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櫟陽都遺址,(戰國-漢)1963年、1980-1981年勘探、試掘。面積約4.2平方公里,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00米,南北寬約1600米。城垣夯築。南牆殘垣1640米,高0.4~0.6米,基寬6米;西牆殘垣1420米,基寬8~16米;東、北牆未見。
古櫟陽都遺址(現閻良區武屯鎮官莊、新義、東西党家、南丁、花劉、湯家村)
戰國-漢)1963年、1980-1981年勘探、試掘。面積約4.2平方公里,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500米,南北寬約1600米。城垣夯築。南牆殘垣1640米,高0.4~0.6米,基寬6米;西牆殘垣1420米,基寬8~16米;東、北牆未見。角門址1座,西門址2座。城內道路13條,其中東西路6條,南北路7條,街寬15.7~17.7米,城內夯築基址7處,呈長方形,最大者700米。有居住及作坊、水井等遺址15處。城東南、東北、西北為墓葬區,北城牆外還有一東西向渠道。歷年出土有鋪地磚、空心磚、繩紋筒瓦、板瓦,雲紋、葵紋、素麵瓦當、圓形陶水管、陶碗、盂、罐、甑、壺、缸、鬲、鼎、金餅、銅鏡、釜、鏃、“半兩”、“五珠”、莽幣、鏟、石磨、石范、石夯頭等。
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都自雍城遷至櫟陽,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遷至鹹陽。項羽三分關中,塞王都櫟陽。漢劉邦初年亦都櫟陽,至七年(前200年)始遷長安。十年(197年),更名櫟陽為萬年縣。自戰國至漢初的180年間,櫟陽一直是全國政治、文化要地,漢高祖劉邦之父的太上皇陵(萬年陵)陵邑“萬年縣”即設於此,櫟陽城和萬年邑實際上是一城兩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