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射線
- 外文名:anode rays
- 套用學科:電機工程
- 類型:陽極射線
正射線發明過程,相關概念,
正射線發明過程
E.哥爾德斯坦在德國花了很長時間研究陰極射線的性質和組成,而且在1886年又試圖用與產生陰極射線相對應的方法,在抽成真空度不大的管中裝上與陽極同軸線的和中部帶孔的陰極,企圖發現陽極射線,並且他也確實發現了從陽極向陰極發射的射線,他稱之為“隧極射線”。這種射線的顏色與陰極射線不一樣,並且他發現它不能被磁場所偏轉,因而一直惶惑不解。
1898年,另一位德國物理學家W.維恩( Wilhelm Wien)用較強的磁場和電場進行實驗,發現了隧極射線的徑跡發生偏轉現象,這意味著它帶有正電荷。另外,W.維恩還根據發現陰極射線在磁場和電場中偏轉後測算荷質比的辦法,測算出隧極射線粒子的e/m值在10的四次方數量級,也就是與電解液體中氫原子的e/m值同數量級,但是他還不能測出這種質量與氫原子相當卻帶正電荷的粒子具體是什麼。
發現電子的J.J.湯姆森實際上到1905年才騰出手來研究隧極射線,但是他認為還是稱它為“陽極射線”或“正射線”( positive rays)比較合適,實際上他採用了“正射線”這個名字。他說,他認為對這種射線的研究將對搞清正電載體的性質會有幫助,也就是通過這種研究可以了解或發現“正電子”是什麼。
相關概念
質譜儀:阿斯頓(F.W. Aston)是卡文迪什實驗室的一名工作人員,曾經協助J.J.湯姆生研究正射線,經過長期實踐,發明了質譜儀,從而獲得1922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