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欒城,山西太原、大同、陽泉、長治、朔州、榆次,青海天峻,湖南益陽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傈僳族有此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姓
- 評價:較罕見姓氏
- 地區:河北獲鹿山西太原大同陽泉
- 基本介紹:古音讀作qí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歷史名人,次 非,次 多,次成剛,
基本介紹
次[次,亦可讀作chí(ㄔˊ),不可讀作cì(ㄘ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伏羲氏之子十日,屬於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海外東經》記載,伏羲氏之子為十日,十日一族以日神為姓氏,稱“暘”,後沿水而居,立姓為“湯”姓,是中華民族最為古早的姓氏之一。在湯姓族人的後裔子孫中,分衍有湯次氏。在湯次氏的族群之中,後再省文簡改為單姓有湯氏、次氏等。該支次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該支次氏人口非常稀少,皆尊奉太昊伏羲氏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楚頃王襄之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叫作季連。季連得羋姓,稱季連氏。季連氏氏族承襲羋姓,後來創造了不朽的荊楚文化。在季連的後裔下傳至熊橫,即位為楚頃襄王(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在他執政的戰國末期,曾將楚國都城遷於陳(今河南周口),一直到其子楚考烈王熊完(羋元)即位後,為了避開秦國強大的勢力,方再次講國都遷回。在楚頃襄王的支庶後裔子孫中,有留居陳邑不隨楚考烈王回遷者,分衍有次氏,仍為楚國公族。該支次氏族人眾曾產生了一位千古傳神的“斬蛟勇士”,名叫次非。
該支次氏族人皆尊奉熊橫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屬於漢姓夷化又漢化改姓為氏。據劉邦第七十一代孫、高橋通泰提供的《日本島田高橋家系圖》中的記載,魏、晉之際,漢高祖劉邦的後裔、東漢末代皇帝漢獻帝劉協的玄孫劉阿知率族人以及屬下兩千餘人渡海遷入倭奴國,受封阿知使主,融入倭奴族,史稱阿知王,或稱阿智王。他的兒子劉賀都被當時的倭奴國君主雄略天皇取其父劉阿知名字末字“知”的讀音賜姓為直,成為劉漢後裔的第一個倭姓。阿智王一族傳承到倭奴國朱雀天皇時代(公元930~946年),有徵西將軍大藏春實,他的第九代孫大藏種直生有五個兒子,他們的後裔分別形成了五個新的倭化姓氏:
太郎大藏賴種,移居高橋城,以高橋為氏,後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橋氏;
次郎大藏幸種,移居江上城,以江上為氏,後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
三郎大藏種雄,以秋月為氏,是為大藏秋月之祖;
四郎大藏種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為氏,後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
五郎大藏種景,以波多江為氏,成為大藏波多江氏的開姓始祖。
其中的次郎大藏幸種(次子)的後裔,在北宋徽宗趙佶執政早期(公元1101~1105年期間)以“使臣”的身份返回中國,曾在湖南一帶學習、生活、經商,並有人留居中原,之後依漢俗改姓氏為“次劉氏”,其後裔子孫大多恢復祖姓為單姓劉氏,亦有以家族齒序稱次氏、仲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次氏以桂陽為郡望,即今湖南,族人皆尊奉劉邦、以及劉邦第四十八代孫大藏種直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於匈奴族,出自古匈奴分支突厥族官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史籍《隋書·突厥傳》記載,突厥民族在阿斯納·沙缽略可汗執政時期(公元581~587年在位),在王帳之下設定了葉護(副可汗)、設(次利、俟利發,軍政宰相)、俟(次斤、俟斤,外務宰相,統帥族外各部)三種官職。到了第二可汗阿史那·庵羅執政時期,其在位僅一年,即隋文帝楊堅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突厥民族由於汗國大可汗、小可汗之間矛盾對立激化、加之天災、疫癘的多重打擊,遂開始分裂,至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民族正式分裂為東突厥、西突厥兩個部分。