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

正法華經

《正法華經》,十卷,西晉竺法護譯。西晉竺法護於泰康七年(286)譯於長安。是一部早期大乘佛教經典。經中宣揚佛陀設教化以普渡眾生,使人人得以成佛,並宣說了一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 (譯作光世音)的種種事跡,極大地鼓勵了當時處在戰亂浩劫中的廣大民眾。

基本介紹

  • 書名:正法華經
  • 又名:法華經
  • 譯者竺法護
譯本,內容簡介,

譯本

《法華經》現存漢譯本只有三種,《正法華經》是現存最古者。本經原本乃于闐國王宮所藏六千五百偈貝葉本,有大量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所無之譬喻故事,且品名異於《妙法蓮華經》者亦不少,故為對照研究《法華經》之重要資料。

內容簡介

全經分為二十七品,內容與羅什本大致相同,不過也有細節出入:“藥草品”(羅什譯為“藥草喻品”)中有迦葉之問答及日月生盲之譬喻;“授五百弟子決品”(羅什譯為“五百弟子授記品”)中有入海取寶之譬喻;“藥王如來品”(羅什譯為“法師品”)中有寶蓋王及千子善蓋太子法供養之事;又諸咒皆翻梵為漢;於“總持品”(羅什譯為“陀羅尼品”)與“樂普賢品”(羅什譯為“普賢菩薩勸發品”)中有關陀羅尼之漢譯出入甚大;將“提婆達多品”與“見寶塔品”合為“七寶塔品”;“光世音普門品”(羅什譯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無“重頌”;“囑累品”列最後一品。以上幾條,是《正法華經》與《妙法蓮華經》之不同。
佛教經錄記載,竺法護於西晉武帝太康七年八月十日譯出《正法華經》,是《法華經》之第三譯,張士明、張仲正、聶承遠等筆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