人在岩壁題刻曰:“世外滄浪”。環眺武夷諸峰,幾乎都能收入眼底。清人鄭恭說:“眺奇簇秀,是斯台之勝也。”相傳魏王子騫等十三仙沐浴於九曲...
丹霞嶂 丹霞嶂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聳立在燕子峰的西面,以石色赤紫,宛如天半朱霞而得名。凝重的紫色岩石層疊綿延數公里,立在峽谷之南,猶如亘長的城堡。
馬鞍岩 馬鞍岩為武夷山三十六名峰之一,位於馬頭岩西南。巨石壁立,中部微凹,岩形酷肖馬鞍。相傳,古有毛女結廬其上,故又名毛女峰。
三教峰 為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在九曲溪北岸。三塊岩石的崖麓緊湊相連,岩勢前後三疊,形似沒有帽翅的烏紗帽,俗稱紗帽岩。其正名為三教峰,意指儒、道、釋三教鼎立,薈萃于山中。由於九曲溪縈迴環繞於群峰之中,因此出現移舟換景的現象。舟過其他曲水時,遙望該峰,有時似“品”字,有時像筆架、像金元寶...
大王峰又稱紗帽岩、天柱峰,因山形如宦者紗帽,獨具王者威儀而得名。簡介 福建省大王峰又名紗帽岩、天柱峰,位萬年宮西側,雄跨九曲溪口,是進入武夷山的第一峰。海拔530米,上豐下斂,氣勢磅礴,遠遠望去,宛如擎天巨柱,在武夷三十六峰中,向有“仙壑王”之稱。峰頂古木參天,有天鑒池、投龍洞、仙鶴岩、...
奇丹:大紅袍以前的名字。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因早春萌發的嫩芽呈紫紅色,遠遠望去,茶樹紅艷,因而得名“奇丹”。產地 武夷山區,是一片兼有黃山怪石雲海之奇和桂林山水之秀的山水勝地。三十六峰,九曲溪水遷回、環繞其間。山區平均海拔650米,有紅色砂岩風化的土壤,土質疏鬆,腐殖含量高,酸度適宜,雨量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