東突厥歷經缽略可汗阿史那·攝圖、葉護可汗阿史那·處羅侯、都藍可汗阿史那·雍虞閭、啟民可汗阿史那·染乾、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世、處羅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設,在頡利可汗阿史那·莫賀咄(阿史那·咄苾)執政時期(公元620~630年在位),又增設了特勤(王爺)、利發(地方行政長官)兩種官職,其下分設了吐屯、發、侯沒、次吏……等等官吏,整個東、西突厥民族王廷在當時的行政建制上共有二十八個等級,大小官職皆由氏族酋長、部落首領等貴族統治階層世襲。其時,東突厥相當強大,一時之間給新建立不久的大唐王朝北部地區製造了不少麻煩。於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命大將軍徐世勣(李勣)為通漠道行軍總管,李靖為定襄道行總管,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統兵十萬,由李靖指揮,分道出擊突厥。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農曆1月,李靖率騎兵趁黑夜攻下突厥占據的定襄(今山西忻州),徐世勣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北部)大破突厥。頡利可汗既敗,馬上卑詞請降,以作援兵之計求得在鐵山休兵息馬的時機,並準備進入漠北。李靖與徐世勣會師白道,合謀進兵。唐軍乘夜出兵,李靖在前,徐世勣在後,在陰山一舉俘獲突厥一千餘帳。當時唐朝派遣的議和使臣唐儉正在突厥營中,頡利可汗毫無戰爭準備。唐軍前鋒大將蘇定方為前鋒,李靖率大軍隨後進發,唐軍鼓而攻擊,突厥兵潰散,被殺死以一萬餘人,俘虜十餘萬人,繳獲牲畜數十餘萬頭,頡利可汗倉皇之中乘千里馬逃跑。徐世勣當即率軍堵截突厥歸路,頡利無法北歸,各部酋長紛紛率眾投降,徐世勵俘虜五萬餘人。在陰山之戰中,唐朝大敗東突厥,頡利兵敗後逃到小可汗蘇尼失的居地靈州(今寧夏靈武),蘇尼失卻把頡利可汗誘捕,執送唐軍,並率眾投降。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等也紛紛降唐,其他的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部,或投奔西突厥,東突厥前汗國至此滅亡,漠南之地遂空。之後,唐太宗一方面希望東突厥降眾能為唐朝所用,幫助唐朝抗擊叛意漸顯的薛延陀部,另—方面又擔心這部分突厥的力量單弱,置於漠南塞外恐為薛延陀·夷男所侵襲,遂採納了宰相溫彥博提出的“收其民與內地漢民混居,置突厥降眾於長城河南之地,使之逐漸漢化”的政策,在朔方自幽州至靈州之間設定了順(今北京順義)、裕(今河南方城)、化(今河北遵化)、長(今陝西子長)四州都督府,分東突厥故地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雲中都督府,將東突厥十餘萬民眾安置於這些地區。
其後,這些突厥民族皆逐漸融入漢族,其中在設(次利、俟利發)、俟(次斤、俟斤)等貴族的後裔子孫中,有取漢字“次”、“俟”、“設”等為姓氏者,其稱次氏、鮑氏、俟氏、設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伏羲(太昊)、熊橫(楚頃襄王)、劉邦(漢高祖)、大藏種直、頡利可汗(阿史那·莫賀咄、阿史那·咄苾)。
遷徙分布
次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六十二位,以太原、桂陽為郡望。
今河北省的元氏縣、欒城縣,山西省的大同市渾源縣,湖南省,台灣省,日本國等地,均有次氏族人分布。在韓國,除了次氏,還有次吏氏,亦為漢、唐之際古突厥族人的同源後裔,是在唐朝時期隨渤海國破後逃亡至其地區者的後裔。
郡望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桂陽郡:歷史上曾稱南平郡、敦州、桂陽府、桂陽軍、郴州路、直隸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郴縣、臨武邑、鄙邑、耒縣。西漢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桂陽郡轄郴、臨武、南平、便、耒陽、桂陽、陽山、陰山、曲江、含洭、湞陽等十一縣。新始建國元年(己巳,公元9年),王莽稱帝,改桂陽郡為南平郡,改郴縣為宣風、臨武為大武、便縣為便屏、曲江為除虜、湞陽為基武,並移郡治於耒陽(改名南平亭)。東漢朝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還郡治於郴縣,恢復郡縣原名。東漢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分郴縣地置漢寧縣,省陰山縣。三國時期孫吳建興元年(壬申,公元252年),改漢寧為陽安縣。