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傳光,男,1965年生,湖北隨州人,博士,教授。碩/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化學與材料及生命科學,特別是與生物醫學材料相關領域的交叉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欽傳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職稱:教授
- 職務:碩士生導師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人事部回國留學人員擇優科研基金項目、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重點項目、西北工業大學基礎研究基金項目;曾參與美國NIH基金項目、加拿大自然科學與工程研究項目、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科技創新基金項目等;指導博士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4項、中國博士後基金4項、陝西省科技項目2項。在Angew. Chem.Int.Ed.,J. Med. Chem,J. Comb. Chem.,Biochemistry,J. Org. Chem.等重要的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多篇,已獲得2項授權的中國發明專利。成功舉辦並主持了2008年7月在西安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多肽學術大會”。目前為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藥學會會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教育部科技獎勵評審專家;陝西省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Mini Reviews in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Molecular Diversity,Molecules,Journal of Food Science,African Journal of Biotchnology等國際雜誌以及《中國科學通報》、《藥學學報》、《中國科技線上》等國內期刊的通訊審稿人;國際合作訪問研究3次,國際學術大會邀請口頭報告12次,全國學術大會口頭報告6次。副主編輔導教材2部,參編專著4部。
教育背景
1998-2001:博士,華中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1987-1990:碩士,蘇州大學,有機化學專業;
1983-1987:學士,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專業。
工作經歷
2005-至今:西北工業大學教授,碩/博士研究生導師,化學與生物醫學工程
2011-2011: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化學系訪問教授,有機化學與生物化學(合作教授:G. Andrew Woolley, Mark Lautens,Michael Thompson)
2008-2008:英國愛丁堡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聯合化學研究中心訪問教授,有機化學與材料化學(合作教授:Mark Bradley,David O’Hagan)
2003-2005: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系博士後,有機化學與生物化學(合作教授:Dehua Pei)
2002-2003: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博士後,生物有機與藥物化學(合作教授:Zhihong Guo)
1992-1993:羅馬尼亞加拉茲大學訪問學者,化學與生物技術(合作教授:Dan Valentina)
1990-2005: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湖北工業大學,有機化學與生物製藥工程,碩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化學與材料及生命科學,特別是與生物醫學材料相關領域的交叉研究。把化學的工具和方法,包括合成的、結構的和分析的,套用於研究生物材料和醫學問題,分子生物學的手段也被用來解決化學問題。生物催化的綠色有機合成和結構多樣性的組合化學合成使系統地研究生物材料成為可能,其主要策略是採用天然產物或人工設計合成的小分子作為探針,參與、影響、干預甚至改變生物大分子材料(如蛋白質,多糖和核酸)的功能,探討各種生理或病理過程中分子識別和信號傳導的分子機制,特別是小分子與蛋白結合後引起蛋白功能變化的研究如抑制作用和活化作用。這些研究所獲取的知識不僅有助於闡明細胞過程的細節和調節機制,增進在分子水平上對醫學材料和生命本質的認識,而且對於設計,創製和開發新穎醫藥和生物材料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主要研究方向:
1.功能導向新藥用材料的可控、高效、綠色設計合成理論和方法
2.基於天然產物(環狀多肽和小分子活性組分)的化學生物學研究
3.生物高分子材料(蛋白質和多糖)的化學修飾及其功能調控
4.納米生物醫學材料的空間仿生合成、與細胞相互作用及調控規律。
科研項目
2006年以來,主持並帶領課題組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縱向課題11項: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672086.(主持完成)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802057.(合作完成)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001012.(合作在研)
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101304.(合作在研)
5.國家人事部回國留學人員科研基金,編號 國人廳發[2007]170號.(主持)
6.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壹等),編號20080440195.(合作完成)
7.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編號201003068.(合作完成)
8.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貳等),編號20070411144.(合作完成)
9.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貳等),編號20080441194.(合作完成)
10.陝西省自然科學基礎研究計畫重點項目,編號2012JZ2002(主持在研)
11.陝西省教育廳科技攻關計畫項目,編號2011K08-12(合作在研)
重要論文(*通訊作者)
1. Samanta S.,Qin C.G.,Lough A.J., Woolley G.A*. (2012). Bi-directional photo-control of peptide conformation with a bridged azobenzene derivative.Angew. Chem. Int. Ed.51 (26):6452-6455.
