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文
正像是與實物左右方向相一致的圖像。
套用
與被攝體明暗程度和色彩一致,動作正向的影像。在感光紙上出現,為照片;在感光片上出現,為電影片或
幻燈片。
眼睛看到物體正像的原因
根據凸透鏡的原理,眼睛是如照相機一樣成的是縮小、倒立、的實像。
那么為什麼我們看物體是正的呢?
在視覺上,有個叫做“心理回倒”現象。即,我們在
視網膜上捕捉到的是倒立的像,但是大腦將倒立的像,進行了“回倒”,從而變為正立的像。有研究人員做過實驗,試驗方法大致是這樣的,他在自己的眼睛佩戴凸透鏡,這樣他“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像了。但研究生人員深入進行了實驗,他繼續佩戴凸透鏡(且一直不拿下),大概兩周后,他神奇地發現,在佩戴凸透鏡的情況下,他居然也可以“看到”正立的像。
負片與正片
Negative Film:是經曝光和顯影加工後得到的影像,其明暗與被攝體相反,其色彩則為被攝體的補色,它需經印放在照片上才還原為正像。簡單的來講我們所拍攝的膠片沖洗出來後,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再通過擴印或放大成照片就變成了與所拍攝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我們平時所說的照片底片,也就是普通
膠捲沖洗出來的底片叫做負片,負片的顏色是我們實際拍攝圖像的反轉色,要製成照片還需再重新曝光,通過擴印或放大成照片,才變成了與所拍攝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正片)。
而所謂
反轉片,又稱正片、
幻燈片,使用上與普通負片差不多(暴光要寧欠勿過),反轉片在底片上所呈現的顏色就是實際的顏色,可以直接使用,如放映幻燈片。
之所以叫反轉片是因為此膠片在沖洗的初顯時為
負像,經中途曝光後再次顯影時轉為
正像。因此沖洗也與負片不同,反轉片採用E-6工藝,而負片採用C-41工藝。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比負片要好的多,色彩上也非常出色。
黑白膠片與彩色膠片無論是負片、正片或反轉片,都有黑白膠片和彩色膠片之分。
彩色反轉片用於景物拍攝。經過反轉沖洗過程可以直接獲得與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於放映和印刷製版。特點是:反差比負片大,比正片小;寬容度比負片小,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為無色透明。
負像變正像的途徑
反轉片
反轉片(即正片)是用來印製照片、幻燈片和電影拷貝的感光膠片的總稱。它能把底片上的負像印製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與被攝體相同。黑白正片的感色性僅限於紫藍色光、
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攝影中很少使用。彩色正片用於印製彩色放映拷貝(電影、幻燈)。特點是:反差大、灰霧度低、清晰度高、感光度低。
反轉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我們說的反轉其實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於靜態攝影。稱其為反轉片是有道理的:顯影第一階段成的是負像,然後才是彩色染料形成的正像。反轉片是在拍攝後經反轉沖洗可直接獲得正像的一種感光膠片。黑白反轉片可直接獲得影像陰暗與被攝體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轉片可直接獲得色彩與被攝體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實鮮艷,但寬容度較小。反轉片由於有高質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於印刷製版或作幻燈片,專業攝影師在拍攝廣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轉片。
反轉片可直接用放幻燈機播放,但要洗成照片其實一點也不麻煩,所有數碼沖印店都可擴印。對於雜誌來說最好是曝光正常,因為曝光不足可能會損失暗部細節,從而影響印刷後的效果。
負像變正像的發展歷史
公元前400多年,中國哲學家墨子觀察到小孔成像的現象,並記錄在他的著作《墨子·經下》中,成為有史以來對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論著,為攝影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
墨子之後,古希臘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和數學家
歐幾里德、春秋時期法家韓非子、西漢淮南王劉安、北宋科學家沈括等中外科學家都對針孔成像有頗多論述,針孔影像,已為察覺乃至運用,但只可觀察,無法記錄。
1250年,歐洲修道院道士馬格納斯發現銀鹽受光變黑的現象。這樣,發明攝影術所需的兩方面基礎——物理學與化學新認識,為攝影術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國人牛頓首先論及“干涉色”現象。
1725年,德國紐倫堡阿道夫大學醫學教授亨利其舒爾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發現硝酸銀溶液在光作用下會變黑,並於1727年發表論文《
硝酸銀與白堊混合物對光的作用》,論文討論了硝酸銀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記錄圖案的功能,德國人稱之為現代攝影的始祖。
1757年,英國人道龍發明消色差透鏡。同年,義大利人貝卡利發現了氯化銀的感光性能。
1793年,法國尼埃普斯兄弟兩人首先構想利用感光物質來固定針孔鏡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2年,英國人湯姆斯維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機”,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銀紙,其學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銀取代硝酸銀定影,製成人類史上第一張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譽為“暗箱”與感光材料結合的先驅者。
1816年,法國人約瑟夫·尼塞費爾·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鏡裝配成第一架照相機。並使用它製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負像照片。
1817年,德國人格羅特胡斯創立光化學反應的理論,並在1818年公開發表。
1819年,英國人赫謝爾(John Herschel)發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銀固定下來,從而可長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
1822開始,法國人約瑟夫·尼塞費爾·尼埃普斯(1765——1833),研究以玻璃板為片基固定影像。
1824年由法國人N尼埃普斯拍攝了世界上第一張正像照片《餐桌》。
1825年,取得以金屬版固定的影像。這就是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蝕法”。
1825年,尼埃普斯用曬相法在塗有瀝青的石板上製作了《牽馬少年》照片。畫面翻拍十七世紀的一幅荷蘭版畫。
1826年,世界上第一幅實景照片《窗外》問世,是法國尼埃普斯尼埃普斯在經過13年的反覆實驗後,於1826年拍攝的他住房視窗外的景況。他把一塊塗有能感光的瀝青層的白蠟板放置在暗箱裡,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視窗,曝光了8個小時,再經過熏衣草油的沖洗,獲得了人類拍攝的第一張照片。在這張正像上,左邊是鴿子籠,中間是倉庫屋頂,右邊是另一物的一角。由於受到長時間的日照,左邊和右邊都有陽光照射的痕跡。尼埃普斯把他這種用日光將影像永久的記錄在玻璃和金屬板上的攝影方法,稱作“日光蝕刻法”,又稱陽光攝影法。他的攝影方法,比達蓋爾早了十幾年,實際上應被稱為攝影術的發明者,只是由於尼埃普斯為保密而一直拒絕公開,也就未被予以公認。美國蓋蒂研究保護所的科學家最近對這張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進行全方位分析後認為,這張照片保護完好。科學家正在設計一個內含惰性氣體的密封盒,以求使這張照片能夠再保存數百年。這幅照片最後一次公開展覽的時間為1898年,此後一度銷聲匿跡,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科學家杜森·斯圖里克說:“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個歷史,還有膠片和電視的發展,就會發現,它們都是從這第一張照片開始的。這張照片是所有這些技術的老祖宗,是源頭。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