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石闕

正陽石闕位於正陽縣城東關烈士陵園南端。據《正陽縣誌》記載:“望鄉台在城東關外,東獄廟前,有石壁似是古代石闕之左部。”按《白虎通義》說:“闕者,所以飾門,別尊卑。”在漢代,闕是被封建統治階級用來標飾門面、炫耀聲勢的建築。因此,賈君墓闕當系賈氏墓地前的大門。就其性質來說,屬於墓闕或神道闕。它組成了整個墓地建築群的序幕,它作為墓地前的陳設物,標誌著賈氏墓地的範圍,是該墓地一種比較特殊的界碑。

結構,文化價值,歷史,

結構

正陽石闕為單檐四阿頂式子母闕。正闕通高4.25米,子闕高3.05米,為局部刻有畫像的石塊構砌而成。其結構為:下有基座三層,自下而上第一層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73米,高0.23米;第二層東西長2.66米,南北寬1.50米,高0.23米。其中第一層石材未經加工,為不成形的石塊,第二、三層為正規石材。基座上為闕身,由十八塊石材組成,高3.59米,闕身上沒有表示棰枋的突起,通體以豎紋、斜紋為主。正闕東、南兩面可見雕飾、淺浮雕、人物、牛、龍和花紋等圖案,北立面有雲雷紋、漩紋以及五銖錢紋等雕飾。闕身前後的闕銘和闕款均已佚失,只剩下存放銘文和款石的空龕。最上層為闕頂,闕頂只存屋面層,為單檐四阿式,脊飾已無存;四面出檐均為0.23米。子闕闕頂三面出檐均為0.35米,闕頂形式也為單檐四阿式。

文化價值

正陽石闕產生於東漢畫像石刻極為興盛時期,是工匠師們綜合建築、雕刻、繪畫、裝飾等技藝創造出來的一組具有代表性的石刻藝術作品。它那雄渾古樸的氣勢和生動細緻的手法,充分顯示了漢代人民的偉大藝術創造才能。它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不愧是我們民族歷史文化中的一份瑰寶。
正陽石闕作為子母闕,它們所表現的磚石結構的內涵尤為豐富。觀察闕身可以約略領會我國東漢時代陵墓前石闕的大體形象、創造與演變跡象,對研究中國古代木構造建築的發展過程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正陽石闕的單檐正闕傍依單檐子闕,正闕與子闕高矮不等,造型一致,穩重挺拔,錯落有致,整個建築的輪廓既顯得活潑有變,又莊重簡潔。闕身的雕刻匯集了圓雕、高浮雕、淺浮雕、線雕等雕刻技法,其中圓雕的動物、飛禽,淺浮雕的五銖錢幣等都極其形象生動,和建築物結合得非常貼切,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顯示出畫像雕刻與建築造型具有和諧統一的藝術構思。其高超的建築、雕刻技術對於當今工程建造設計,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歷史

漢代石闕是我國現存地面建築實物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建築類型,因此正陽石闕作為全國僅存的幾處漢代墓闕之一,其價值之高是不可估量的。1963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