2. Samanta S.,Qin C.G.,Lough A.J., Woolley G.A*. (2012). Bi-directional photo-control of peptide conformation with a bridged azobenzene derivative.Angew. Chem.124 (26):6558-6561.
3. Qin,C.G.*,Li, Y., Niu, W.N., et al. (2011). Composi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in fruit of waxberry.Czech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9(2): 171-180.
4. Qin,C.G.*,Xu, C.L., Zhang, R.J., et al. (2010). On-resin cycliz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aterocidin and its analogues.Tetrahedron Letters51(9):1257-1261.
5. Xu, C.L.,Qin, C.G.*,Zhang, R.J., et al. (2010). Solid-phase synthesis and antibiotic activities of cyclodecapeptides on the scaffold of naturally occurring Laterocidin.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 (1):164-167.
6. Qin,C.G.*,Li, Y., Niu, W.N., et al. (2010). Analy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anthocyanins in mulberry fruit.Czech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8(2): 117-126.
7. Qin, C.G.*, Li, Y., Zhang, R.J., et al.(2009). Separation and elucidation of anthocyanins in fruit of mockstrawberry (Duchesnea indica Focke).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3(17): 1589-1598.
8. Qin,C.G.*,Ding, Y., Hang, K.X., et al. (2008).Protective effect of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polysaccharide on immunological liver injury in mice.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8(5):607-612.
9. Ding, Y.,Qin,C.G.*,Guo, Z.H., et al.(2007).Solid-phase total synthesi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of Loloatins A-D.Chemistry & Biodiversity4(12):2827-2834.
10. Ding, Y.,Qin,C.G.*,Niu, W.N., et al.(2007).Solid-phase synthesis and self-assembly formation of Tyrocidines.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81(9):1577–1585.
11. Qin, C.G.,Wavreille, A.-S., Pei, D.H. (2005) Alternative mode of binding to phosphotyrosyl peptides by Src Homology-2 domains.Biochemistry44(36):12196-12202.
12. Qin, C.G.,Bu, X.Z., Zhong, X.F., et al. (2004). Optimization of antibacterial cyclic decapeptides.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6 (3): 398-406.
13. Qin, C.G.,Zhong, X.F., Ng, N.L., et al. (2004). Facile solid-phase synthesis of cyclic decapeptide antibiotic Streptocidins A-D.Tetrahedron Letters45 (1): 217-220.
14. Qin, C.G.,Zhong, X.F., Bu, X.Z., Guo, Z.H. (2003). Dissociation of antibacterial and hemolytic activities of an amphipathic peptide antibiotc.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46 (23): 4830-4833.
15. Qin, C.G.,Bu, X.Z., Wu, X.M., Guo, Z.H. (2003). A chemical approach to generate molecular diversity based on the scaffold of cyclic decapeptide antibiotic Tyrocidine A.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5 (4): 353-355.
16. Qin, C.G.,Huang, K.X., Xu, H.B. (2002).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mucus of the loach,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Carbohydrate Polymers49 (3): 367-371.
17. Qin, C.G.,Huang, K.X., Xu, H.B. (2002).Protective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 from the loach on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peroxidative damage of hepatocyte.Journal of Nutrition Biochemistry13 (10): 592-597.
學術活動
中國化學會會員、中國藥學會會員、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中國微生物學會會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同行評審專家、2008-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獎勵同行評審專家
陝西省化學會會員、陝西省藥學會藥物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教育系統職稱評審委員(2011)
Mini Reviews in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Molecular Diversity,Molecules等國際雜誌以及《中國科學通報》、《藥學學報》等國內學術期刊的通訊審稿人
主持2008年7月在西安召開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多肽學術大會”,國際合作訪問研究3次,國際學術大會邀請口頭報告12次,全國學術大會口頭報告6次。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聖安德魯斯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保持著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在科學研究、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術榮譽
湖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3年
湖北省政府專項津貼獎,2003年
西北工業大學“三育人”先進個人,2008年
西北工業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一等獎(導師),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