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主義

權威主義

權威主義實際上是指介乎極權政治與現代民主政治之間的一種過渡型的政治體制,它既有民主的成分,又有對集權的強制。權威主義一般產生於集權專制統治向民主政治過渡的國家,表現出過渡性、合法性、現代性、實用性等特徵,它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局面,為向民主政治邁進打下了一定基礎。政治發展的邏輯與現實決定著權威政治不會作為常態存續下去,應向民主政治轉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權威主義
  • 外文名:authoritarianism
  • 屬性:政治體制
  • 特點:嚴格遵從政府的權威
背景,學派觀點,阿多諾,伯克利小組,其他,

背景

在人類的歷史中,種族偏見和對腐朽政府的順從是個延續至今的問題。這些現象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發展到了極致。德國的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主義的興起所引起的並不僅僅是對鄰國的壓制和獨裁,更掀起了種族鎮壓的浪潮,這導致了對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和其他比如吉普賽人和同性戀等少數群體的滅絕政策。因為這些,德國人民面對他們自己政府製造的暴行,也不得不採取合作或接受的態度。
這一現象的持續引起了哲學家和心理學家艾瑞克.弗洛姆的興趣,他很好奇為什麼文明開化的人民會接受這樣的行為。弗洛姆依據歷史學和社會學的影響做出了一番解釋,他認為天主教的衰落和新教的興起,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給予個體史無前例的自由,使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來信仰上帝和指導他們的經濟活動。但是伴隨著這種自由,每個人的責任感被提升到了極大的高度,按照弗洛姆的說法,很多個體對這種程度的自由感到害怕並試圖逃避,他寫了《逃避自由》這本書來闡述這個思想。為了避免這種令人困擾的選擇,一些人將自己的意願從屬於政府或者教會等外部權威,並安慰自己說“只是服從命令”。相應的,一些人喜歡對社會階層低於他們的人發號施令,並且認為這些命令是毋庸置疑的。弗洛姆創造了“權威人格”這個詞條來描述這種人格特性。這種人在德國是廣泛存在的,他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納粹主義會在德國滋生。
弗洛姆的分析主要集中於影響一般民眾的社會勢力。不過,他也承認並非任何人都會在描述的這種環境中變成權威主義者,即使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這一現象表明人格特性是相當複雜的。十年後,由心理學家組成的“伯克利小組”嘗試解釋權威主義者和非權威主義者之間的差異。這些心理學家受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的委託,研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造成大量死亡和災難的反猶太主義勢力興起的心理學原因。他們的研究成果寫成了《權威主義人格》一書,是心理學的經典研究之一。

學派觀點

阿多諾

《權威主義人格》一書的作者試圖小心地將偽政治保守主義者和真正的政治保守主義者區分開來。按照阿多諾的觀點,真正的政治保守主義者擁有自己一套內在的、穩定的政治信仰,當尋求保護個人的權利、財產和立法提案時,他們的行為不會超越社會制度和傳統的社會秩序。在信仰和種族歧視或者精神病之間並無必要的聯繫。相反,偽政治保守主義不僅接受政治圈子裡所有的傳統價值觀,同時還接受具有破壞性的態度,這之間表現出了明顯的矛盾,比如犬儒主義、懲辦主義以及反猶太主義。他們也常常持有過於保守的種族立場,比如權利法案應該被廢除,所有的稅收都應該被取消或所有的政治家都應該被彈劾等等。基於此,阿多諾認為獨裁主義者是偽政治保守主義,而不是真正的保守主義者。

伯克利小組

伯克利小組認為權威主義表現在9個基本方面:1.保守主義:不加思考地追隨主流價值觀的頑固傾向。2.權威性服從:對社會認可的道德權威不加批判接受和服從的傾向。3.權威性進攻:期望對不遵守權威者嚴厲懲罰的傾向。4.反自省性:對自身厭惡以及對待哲學的、人性的和主觀的實物的普遍懷疑。5.迷信及思維定勢:認為命運是由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所決定的,並且傾向於用固定的模式思考問題。6.權力和韌性:醉心於控制、權力和支配感,並對有權力的個體或組織懷有敬畏。7.破壞主義和犬儒主義:對人類價值的信念的缺乏以及普遍的敵對態度。8.投射化:認為野蠻和危險的事物正在接近我們的世界,這被研究者解釋為獨裁主義者自身壓抑的衝動的外顯投射。9.性壓抑:對性問題的過分關注,尤其是臆斷其他民族做出不道德的事情。
這些特徵共同構成了權威主義的行為表現方式,這可以幫助解釋一些看起來令人困惑,甚至荒謬的行為和信仰模式。例如,權威主義者對待比他們階層高的人極度恭敬和尊重,但是對待比他們階層低的人卻是完全相反的態度。經典研究時期的結論表明,在進行實驗遊戲時,權威主義者更傾向於不合作和頑固,相比較之下,他們更喜歡服從權威形象的要求去傷害別人。跟非權威主義者相比,權威主義者體會到了更少的積極情緒,更易於反對變性人的平等權利,並且更支持2003年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干預。

其他

另外,一些新近的研究探討了權威主義的潛在危害。當社會處於動亂之中,基本價值觀受到威脅的時候,權威主義者特別喜歡支持“強大”的候選者作為政府官員。當權威主義者感到他們的生活標準下降時,比如犯罪率升高,環境質量惡化等等,他們就會有比別人高五倍的意願去限制福利,以及比別人高七倍的意願支持頒布禁止墮胎的法律。當他們感覺到他們的國家可能有危險的時候,他們熱切盼望發動戰爭。
另一方面,似乎權威主義和政治黨派之間很少發生關係(可能有些意外)。只要候選人表新出更多的權力形象,權威主義者都會喜歡,而不論候選人是什麼黨派。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中的權威主義者差不多,至少40年前是這樣,最新的數據還在統計之中。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統治瓦解十年後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權威主義上得分高的人,其立場極端相反。他們仍舊相信共產主義信仰(比如公司企業國家所有制),但是也支持法西斯政黨及其候選人。對這一現象的通常的解釋是,這類人的人格特徵使他們渴望強有力的領導者,甚至支持獨裁。他們寧可放棄共產主義,似乎也並不介意法西斯獨裁的取代。
有關權威主義有兩點需要說明。第一,權威主義是一個存在個體差異的概念,因此它不能用來解釋為什麼納粹出現在德國而不是美國,興起在1932年而不是1882或者1982年。但是,它可以說明無論哪個社會(無論德國、羅馬尼亞或者美國)的哪些個體可能更喜歡追隨像希特勒那樣的領袖。第二,在20世紀30年代的德國,並非所有人都變成了納粹黨人。對納粹黨人和非納粹黨人之間的差異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哪些人最容易受到影響,哪些人最不容易受到影響;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一些人更容易被試圖用獨裁領導他們的領袖的魅力所控制。
權威主義相信,在組織中應當存在權力和地位的差異。那些具有很強權威主義態度的人多半希望獲得權力,態度強硬、服從上級的領導、堅持傳統的價值觀、用批判的態度來對待別人同時不主張在工作中摻入主觀感情等。管理者的權威主義程度會對他們如何運用和分享權力產生影響。而員工的權威主義程度會對他們如何對待上級管理者產生影響。如果管理者和員工在對待權威主義的態度上有差別,那么管理者就很難實施有效的領導。加強授權的做法,以及青年一代員工希望建立更加平等關係的願望,使得在很多組織中嚴格的權威主義越來越少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