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的邊界》是2003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楊澤偉。
《武力的邊界》是2003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楊澤偉。
《武力的邊界》是2003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楊澤偉。內容簡介本書對21世紀前期的國際格局、戰爭樣式以及人權、人道主義等意識形態的走向作了全面考察和獨到判斷,深入分析了武裝衝突法穩定與變化的關係,對近年來爭論較大...
相鄰國家在陸地、海上、空中邊界地區發生的、相互使用武力的有限的對抗行動。狹義上僅指發生在邊界地區的武裝衝突,其程度尚未構成法律上的戰爭狀態。廣義上還包括邊界戰爭。目的多為局部性試探對方反應,考驗對方執行對外政策的決心和邊防的堅固性,試探國際輿論的反應等。世界上發生的邊界軍事衝突,是由一些國家推行霸權...
中國政府於1969年5月24日發表聲明:中蘇邊界問題演變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國方面的責任。但是,中國政府仍然準備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反對訴諸武力。蘇聯政府於1969年6月13日發表聲明稱:沙皇專制政府雖然崩潰了,但俄羅斯國家的邊界不應該毀滅,沙皇政府從未同中國政府簽訂過任何不平等條約。塔斯提事件 事件...
現代國際法主張和平解決邊界爭端,《聯合國憲章》規定,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和平解決邊界爭端的方法包括談判、斡旋、調停、仲裁和司法解決、區域機關或區域辦法之利用,或各該國自行選擇...
中俄邊界清勘界碑(土字牌)是中國與俄羅斯兩國界標之一,也是中俄邊境線上第一座界碑。“土字牌”高1.44米,寬0.5米,厚0.22米,為花崗岩石碑。中國一側正中刻有“土字牌”3個大字,其左豎向刻有“光緒十二年四月立”8個小字,俄方一側刻有俄文“T”字樣。清鹹豐十年(1860年),沙俄以武力脅迫清政府...
中國政府一貫主張,中印雙方應該考慮歷史的背景和當前的實際情況,根據五項原則,有準備有步驟地通過友好協商,全面解決兩國邊界問題。在此以前,作為臨時性的措施,雙方應該維持久已存在的狀況,而不以片面行動,更不應該使用武力改變這種狀況;對於一部分爭執,還可以通過談判達成局部性和臨時性的協定,以保證邊界的安寧...
兩國總理進一步同意,在尚未解決的爭端獲得解決之前,以及在根據相互同意而進行標界和交換領土之前,不得以武力攪亂現狀,同時必須在邊境地區維持和平狀態。雙方應為此目的向各自的邊境各邦和地方當局發出必要的指示。兩國總理同意彼此保持聯繫,以便考慮採取各種步驟來促進他們關於維持和發展兩國友好和合作關係的共同目標。
4.專著《武力的邊界——21世紀前期武裝衝突中的國際法問題研究》,總參情報部2003年度情報成果一等獎 5.研究報告《對台軍事鬥爭中立法預案》,總參情報部2005年度情報成果三等獎 6.論文《嬗變的戰爭法》,總參情報部2006年度情報成果二等獎 7.專著《21世紀前期武裝衝突中的國際法問題研究》,2007年10月第四屆...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毛澤東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事件背景 中印邊界分東、中、西三段,全長2000公里,雖未正式劃定,但存在著一條雙方歷史形成的...
在確定和修改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國界走向,確定和維護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鄰國在邊界方面的法律關係以及對哈薩克斯坦邊境地區(水域)和其境內的國際交通線的法律關係進行調整時,必須以保障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安全和國際安全為目的,遵守用和平途徑、不使用武力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維護與鄰國間全方位互利合作的利益;在確定國界...
注意到非洲聯盟和平與安全理事會2012年4月24日第319次會議的決定的第7段,重申不得用武力改變國家的領土邊界,任何領土爭端只應通過和平途徑解決,回顧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睦鄰友好、互不干涉和區域合作原則的重要性,堅定致力促使蘇丹和南蘇丹實現經濟繁榮,和平、安全和穩定地毗鄰相處,著重指出建立相互信賴與信任以及...
雙方認為,中印邊界問題應通過和平友好方式協商解決。雙方互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在兩國邊界問題最終解決之前,雙方嚴格尊重和遵守雙方之間的實際控制線。雙方的一切活動不得超過實際控制線。如果一方人員越過實際控制線,在另一方提醒後,越線人員應立即撤回到實際...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舊中國歷屆政府都沒有承認的英屬印度當局對中印邊界非法、無效的劃分,而且進一步侵占我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企圖通過武力手段把極不合理的大片領土要求強加於中國。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和共和國尊嚴,中國在印方多次挑釁下發動反擊,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中蘇...
空喀山口事件,是印度擴張主義者於50年代在中印邊界東段製造朗久流血事件後,在中印邊界西段蓄意挑起的又一次嚴重武裝衝突。它進一步驗證了印度政府在中印邊界問題上所堅持的擴張主義立場,即不惜以武力來改變中印邊境久已存在的邊界現狀,以支持其領土要求。事件背景 1959年8月,印度西部軍區根據其陸軍當局的指令,派出...
但是,中國政府仍然準備通過和平談判全面解決中蘇邊界問題,反對訴諸武力。”聲明再次合情合理地提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全盤主張。中國政府認為,應當通過談判全面解決,另訂平等的新約代替不平等的舊約,而不是就“核定蘇中兩國個別地段的邊界走向”進行“協商”。鑒於蘇聯不斷挑起邊界衝突,該聲明指出:“為了和平解決中蘇...
十日戰爭(斯洛維尼亞語:desetdnevna vojna),又稱斯洛維尼亞獨立戰爭,是1991年斯洛維尼亞發表自南斯拉夫的獨立宣言之後,由於邊界管卡問題與南斯拉夫政府之間的武力衝突。這場戰役從1991年6月27日開始後歷時十天左右就結束,但是所引發舊南斯拉夫各國宣布獨立和引發內戰的連鎖效應卻是相當巨大。斯洛維尼亞可以如此快的...
在雙方談判及劃界之中,俄方充分利用清朝代表不懂俄文和地理知識缺乏的缺點,堅持“按常駐卡倫”劃界,並以武力作為其後盾,從而增加了中國的領土損失。《沙俄侵華史》及《中國近代邊界史》等著作也指出,較之同為不平等條約的《中俄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從若干方面進一步增加了中國的領土損失: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