曹魏甘露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陽、陽山、含洭、湞陽縣置始興郡,度屬交州,桂陽郡則餘六縣。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陽安縣更名晉寧。晉建興三年(乙亥,公元315年),陶侃分郴縣地立平陽郡領平陽縣,始一分為二郡。晉昇平二年(己未,公元359年),析晉寧縣地置汝城縣。南朝梁天監六年(丁亥,公元507年),初置郴縣,不久撤銷;耒陽縣度屬湘東。南朝陳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以桂陽郡之汝城縣置盧陽郡領盧陽縣,則一地三郡。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三郡合為郴州,平陽縣、便縣均省入郴縣。隋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南平省入臨武縣,晉寧縣更名晉興。隋大業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析郴縣南為義章縣,分郴縣西復置平陽縣。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復置南平縣。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盧陽縣更名義昌。唐鹹享三年(壬申,公元672年),晉興縣更名資興。唐如意、長壽元年(壬辰,公元692年),分義章南置高平縣。唐開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分郴北置安陵縣,此時桂陽郡領九縣。唐開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735年),改桂陽郡為郴州,高平縣省入義章,徙義章縣治於高平舊址。唐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始稱郴州桂陽郡,安陵縣改名高亭,農曆8月,南平縣改名藍山。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郴州移治於平陽縣。唐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置桂陽監於平陽,專理采銅鑄錢。唐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郴州還治於郴縣。後唐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義昌縣更名郴義。後晉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改郴州為敦州,郴縣為敦化,資興為資興寨、屬敦化縣,省平陽縣入桂陽監。後晉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省臨武縣入桂陽監。後漢乾祐三年(庚戌,公元950年),郴州、郴縣復名,資興縣恢復縣制,改名泰縣。宋朝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設郴州軍。宋太平興國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泰縣併入郴縣,郴義縣改名桂陽,義章縣改名宜章。宋景德二年(乙巳,公元1005年),藍山縣劃入桂陽監。宋天禧三年(己未,公元1019年),復置平陽縣屬桂陽監。宋熙寧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高亭縣改名永興。宋紹興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陽監升為桂陽軍。宋紹興十年(庚申,公元1140年),復置臨武縣屬桂陽軍。宋嘉定二年(己巳,公元1209年),析郴縣之資興、程水二鄉置資興縣,屬郴州軍。宋嘉定四年(辛未公元1211年),析桂陽縣之零陵、宜城二鄉置桂東縣,郴州軍轄六縣。宋紹定二年(己丑,公元1229年),資興縣改名興寧,徙縣治於管子濠。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軍為路,郴縣改名郴陽。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為府,藍山縣復歸郴州府,府轄七縣;桂陽府轄常寧、耒陽二州及平陽、臨武二縣。次年,藍山復歸桂陽府;常寧、耒陽均復為縣,度屬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撤銷桂陽府,平陽、臨武、藍山三縣歸衡州府轄;郴州撤府設直隸州,郴陽縣併入郴州,轄五縣。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昇平陽縣為桂陽州,仍轄二縣,隸于衡州府。明崇禎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析桂陽州西南之禾倉堡置嘉禾縣,並析臨武縣上鄉八里屬該縣。