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負電子對形成

正負電子對形成

正負電子對形成是指當光子能量大於兩個電子的靜止質量(即大於1.02MeV)時,它們與物質相互作用可產生一對一正、負電子對,而光子本身則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負電子對形成
  • 外文名:positive-negative electron pair creation
  • 所屬學科:物理
  • 發現者:安德森
  • 發現時間:1933年
正電子的發現,電子對的產生與質湮輻射,

正電子的發現

中子發現後不久, 1932年安德森發現了正電子,當他用威耳遜雲室研究宇宙線時,在所拍攝的照片中發現若干彎曲的帶電粒子徑跡,經過研究證明,形成這些徑跡的粒子的質量與電荷數應該與電子相同,但它的徑跡的彎曲方向卻與電子的相反,因此說明這粒子的電荷應該是正的,稱它為“陽電子(或正電子)”。
其實安德森在實驗上發現正電子之前,狄拉克(1928)由相對論量子力學理論預言有正電子的存在。在求解自由電子的狄拉克方程時,給出兩部分電子能量本徵值,一部分從
,另一部分從
。這就是說電子除了有正能量外還有負能量。由以上結果可見,電子的能量分布在二個間隔為
的連續區域內,如圖1所示,如果電子從負能量區向正能量區過渡時,至少需要
的能量。
圖1圖1
但一個處於負能區的電子將表現出奇怪的特性,因為它的能量是負的,它應具有負質量,所以它將具有與力的方向相反的加速度等異於通常粒子的性質,然而這種電子,人們卻從來沒有觀察到過,為了克服這個困難,狄拉克提出了下列假設:在正常狀態下,所有負能量的能量狀態都被電子所填滿,而正能量的狀態則僅局部被占據,因為所有負能量的狀態都被填滿,因此有無限多的負能量電子均勻分布在負能量區域,形成所謂“本底”,所以平時不易察見它們。但如當某個負能量電子吸收了能量E(
),而從負能量區躍遷到正能量區後,在均勻的本底中就留下所謂“空穴”, 這樣我們就可一方面發現具有正能量的通常電子,另一方面同時又察見那個“空穴”,但這個“空穴”和具有負能量的電子本身不同,而將與帶有正電的通常粒子的性質相類似。狄拉克起初認為這種“空穴”就是質子,但後來知道它們的性能應該和具有等於電子質量的粒子相同。正電子的發現證實了這種帶正電的電子的存在。

電子對的產生與質湮輻射

能量大於兩倍電子靜止能量的
光子,它與實物相互作用時,例如在雲室中穿過鉛板時,可發現有一對曲率相反的電子對徑跡。
這可用狄拉克理論來說明,根據狄拉克理論,正能量電子區域與負能量電子區域的間隔為
,所以如果有一個
光子,它的能量
,就有可能被負能量區的一個電子所吸收,該電子被激發而躍遷到正能量區域,表現為一個正能量的電子
,同時留下的“空穴”則表現為一個正能量正電子
,合起來看,則在原子核旁發生如下產生電子對的過程:
上述過程於1933年確被安德森在雲室實驗中發現。
與產生電子對相反的過程,即一個正電子與一個負電子相結合而轉變為
光子的過程也曾被觀察到,因為這種效應要同時遵守能量守恆與動量守恆,所以
光子必然成對產生,而且在質心坐標系中兩個
光子的投射方向相反,正負電子對轉變為
光子的過程,在一般文獻中波稱為“湮沒輻射”。物理學中的一些唯心主義流派將正負電子對轉變為
光子的現象當作“物質消滅了”的證據,實際上,這是物質由一種形式(實物)向另一種形式(場)的轉變過程,物質並沒有消滅,在轉變過程中,根據質量能量聯繫定律,實物的靜止質量變成了場的運動質量,實物的“潛在的”能量變成了場的“活躍的”能量,質量與能量仍然守恆。
正電子
是人類第一次在實驗上發現的“反粒子。
是一對正、反粒子,而正、反粒子的成對存在是自然界的普遍現象。凡有一種粒子,必然有其對應的反粒子存在,即使不帶電的中性粒子也不例外。從1955年起陸續發現了反質子反中子反中微子、反介子和反超子等。正粒子與反粒子有相同的質量、自旋、壽命,而電荷等值異號,磁矩方向相反。從理論上講,還應該有反原子核、反原子、反物質、反星體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