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欒來宗
- 出生地:教師
- 出生時間:1857
- 去世時間:1927
- 主要作品:《天文與農時》
- 籍貫:濰縣(今寒亭區)華疃村
簡介,成就,
簡介
欒來宗憤慨之餘,在村廟牆上揮筆題詩:“老饕髓當酒,少婦血作淚;席間樽中物,孝子骨肉堆。台上算盤響,階下肝心碎;何日見鐘馗,振臂鞭魑魅”。此後,欒來宗拋棄科舉成名思想,立志將一生用到預測天氣變異,尋找氣象規律,讓百姓免受旱澇威脅。他把空餘時間全部用到天文觀察和氣象探索的研究中。
他為了在天文氣象研究上有所成就,30歲時就備好棺木,在兩側寫上“省自身告別親友,伴星月古墓長眠”的字條。他知道事業的成功並非一二代人所能完成,為激勵自己和後人,他在庭院栽下一棵刺松,並留下詩句,“囑我後世人,相伴續天書,參透其中妙,教民稼五穀。”從此,他克服種種困難,在天象觀察;實況記錄方面,持之以恆40年,幾經刪繁就簡,寫出了5萬餘字的著述《天文與農時》。
《天文與農時》一書分12篇:第一篇“天地之迷”;第二篇“論陰陽變化之理”;第三篇“論二十八宿與五星之分”;第四篇“論五行與五星”;第五篇“論六十花甲與六十年天氣周期”;六至十篇論五穀,最後兩篇論樹、園。在內容上,針對農業生產的豐歉,結合當地天氣實況,進行了詳盡論述,此書毀於“文化大革命”中。1927年冬,欒來宗病逝。他親手栽下的松樹,至今還生長在家鄉華疃村。其孫欒巨慶在《天文與農時》一書的影響下,經多年的長期探索,找到了行星、月球對地球天氣發生影響的“對應區”,並繪出了多種天象圖。1981年1月17日,新華社報導了他“在長期天氣預報研究中獲得
成就
了突破性重要成就。”1984年2月29日,塔斯社才報導了列寧格勒亞歷山大·沃耶伊科夫地球物理觀象台的科學家們得出的“地球氣候不僅受大行星天體的影響,而且也受小行星天體的影響”的訊息。1988年,欒巨慶在先後完成《行星運動與長期天氣、地震預報》等近百萬字的著述後,中國氣象學會曾專門為他召開了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