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的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論壇在江蘇揚州召開。會議通報了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專項辦案情況,並發布檢察機關大運河公益訴訟保護典型案例。
2020年2月,最高檢針對大運河存在環境污染、資源破壞、文物受損等情況作為第一批直接辦理案件進行立案調查。立案後,最高檢加強對下督辦指導,部署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沿大運河8省(市)檢察機關開展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專項辦案活動。沿河檢察機關積極開展監督辦案,取得明顯成效。
會議通報,專案活動共排查線索542件,立案46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77件,起訴27件;清理固體廢物、雜物垃圾18100餘噸,拆除違法建築物7萬平方米,保護歷史文化古蹟83處,拆除廢棄水塔、修復航道隱患點70處,清理地籠漁網1500餘個,銷毀漁船300艘,清除外來物種福壽螺7萬餘公斤,投放魚苗35噸,追繳生態修復費用9400餘萬元,有效改善了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
為確保專案辦理順利開展,最高檢辦案組積極與信息技術公司開展合作,採用大數據爬蟲技術,挖掘企業排污、黑臭水體線索509條,非法占用河道線索145條,文物保護線索1079條,著力解決案件線索少、發現難等問題。同時,及時將這些線索交辦,各地據此排查立案172件,提升大運河沿線整體保護成效。
辦案期間,最高檢辦案組五次深入到8省20個地市32個縣區,走訪文物、環保等部門,對河道及兩岸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實地勘察,掌握了運河保護的基本情況。一系列多方聯動機制由此形成:北京、江蘇等地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搭建河湖長、檢察長、格線長“三長”聯動的工作模式,形成聯席會議、聯合巡訪、聯動督查的“三聯”工作機制。浙江6家基層院簽訂協定,為浙東運河全線保護提供司法保障。本次會議還簽訂了《大運河沿線八省(直轄市)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域管轄協作意見》。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廳長鬍衛列表示,專項辦案活動僅是大運河公益保護的階段性工作,沿河各級檢察機關要積極融入國家大局,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可持續利用提供法治保障;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推進協同治理系統保護;突出重點加強督導,提升辦案質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為“讓古運河重生”,為大運河沿線區域的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檢察力量。
一、最高檢對大運河公益保護予以立案辦理的背景是什麼?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大運河總長3200公里,貫穿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作為一個線性活態的巨型文化遺產被全世界所矚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大運河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充分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的指示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後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統籌規劃、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最高檢十分關注大運河的生態環境和文物、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9年9月,最高檢在履職過程中發現,河南、河北、江蘇、安徽等地大運河部分河道存在污水橫流、文化遺蹟遭受破壞等問題。經過初查,發現以上問題在大運河8省(直轄市)一些地區還不同程度的存在。由於大運河地域廣泛、情況複雜,僅靠一省之力很難系統有效解決大運河公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大運河保護需要在更高層次上協調各方力量。為更好推動大運河系統治理、長效保護,最高檢決定對大運河公益保護予以立案辦理。
二、專項辦案活動開展以來最高檢具體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在最高檢立案之初,我們考慮本案區域跨度大、各地公益損害情形不一的情況,確定了由最高檢領辦、沿河各級檢察機關分辦的思路,著重圍繞生態環境、資源保護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開展辦案。
一是深入現場,全面掌握公益損害情況。最高檢分別於2020年7月和10月到山東聊城、棗莊,江蘇徐州、常州、揚州,河北滄州、衡水,安徽宿州進行調研督導,與轄區檢察機關和行政單位聯合巡查河道210公里、文物遺蹟50餘處,召開聯席座談會議11次,就線索移送、技術支持、調查取證、修復標準、違法情形、跨區協作等內容進行交流,並協調解決案件中存在的問題。
二是組織公益訴訟“回頭看”,確保辦案質量。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履職不到位、整改不力等問題,最高檢於2020年8月再次下發通知,要求沿河8個省、直轄市檢察機關對已經辦理的213件案件進行逐案“回頭看”,務必深入一線、實地查看整改效果,確保公益保護成效。2021年3月,最高檢辦案組赴山東,圍繞大運河專案辦理和南四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開展督導,現場了解大運河故道生態修復情況,召開蘇魯豫皖四省檢察機關座談會,對重點問題進行研究督辦。4月,最高檢辦案組又前往浙江杭州對13個涉污企業重點案件線索進行督辦,赴紹興督導浙東古運河文物遺蹟保護、外來物種清理、沿河環境整治情況。