清朝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吳三桂稱帝于衡州,改桂陽為義昌縣、桂陽州為南平州。次年均復原名。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桂陽州改屬州為直隸州,與郴州直隸州並列。中華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府、州,存道、縣。次年2月,桂陽縣復名汝城。9月,郴州直隸州改為郴縣,桂陽直隸州改為桂陽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1月,因興寧縣與廣東興寧縣重名,故復名資興縣。民國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撤銷道制,存省、縣兩級。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2月,設定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改第八區為第三區,轄郴、資興、桂東、汝城、宜章、臨武、藍山、嘉禾、桂陽、永興十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原第三區各縣由衡陽專區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縣專區。1950年11月更名為郴州專區,轄十縣。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陽三專區合為湘南行政區。1954年7月6日撤銷湘南行政區,改設衡陽與郴縣兩個專區,郴縣專區增轄新田、耒陽、安仁、鄂縣,總計十四縣。1958年8月設郴縣郴州市,專區仍轄十四縣。1959年3月資興併入郴縣,桂東併入汝城稱汝桂縣,臨武併入宜章縣,嘉禾併入藍山稱藍嘉縣,新田併入桂陽縣,酃縣劃歸湘潭專區茶陵縣。11月郴州市升為縣級市。1960年7月18日改郴縣專區為郴州專區。1961年6~7月恢復原縣市建置,並析資興縣地置東江市。1962年月12月撤銷東江市,劃藍山、新田歸零陵地區。郴州專區轄十二縣、市。1963年5月20日撤銷郴州市,仍為郴縣縣級鎮。1967年3月8日專區改稱地區。1977年12月恢復郴州市。1983年5月耒陽縣劃歸衡陽市。1984年12月資興縣改為資興市。1988年郴州地區轄兩市、九縣。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桂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南平堂、敦州堂、郴州堂。
歷史名人
次 非
(生卒年待考),楚國人。傳說中著名楚國勇士。有一天,次非在乾遂(今湖北張家界)買到一把鋒利的寶劍。在回鄉的途中,他乘坐一隻木船過江。木船剛到江心,突然波濤洶湧,江水中竄出兩條惡蛟,從左右兩邊圍住了木船。船上的乘客一個個都嚇得魂飛魄散,搖船人也抖作一團。次非問搖船人:“過去木船要是被惡蛟纏住,船上的人還能不能活命?”搖船人嚇得一個勁兒搖頭:“碰上這兩條惡蛟的船,沒有聽說能倖免的。”次非唰地抽出寶劍,堅定地說:“我定要叫這兩條惡蛟變成江底的一堆腐肉朽骨!如果我放下武器,愛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我活在世上還有什麼價值呢?”說罷,便縱身躍入波濤,跟惡蛟拚死搏鬥,終於斬殺雙蛟。風平了,浪靜了,次非用忘我的犧牲精神和高強的本領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次 多
(公元1950~今),藏族,西藏拉薩人。西藏自治區作家協會副主席。1980~1992年在《西藏文藝》雜誌社工作,副編審。曾任小說組長副主編、主編等職,發表十萬字左右散文五萬字文藝研究文章,翻譯十五萬字作品。
1992年調西藏作協工作,1995年出版個人創作集《母親的恩情》,在第四屆少數民族優秀文學評獎中獲翻譯獎;1995年獲自治區珠穆朗瑪文藝獎;1997年獲《西藏文藝》“隆達杯”獎。首屆才旦卓瑪藝術基金優秀歌曲創作評獎中獲銅牌。現任西藏翻譯協會副秘書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次成剛
(公元1963~今),河北欒城人。著名中共基層黨務工作者。河北省欒城縣惠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工程師。欒城縣第八屆政協委員。1980年以來,一直在惠源公司工作。由於他工作積極負責、作風正派、成績突出,1988年以來連續獲石家莊市建材系統優秀人才、優秀經理、優秀黨支部書記等稱號。
1990年、1994年、1995年獲市級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獲縣十佳優秀青年、欒城縣勞動模範稱號,1998年獲石家莊市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