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畢生從事機械工程的教學與研究,同時也對社會科學,特別是歷史感興趣。
2006年,我從天津大學本部退休,到
天津大學仁愛學院工作。我給學生開設的“機械創新設計”課程與所有其他學校都不同。我認為,歷史上的所有機械發明都是創新設計,機械創新設計這門課最好是結合機械發明史來講述。所以,我的課程的全名應該稱作“機械發明簡史與機械創新設計”。這門課我講了三輪,後來把講稿給了青年教師去講。當時便萌生了一個想法: 寫一本與眾不同的教材。
2013年初春,國家開放大學邀請我去給他們的教師培訓班做個講座,我就選擇了機械工程簡史這個題目,並準備以此為契機,開始寫一本專著。從那時起,專著的撰寫和講座的準備同時並舉。2013年6月在開放大學做的兩個多小時的報告受到歡迎,校方當即邀請我做一次5~6學時的講課錄像。於是,專著的撰寫又和錄像的準備同時並舉。
本書主要是給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寫的,當然也可以供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本書編寫的宗旨和思路已經在緒論中表達清楚。我特別注意不能就科技論科技,而要把機械工程的發展放到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和整個科技進步的大背景下加以論述。
多年來,學界同人普遍認為,應對學生加強科技史方面的教育,加強人文素質方面的培養。我很贊同這種意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知道一些機械發展的歷史,其理由在本書的緒論中做了論述。我主張對
機械類專業的本科生應開設“機械工程史”的選修課(學時8~16)或講座(學時4~8); 對研究生則要求自學相關的三級學科的發展史(不是所做課題的發展史),並撰寫讀書報告。這件事目前做起來的難度主要是沒有教材。如果有學校開設“機械工程簡史”這門選修課,本書應該是一本可用的教師參考書。反之,我也期望本書的出版能有助於把科技史的教育開展起來。筆者也已完成一本20萬字的學生用書,很快即可出版。
楊廷力教授、申永勝教授和戴建生教授等學界同人對本書的撰寫給予了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
戴建生教授多次向筆者提供了機構學領域發展的書籍和其他文獻。天津第一工具機廠原總工程師、天津大學兼職教授林漢元先生是從事
螺旋錐齒輪研究數十年的專家。他將自己多年積累、且未曾面世的關於螺旋錐齒輪發展歷史的資料無私地提供給筆者,並擇其要者給筆者做了講述。天津大學胡繩蓀教授無私地將自己撰寫的內部講稿《高科技引領下的焊接前沿技術》提供給作者參考。北京大學武際可教授、天津大學王振東教授在力學資料方面給予了幫助。
合肥工業大學王章豹教授,天津大學張世昌、林彬、張俊紅、李午申等各位教授也都對本書的撰寫給予了資料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清華大學出版社理工分社社長張秋玲同志對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責任編輯莊紅權同志為保證本書的如期出版、提高書的質量做了許多工作。
謹對上述同志給予我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時間和精力有限,本書仍大有可提高之處,也請讀者多多理解,提出寶貴建議。
張策
2015年3月於天津大學新園村
目錄
第1章緒論
1.1機械發展的歷史分期
1.1.2近代(文藝復興至第二次工業革命結束)
1.1.3當代(19世紀末的新物理學革命以來)
1.2自然、社會、科學和技術間的幾個重要關係
1.2.1第一個重要關係: 社會、科技和自然
1.2.2第二個重要關係: 科技發展背後的推動力
1.2.3第三個重要關係: 經濟、科技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發展、變革密不可分
1.2.4第四個重要關係: 自然科學基礎與相關科技領域的作用
1.3.1幾種革命的概念與關係
1.3.2關於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提法
1.4為什麼要學習一些科技發展史?
1.4.1擴大知識面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向進行
1.4.2回溯歷史,了解自然、社會和科技之間的關係
1.4.3回溯歷史,激發創新精神
1.5關於機械工程學科
參考文獻
第2章古代機械的發展
2.1概述
2.1.1古代人類使用工具的三個時代
2.1.2古代機械發展的三個主要區域
2.1.3中國的輝煌與落伍
2.1.4歐洲發展中的曲折
2.2各種古代機械發展簡介
2.2.1簡單機械
2.2.2冶煉設備
2.2.3舟與車
2.2.4農業機械
2.2.5紡織機械
2.2.6計時器與天文儀器
2.2.8兵器
2.2.9禮儀與娛樂性機械
2.2.10各種機構與傳動
2.3古代的機械製造技術
2.3.1鑄造技術
2.3.2鍛造和其他壓力加工技術
2.3.3焊接技術
2.3.4切削加工技術
2.3.5熱處理技術
2.4關於古代機械的幾個問題
2.4.1古代機械的動力
2.4.2依靠直覺和靈感的巧妙創造
2.4.3古代與現代相通
2.4.4關於中國古代科技的兩個深層次問題
參考文獻
3.1文藝復興至工業革命期間的社會發展
5.4.3測量水平的提高
5.4.4泰勒的科學管理制度
5.4.5福特首創的大批量生產模式
5.4.6標準化、系列化的發展
5.5機械發展的若干趨勢
5.5.1機械和運載工具的高速化和大功率化
5.5.2機械的精密化
5.5.3機械的輕量化
5.5.4機械的半自動化
參考文獻
6.1與機械工程密切相關的數學領域的進展
6.1.1變分法
6.1.2微分幾何
6.1.3線性代數
6.1.4機率論
6.1.5圖論
6.2力學學科的進一步發展
6.2.1分析力學
6.2.2彈性力學
6.2.3塑性力學
6.2.4材料力學
6.2.5振動理論
6.2.6流體力學
6.2.7小結: 力學與數學的關係
參考文獻
第7章近代機械工程學科的誕生和發展
7.1機械工程學科的誕生
7.1.1機構學的誕生
7.1.2法國的理論運動學研究
7.2近代機構學學科的發展
7.2.1機構學的德國學派和俄蘇學派
7.2.2連桿機構的套用和理論
7.3機械振動理論與套用的發展
7.4近代的機械動力學
7.4.1機械動力學分析方法的形成
7.4.3關於機構動力平衡的研究
7.5機械傳動與液壓傳動的演進
7.5.1機械傳動的演進
7.5.2流體傳動的出現和發展
7.6近代的機械設計學科
7.6.1古代和近代機械設計發展的幾個階段
7.6.2圖紙設計法出現
7.6.3機械設計從套用力學中獨立出來
7.6.4近代的機械結構強度學
7.6.5主要機械零件設計方法的形成
7.7近代的機械製造學科
7.7.1概述
7.7.2關於金屬切削理論的研究
參考文獻
第8章第三次技術革命概貌
8.1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科學基礎
8.1.1新的物理學革命
8.1.2資訊理論、控制論和系統論的誕生
8.1.3非線性科學的誕生和發展
8.2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背景和概貌
8.2.2戰後世界形成了有利於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環境
8.2.3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概貌
8.2.4第三次技術革命的特點
8.2.5第三次技術革命的影響
8.3第三次技術革命的主要內容
8.3.1航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