三是依託科技深挖線索,加強線索交辦力度。針對案件線索發現難的問題,最高檢利用專業技術支持,採用大數據爬蟲技術形成生態環境和文物保護兩份線索報告,挖掘企業排污、黑臭水體線索509條、非法占用河道線索145條、文物保護線索1079條,並及時將線索報告轉交沿線省、直轄市檢察機關,據此各地排查立案172件。
四是沿河八省市檢察機關在最高檢的組織指揮下,深入開展大運河公益訴訟檢察專項辦案活動。各地加強組織領導,“一把手”堅持帶頭辦案。聚焦生態環境、河道水系治理和文物、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辦理了一批有影響、有成效的案件。堅持以專項促專案,各地緊緊圍繞當地生態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公益保護專項行動,堅持把大運河專項辦案作為重點予以推進,解決了一批大運河公益保護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注重建立健全各項協作聯動機制,加強與“河湖長”工作對接,強化檢察機關內部協作,進一步完善與職能部門的協作配合,從制度機制上推動大運河公益保護的常態化、規範化。
通過監督辦案,取得以下成效:
一是立案辦理了一批案件。立案46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77件,起訴27件;清理固體廢物、雜物垃圾18100餘噸,拆除違法建築物7萬平方米,保護歷史文化古蹟83處,清除外來物種福壽螺7萬餘公斤,追繳生態修復費用9400餘萬元,有效改善了大運河沿線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
二是掌握了第一手保護資料。最高檢辦案組五次深入到8省20個地市32個縣區,走訪文物、環保等部門,對河道及兩岸文物保護單位進行實地勘察,掌握了運河保護的基本情況。
三是形成了一系列多方聯動機制。北京、江蘇等地檢察機關與行政機關搭建河湖長、檢察長、格線長“三長”聯動的工作模式,形成聯席會議、聯合巡訪、聯動督查的“三聯”工作機制。浙江6家基層院簽訂協定,為浙東運河全線保護提供司法保障。江蘇省檢察院制定跨區劃管轄意見,推進大運河跨區域保護,受到省委領導的批示肯定。
三、這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具有哪些特點?
本次發布的13件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的主要特點是:
一是聚焦融入大局、服務人民,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優勢。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上,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檢察院寓服務於辦案,在案件判決生效後,幫助企業改造污水處理設備,從源頭遏制污染大運河生態環境事件的再次發生。在改善人民生活上,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檢察院針對大運河兩岸長期存在私搭亂建、堆放垃圾等情況,督促監管部門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有效解決人居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在督促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注重改善周邊生態和居住環境,促進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與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提升有機結合、協調發展。
二是服務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積極穩妥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在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檢察機關圍繞大運河沿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監督履職,對江蘇省揚州市運河謝馥春舊址、安徽省濉溪縣大運河淮北段遺址等一批有重大社會影響和歷史價值的文物、文化遺蹟進行保護,取得良好社會效果。在生物安全領域,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檢察院針對外來生物福壽螺破壞水系生態環境的情況開展行政公益訴訟。在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累計清除福壽螺七萬餘公斤。在公共安全領域,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檢察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式,聯合開展專項治理,消除水上安全隱患。山東省臨清市人民檢察院在強化文物保護的同時,通過公益訴訟監督履職,督促行政機關一體解決涉及遊客人身權益的旅遊安全隱患。
三是踐行“共抓大保護”指示精神,推進公益協作保護走實走深。江蘇省沛縣人民檢察院延伸辦案效果,協同南四湖水利管理局以及周邊檢察院建立跨區域、跨流域、跨行業生態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通過向黨委政府專題報告、同行政機關圓桌磋商等形式,協調多個職能部門形成保護合力,構建“齊抓共管”工作格局。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檢察院通過監督辦案以點帶面,推動人大常委會立法、成立專門性保護機構。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檢察院把短期整改與長期規劃有機結合,督促行政機關出台大運河保護規劃,推動大運河文化遺址保護規範化、制度化。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檢察院主動接受人民民眾監督,積極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社區民眾對案件整改效果的意見建議。
