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橡皮雞蛋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副作用:無
- 儲藏方法:常溫儲存
形成原因,山東驚現,專家看法,協助調查,
形成原因
“橡皮雞蛋”煮出來的雞蛋蛋白泛紅,蛋黃還挺筋道,嚼也嚼不動,沒大有雞蛋味兒。蛋白微微泛出粉紅色,蛋黃呈膠質狀,很有彈性,掰開看,也沒有粉末掉下來。
“橡皮雞蛋”形成的原因有三個。一是母雞進食油性飼料,二是氣溫較低將雞蛋凍壞,三是雞蛋正處於孵化期。
對此,華東師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瞿偉菁教授表示,畜牧行業如果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棉籽餅,就含有有毒棉酚,動物過量食用就會出現不同的中毒反應,人體食用相關肉質食品或蛋禽製品,量少則危害不大,量多則將引起人體燥熱以及男性不育。
在上海市地方志的“上海商檢志”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白殼鮮雞蛋在出口過程中,曾於1982年發生 “橡皮蛋”(即雞蛋煮熟後蛋黃堅實且有彈性似橡皮球,故稱橡皮蛋)的質量問題。上海商檢局經調查研究,摸清了產生“橡皮蛋”的原因,主要是對產蛋雞餵吃棉籽餅或棉磷脂後而產生的雞蛋變異,蛋黃呈棕褐色,蛋白呈微紅色;煮熟後,蛋白略帶微紅色,較僵硬,蛋黃呈圓形,膠質狀,不易破碎,切開蛋黃呈橡皮狀波紋。經分析檢驗,發現雞蛋中含有棉酚所致。
山東驚現
2012年1月初,有山東市民反映,他們購買到的雞蛋外殼十分堅硬,用力砸開後發現蛋清已經固化,經煮熟後蛋黃部分變得超有彈性,甚至能蹦出20厘米高,故稱為“橡皮雞蛋”。
2012年1月9日,山東煙臺市民王先生髮現自己買到了“假雞蛋”,雞蛋看起來像橡皮一樣,被戲稱為“橡皮雞蛋”。據信,王先生買到的很有可能並非是假雞蛋,而是被稱為“橡皮蛋”的劣質蛋。“橡皮蛋”指的是煮熟後蛋黃有彈性,甚至可當球來拋的雞蛋,產生原因是雞飼料中棉籽餅比例過高。圖為煮熟的“橡皮雞蛋”。
王先生在小區商店裡買了2斤雞蛋,裡面竟摻了3個“假雞蛋”。打蛋時卻發現雞蛋硬如石塊,他用力敲碎後發現裡面的蛋清已經凝固,蛋清是黃色的。王先生隨後嘗了一下煎熟的“假雞蛋”,發現口感很差。
王先生反映自己買到了3枚“假雞蛋”,雞蛋煮熟後蛋黃摔在地上能蹦起20厘米高。假雞蛋是否存在仍有較大爭議,部分觀點認為認為假雞蛋不存在,僅是一個技術培訓騙局。事實上沒有一個人真正見到過所謂的“假雞蛋”。
專家看法
專家認為,這種雞蛋不是假雞蛋,而是過期變質或者在養殖過程中飼料出現問題或者低溫運輸低溫儲藏而造成的雞蛋,與人工製造的概念完全不同。
協助調查
2012年2月7日,《廣州日報》對廣東雷州“人造蛋”事件進行報導後,引起廣泛關注。為進一步查清源頭,該報記者張丹日前前往涉嫌供應“問題蛋”的河北平山縣採訪。9日下午5時多,記者正準備寫稿,卻被當地警方“請”到公安局“協助調查”,直至10日凌晨才獲準離開。
記者前去採訪,目的是查清“問題蛋”源頭,向社會公布事實真相,捍衛公眾健康。這是新聞記者的職責所在,也是社會公眾實現知情權的重要途徑。同時,記者的調查採訪,也能為當地政府和執法機關提供相關線索和證據,有利於查明“問題蛋”的來源,儘快依法查處。因此,記者的採訪權與執法機關的調查權,不僅不該相互衝突,還應互相補充、互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