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吐

嘔吐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見症狀,其它各系統病變亦常發生嘔吐,甚至造成失水、酸鹼平衡失調等嚴重後果。因此,及時治療嘔吐對於縮短病程,恢復健康有一定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吐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運用止吐藥緩解或制止嘔吐的症狀的治療方法。

解讀

臨床以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謂之吐,無物有聲謂之乾嘔,嘔與吐常同時並見,故合稱為嘔吐。
引起嘔吐的原因繁多,且嘔吐在某些時候又是人體排出胃內有害物質的保護性反應。因此,治療嘔吐時應同時重視病因治療,不可單純止嘔。
某些中藥具有一定的止嘔止吐作用,但單用時較少,-般都是配入複方中套用,根據引起嘔吐的病因不同,選擇各所擅長的中藥。

中醫套用

1、常用止(嘔)吐中藥
祖國醫學認為嘔吐是由於胃失和降,氣逆於上所引起。因此,六淫之邪、飲食不當、情志失調等多種病變侵犯於胃,皆可發生嘔吐。治嘔當分虛實寒熱,辨證論治,但選方用藥甚為重要。有止嘔作用的中藥散見於有關著作的各個章節。今蒐集常用止嘔藥,總結如下:
(1)藿香:辛、微溫。功能和中止嘔,芳香化濁。用量:3-9克。
(2)生薑:辛,微溫。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暖肺祛痰。用量:3-9克。
注意事項:生薑口服吸收後經腎臟排泄,若劑量過大還可能刺激腎臟發炎,故用量不宜過大。
(3)乾薑:大辛,大熱。功能回陽救逆,溫中止瀉,溫肺化痰,溫經止血。乾薑沒有直接止嘔作用,借其溫中之功以止嘔而治胃寒嘔逆。用量:3-12克。
(4)高良姜:辛,熱。功能溫中止痛,健胃止嘔。高良姜溫中止嘔而治胃寒嘔逆。其止嘔作用與生薑相當,但較乾薑為強。用量:3-9克。
(5)竹茹:甘,微寒。清熱止嘔,化痰開郁以止嘔,治胃熱嘔吐而兼有痰郁者更佳。用量:3-9克。
(6)半夏:辛,溫,有毒。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量:3-9克。
注意事項:反烏頭。
(7)丁香:辛,溫。溫中止嘔,溫腎助陽,較長於止嘔。
(8)吳茱萸:辛,苦,熱。能溫中止嘔,理氣止痛。用量:3-9克。
(9)代赭石:苦,寒。平肝潛陽,又能止嘔。尤宜於因肝胃氣逆而致之嘔吐。用量:9-30克。
(10)陳皮:辛,苦,溫。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借其理氣健脾之功以治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用量:3-9克。
(11)柿蒂:苦,澀,平。是治療呃逆的專藥,也可止嘔吐。用量:3-9克。
(12)伏龍肝(灶心土):辛,微溫。功能止嘔止血。用量:15-30克
(13)香薷:辛,微溫。發汗解表,祛暑化濕。以其祛暑化濕作用而止嘔。用量:3-9克。
(14)白豆蔻:辛,溫。能下氣止嘔,溫中化濕。用量:3-6克,散劑1.5-3克。
(15)砂仁:辛,溫。調氣溫中,化濕健脾。其性效主治與白豆蔻相似。
(16)草豆蔻(草蔻):辛,溫。功能健脾燥濕,溫中止嘔。用量:3-6克,入丸、散酌減。
(17)蒼朮:辛,苦,溫。其氣香辛烈,性溫而燥,用治脾為濕困,運化失司,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煩悶嘔惡者。用量3~9克。
(18)黃連:苦,寒。以其清熱燥濕之功對胃腸濕熱所致之嘔吐有特效。用量:2-5克。
(19)木瓜:酸,溫。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以治霍亂吐瀉。用量:3-9克。
(20)烏梅:酸,平。可斂肺,澀腸止瀉,又能止嘔。止嘔主要用於蛔蟲為患所致之嘔吐,烏梅能防止常山所致之嘔吐。用量:3-9克。
(21)沉香:辛、苦、溫。功能降氣,溫中暖腎。用量:0.9-3克。
(22)蘆根:甘、寒。清肺胃熱邪,生津止渴而治胃熱嘔吐兼有傷津口渴者。用量:6-30克,鮮品60-120克。
(23)枇杷葉;苦、平。清熱止渴,和胃止嘔。用量6-12克。
(24)旋復花(復花):辛,苦,鹹,微溫。止咳祛痰,降氣止嘔。用量:3-9克。
(25)紫蘇:辛、溫。功能發表散寒,理氣和中,多用於感冒而兼有嘔吐者。用量:3-9克。
(26)檳榔(玉片):辛、苦、溫。其功用除以驅絛蟲、消脹滿為主外,尚能防止常山所致之嘔吐。用量:6-18克。
2、常用止(嘔)吐方劑:
