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丁鮭

歐洲丁鮭

歐洲丁鮭(Tincaeus)屬鯉科,分布於歐洲大陸水域中,由於其適應性強,逐漸擴展到中亞和西北利亞,在我國新疆和黑龍江省也有分布,當地也稱為黑魚。丁鮭肉質好、味道鮮美,加上較少養殖,市場價格較高,是國家 “十五”水產計畫推廣的重點引進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洲丁鮭
  • 外文名:Tincaeus
  • :鯉科
  • 分布:歐洲大陸水域中
  • 學科:生命科學
生態特徵,養殖技術,發展研究,

生態特徵

丁鮭形似白鰱,體側扁而高,腹部圓,頭鈍,口端位,口角處有一對很短的顎須。下咽齒一行,鰓耙短小,12-15。鱗細小,隱藏於皮下,排列很密。側線鱗87-120。背鰭條3.7-9。尾鰭平截或後緣稍凹入。丁鮭歲是一種棲息於靜水或緩流泥底的底棲魚類,適應性強,對水質和溶氧無苛刻要求,其它養殖魚類能長生長的水體其亦能生長,生殖和育肥時不作遠距離洄游,食性雜。丁鮭3-4齡性成熟,通常雄體較雌體成熟早,卵小,粘性,懷卵量30-40萬粒。

養殖技術

丁鮭為雜食性魚類,可混養和專養,人工配合飼料中蛋白質含量34%,其中動物蛋白占16%、植物蛋白占18%即可。
養殖方法同四大家魚的底層魚相似,在鱉池、鰻池和其它養殖池均可套養。但它養殖密度較高,在水溫0℃-40℃均能適應,最佳生長溫度20℃-30℃,當年6月放養的1-3厘米規格的種苗,年底可長到200-400克,第二年可長到1000-1500克,最大個體達70厘米、7.5公斤。丁鮭引進後經試養,發現在我國各地均可養殖,容易推廣,是調整品種結構的一個新品種。

發展研究

安陽市水產科學研究所於1984年成立。所主要職能是水產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與推廣。有職工2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人,具有高中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8人,下設辦公室、科技室、水產綜合試驗場和水產良種試驗場。1988年以來,先後承擔省、市科技攻關項目20多項,引進名、特、優、新水產養殖對象20餘種先後獲省市科技進步獎5項。在研項目有:《歐洲丁鮭的養殖及繁殖技術研究》、《美國黃金鱸養殖及繁殖技術研究》等。現有各類優良養殖品種10餘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