四是抓好工作機制落地落實,提升公益訴訟辦案質效。檢察機關注重發揮訴前程式作用,靈活運用公開聽證等工作機制,提升公益訴訟監督效果。河北省滄州市人民檢察院通過公開聽證和訴前磋商,提升職能部門和人民民眾對大運河文物和文化遺產傳承認識,推動對國家重點文物的依法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
五是重視高新技術運用,助力檢察辦案新發展。安徽省濉溪縣人民檢察院通過運用3S(RS、GIS、GPS)測繪技術和地表污染物快速檢測技術,對大運河淮北段全區域開展遙感調查和抽樣核實,全面高效排查案件線索。
四、下一步最高檢在大運河公益保護上還有哪些打算、措施?
下一步最高檢的工作部署是:
一是積極融入國家戰略,著力體現檢察擔當。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重要指示精神,把大運河檢察公益保護同生態環境改善、沿線名城名鎮修復、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運河航運轉型提升統一起來,圍繞大運河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制定公益訴訟檢察保護中長期規劃,全力推進大運河公益保護向縱深發展。
二是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為可持續利用提供法治保障。最高檢將再次與信息技術公司合作,進一步完善線索報告,並及時通報下發。沿河檢察機關也將充分用好訴前程式督促行政機關及時履職,依法提起公益訴訟確保整治修復到位,為大運河整體保護、文化傳承、旅遊開發等貢獻檢察力量。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機制,著力推進協同治理系統保護。下一步將認真抓好《大運河沿線八省(直轄市)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域管轄協作意見》的落實;以“系統化”的思維開展大運河公益保護,建立健全檢察、行政聯動協作機制,破解調查取證、整治修復等難題;加大對外宣傳力度,提升沿河民眾的知曉度、理解度和參與度,凝聚起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和人民民眾的保護合力,協同做好大運河環境保護、文化傳承、岸線利用三篇文章。
四是突出重點加強督導,著力提升辦案質效。緊緊圍繞文化遺產、河道水系、生態環境保護,對已辦理的案件再次組織“回頭看”;對立案但未辦結的案件上級檢察機關要開展督導,確保公益得到及時有效保護。推進落實跨區域管轄協作意見,積極拓寬保護領域,加大線索排查力度,推動大運河公益保護提質增效。
大運河專案監督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但大運河公益保護仍然是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一個重要方向和著力點,我們將認真總結提煉、固化升華專案監督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將監督保護工作納入制度化、常態化軌道。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
1.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檢察院訴某公司環境污染民事公益訴訟案
2. 江蘇省沛縣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京杭大運河違建碼頭行政公益訴訟案
3. 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大運河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系列案
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
4. 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沿岸謝馥春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
5. 安徽省濉溪縣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淮北段遺址行政公益訴訟案
6.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金口新河故道遺址行政公益訴訟案
7.河北省滄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謝家壩行政公益訴訟案
8.山東省臨清市人民檢察院督促整治大運河國家重點文物安全隱患行政公益訴訟案
9.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隋唐大運河陳留段文物遺蹟行政公益訴訟案
10. 浙江省餘姚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水工遺存“斗門老閘”行政公益訴訟案
公共安全保護
11.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大運河水上交通安全行政公益訴訟案
其他
12.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檢察院督促綜合保護浙東運河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
13.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檢察院督促綜合整治大運河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系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