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目錄
第1部分 可靠性技術的本質
第1章 可靠性活動的目的
1.1 可靠性就是在用戶中所產生的價值
1.2 可靠性為什麼成為問題
1.3 要考慮故障後的狀態
1.4 排除技術人員的主觀臆斷
2.1 可靠性定量化的具體目的
2.1.1 常用的可靠性定量化指標
2.1.2 可靠性工作和定量化的關係
2.1.3 定量化的目的和本質
2.1.4 定量化目的和要求的特性
2.2 關於函式的見解
2.2.1 對統計理論的誤解
2.2.2 函式的利用
2.2.3 時間f以外的變數
2.2.4 單一模式、單一機制及單一函式的套用原則
2.2.6 故障機率的表達
2.2.7 重視故障模式的信息而不僅是故障機率數值
2.3 指數分布和威布爾分布
2.3.1 廣泛使用的指數函式(指數分布)
2.3.2 在最簡化的場合下使用指數分布
2.3.3 實際工作中指數分布和威布爾分布並用
2.3.4 從分布形式推定故障原因的可能性
2.3.5 受阿侖紐斯公式支配的電子零部件的故障
2.4 實際工作所必要的函式處理
2.4.1 為什麼使用威布爾分布
2.4.2 威布爾分布應當用於不可修產品
2.4.3 威布爾機率紙圖形的主要性質
2.5 威布爾機率紙的描點和圖形解讀
2.5.1 描點
2.5.2 形狀參數m的作圖解法
2.5.3 複合模式的分析和分離
2.5.4 改進可靠性的效果
2.6 故障機率的含義、誤差和審定
2.6.1 小樣本量的故障數n
2.6.2 機械產品的壽命
2.6.3 對機械產品分析需要高機率值的累計故障機率F數據
2.6.4 故障率的計算
2.6.5 故障率的置信區間值
2.6.6 關於故障率遞增型的考慮
2.6.7 可靠性管理中常用的故障率A的含義
2.7 現場故障信息的獲得和處理
2.7.1 獲得現場信息的必要性
2.7.2 獲得現場信息的問題
2.7.3 現場信息的獲得、傳達及信息質量的問題
2.7.4 現場數據收集的原理
2.7.5 應收集的原始資料的斟酌和整理
2.7.6 分析處理原始信息的方針
2.7.7 批量的集合
2.7.8 關於現場數據的小結
2.8.1 數據混合的形態