(1)外邪犯胃所致嘔吐,用藿香正氣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組成: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去皮)、半夏曲、白朮、陳皮(去白)、厚朴(去粗皮,薑汁炙)、苦桔梗、藿香、甘草(炙)。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同煎至七分,熱服,如欲出汗,衣被蓋,再煎並服(現代用法:散劑,每服9g,生薑、大棗煎湯送服;或作湯劑,加生薑、大棗,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主治:外感風寒,內傷濕滯證。惡寒發熱,頭痛,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噁心嘔吐,腸鳴泄瀉,舌苔白膩,以及山嵐瘴瘧等。
(2)飲食停滯所致嘔吐,用保和丸(《丹溪心法》)加減。
組成: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
用法:上為末,炊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遠白湯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水泛為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滯胃脘證。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逆,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
(3)痰飲停胃所致嘔吐者,用小半夏湯(《金匱要略》)合苓桂術甘湯(《傷寒論》)加減。
小半夏湯:半夏、生薑。水煎,分兩次服。功能和胃化飲,降逆止嘔。
桂苓甘術湯: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水煎,去滓,分3次服。功能健脾滲濕,溫化痰飲。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及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者;近代也用於耳源性眩暈。
(4)肝氣犯胃所致嘔吐,用四七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組成:又名厚朴半夏湯、大七氣湯、七氣湯。半夏、茯苓、紫蘇葉、厚朴。
用法:為粗末,每服四錢,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水煎服。
功用:行氣散結,化痰降逆。
主治:治痰氣互結,咽中如有物梗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狀如炙臠,或中脘痞滿不舒,痰盛氣急,嘔逆噁心,及婦人惡阻等。
(5)脾胃氣虛所致嘔吐,用香砂六君子湯(《古今名醫方論》)加減。
組成:人參、白朮、甘草、陳皮、半夏、砂仁、木香、生薑。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痰。
主治:脾胃氣虛,痰阻氣滯證。嘔吐痞悶,不思飲食,脘腹脹痛,消瘦倦怠,或氣虛腫滿。
(6)脾胃陽虛所致嘔吐者,用理中湯(理中丸做湯劑《傷寒論》)加減。
組成:人參、乾薑、甘草、炙白朮。
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溫中祛寒,補氣健脾。
主治:脾胃虛寒證。脘腹綿綿作痛,喜溫喜按,嘔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潤,脈沉細或沉遲無力;陽虛失血證。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質清稀;脾胃虛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後多涎唾;或小兒慢驚等。
(7)胃陰不足所致嘔吐者,用麥門冬湯(《金匱要略》)加減。
組成:麥門冬、半夏、人參、甘草、粳米、大棗。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主治:虛熱肺痿。咳嗽氣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虛數;胃陰不足證。嘔吐,納少,呃逆,口渴咽乾,舌紅少苔,脈虛數。
3、嘔吐的外治法
(1)生薑、半夏各等份,共炒熱,布包熨胃脘、臍中及臍下等處。適用於胃寒嘔吐。
(2)酒炒白芍、胡椒、蔥白。將白芍、胡椒共研為末,蔥白與上藥共搗成膏,貼於上脘,每日1次,治寒濕嘔吐。
(3)吳茱萸,研細末,薑汁調糊,敷中脘,治寒性嘔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