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止修學派本
簡介,學術主張,主要著作,
簡介
止修學派本源自王守仁門下,但另以“止修”為宗旨,故名。創始人李材,字孟誠,號見羅,明朝中後期豐城(今江西豐城縣)人,嘉靖年間進士及第,官至雲南按察使,原拜鄒守益為師,學習“致良知”說,後變更其說,選“止修”二字,為其學說的精髓,並以此為獲得孔子、曾子的真傳,創止修學派。門人有王尹卿、陳永寧、韋純顯等。
學術主張
止修學派主張“我”是世界本體,而破“知”(“心”)本體論。認為:“事雖紛壇,纂須我處置。畢竟宰天宰地宰人宰物,運轉樞機,皆是於我。離身之外,無別有本”(李材《大學約言》)。“以知為體,孔子不聞”,“從古立教,未有以知為體者”(李材《答詹養澹》)。“良知者,發而不如其本體之知者也,非知體也”,即良知發動不是增加其自身的知,也不是反回“知”的本體。還斷然說:“知覺之知,德性之知,與夫或以獨知為良知,或以“獨”之一字為良知,總屬閒談,俱可暫停高閣。”
該學派以“知止”為原則,以“修身”為目的,提出“止修”說。認為:“《大學》所以必先知止”,“‘知’得‘止’,則不論動靜閒忙,自然常有事乾,翼翼小心,昭事上帝”(李材《答詹養澹》)。“止”即“止於至善”,“知止”是言行尺度,是非標準。“修身為本,乃為大歸”(李材《答蔣崇文》)。以“知止”為原則,為著手處,以“修身”為目的,為歸宿,使人隨事隨物而實“止”之,實“修”之,即所謂“格致誠正”。並強調儒學之“實”,說:“儒者之論學,事事歸實,釋氏之論學,事事歸空。事事歸實,蓋有從立教開宗,合下見性處便實,直說到無聲無臭,不睹不聞,至隱至微處,亦無往而非實也。”(李材《答塗清甫》)
李氏對其“止修”說還概括說:“《孟子》道‘性善’,《大學》說‘至善’,《中庸》要‘明善’。以謂不明乎善,則不能修乎身也。正是不知止於至善,則不能修乎身也。豈可強心之用為體,抑天之命為知?”(李材《答董蓉山》)“止修”說又與孔說緊緊貼靠,說“三省則修之矩□,一貫則止之淵源”。
該學派認為人性本善源自先天,才有高低成自後天。說:“盞儒惟本天也,故於性上,只是道得一個善字。”(《答董蓉山》)“世間事但屬伎倆知解者,信乎有能有不能,此所以可逐罪於才。若夫為子而不孝,為臣而不忠,是所謂為不善也,豈亦可雲才不能孝,才不能忠,而直以不善之罪矮之於才乎?”(李材《答李汝潛》)孝、忠屬於“性”的範疇內,“性”與“才”不可混為一談。主張知行本來合一。認為“知即是行,行只(即)是知,此知行所以本來合體也”,“知到極處”,自然就“行”,“行到極處”,則必然“知”(李材《答陳汝修》)。
該學派主張“安身”為本,反對殉人。認為《易經》:“安其身而後動”,是言“本末始終之序”,身未安而不動。出於對本末的考慮,出於對“身”的重視,認為殉人是“忘本逐末”,極力反對,強調“不但知本者,不可殉人,即求仁者亦決無有殉人之理”。此觀點與泰州學派反對以身殉人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